谷澄儒
(淮安市天津路小學,江蘇 淮安 223005)
聲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而情感培養則是聲樂教學的強大推動力,是聲樂教學的核心。因此在聲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在教授學生聲樂知識的同時,要把情感培養重視起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采用不同的形式去培養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聲樂知識和演唱技巧。
聲樂作為一門綜合性的音樂藝術,它涵蓋多種學科,融合了各種學科的優秀文化基礎,具有眾多學科的基本特征,是一門以發聲方法和技巧為研究對象的綜合性學科。聲樂興起于十七世紀,自聲樂藝術興起以來,人們從接受聲樂到推崇聲樂沒有經歷太長的時間。然而我國聲樂的發展卻經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時間。在小學聲樂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聲樂呢?筆者認為,小學聲樂教學活動中情感培養尤為重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情感的培養,有利于激發學生對聲樂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聲樂學習中找到聲樂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聲樂的激情,使學生對聲樂的熱愛程度加深!
聲樂教學中,教師是通過情感傳達的方式進行聲樂教學的,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情感培養才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對聲樂學習的主動性,提升聲樂教學質量,調動學生學習聲樂的積極性。
情感是聲樂教學的靈魂和本質,情感貫穿于情感教學的始終,在聲樂教學中,特別是小學聲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尤為重要,因此在聲樂教學中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是一個重要課題,那么如何才能在聲樂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情感呢?首先,教師必須充分了解聲樂作品,然后把學生帶入到作品之中,結合情境教學領悟作品的真諦。其次,教師應搜集重要的情感詞語,選用具體的情感詞匯激發學生對聲樂作品的內心體會,再次,讓學生學會自主的地辨別情感表達方式的優劣。
在聲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搭建情感培養平臺,運用一些道具再現聲樂創作的環境,創設一種特有的聲樂情境氛圍,調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進入一種亢奮的學習狀態,激發學生對聲樂教學的渴望和期盼,讓學生融入到音樂創作的環境之中,體會音樂創作者當時的心情。介紹聲樂作品創作的背景,借景激情,引發學生對聲樂作品的思考,從而使學生在演唱聲樂作品時更富有情感,使聲樂教學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
審美情感是音樂教學內容之一,特別是聲樂教學中,充分挖掘教學過程中的歌詞、旋律節奏中的美感,用美學的角度去欣賞教材中的內容,結合教學道具,啟發小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表現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學生去親身體會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優秀作品,去體會這些作品的時代美和地域美,感受聲樂學習中的樂趣,增長學生的審美常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在不斷的提升中領悟歌詞的韻味,為小學生在聲樂教學中審美情感的培養提供有利的條件。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道德是人們共同遵守的、約定俗成的一種行為規范和準則,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情感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聲樂教學中,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部分,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擁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加深學生對祖國優秀的歷史文化的了解,提升教學質量和品質。
科學的思維情感是聲樂藝術的靈魂,在聲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心里活動,支配著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樣,聲樂教學中思維情感支配著聲樂教學的整個過程,確立正確的思維方式能夠正確引領學生自身的情感生活,幫助學生掌握聲樂教學中的基本技能,提升聲樂教學的教學質量,為學生聲樂知識的掌握奠定堅實的基礎,培養學生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實現各種技巧的掌握。
在小學聲樂教學中,學生情感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通過對學生情感培養的解析能夠提升學生聲樂學習的能力,發揮學生在聲樂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小學生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去適應教學環境,融入到聲樂學習之中,提升教學質量。
[1]孫丹.論歌唱思維在聲樂教學及演唱中的應用與研究[J].黃河之聲,2017(15):45.
[2]汪梅娟.聲樂技巧在聲樂藝術中的地位與作用[J].黃河之聲, 2017(15):98-99.
[3]段紫逸.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情感培養初探[J].藝術教育,2015 (04):144-145.
[4]王華.論聲樂教學中情感培養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2014 (02):79-80.
[5]曹文文,朱先華.論聲樂教學中情感培養的重要性[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1,26(02):131-133,140.
[6]葛家川. 聲樂教學中的情感培養[J].大舞臺,2010(1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