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德國
【摘要】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語文都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科目,是小學教學工作的重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有其特殊性。本文將從情感教育的概念出發,分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并結合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希望能為以后小學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一、情感教育的基本概念
情感教育是指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和諧的、融洽的、積極的教學環境,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情感與認知方面的問題給予正確及時的指導,通過加強學生的情感認知,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體驗,充分發揮學生情感因素中的積極作用,促使學生養成健全的人格特征和豐富的情感認知。
情感教育有自己的特性:興趣性、成功性、審美性和創造性。興趣性是指情感教育要重在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學習興趣,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興趣相結合;成功性是指情感教育就是要創造條件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內心深處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建立自信心;審美性指的是情感教育不只是一個知識傳遞和獲取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性主要就是指情感教育沒有可以遵循的方案和套路,每一個教師和學生的情況都不一樣,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創造性地進行情感教育。
二、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依然偏重知識傳授
雖然小學教育的改革正在進行中,但是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許多教師、家長和學生本人都更加重視知識性的傳授,往往會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忽視情感教育。這就導致課堂教學語言死板,沒有生動性,教師上起課來沒有動力,學生學起來沒有積極性,缺乏主動性。最終導致教師在講臺上講自己的課,學生在講臺下干自己的事,整個課堂缺乏活力和生氣。
(二)教師與學生之間情感交流不夠和諧
情感都是相互的,情感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進來,共同進行交流。教師與學生是兩個平等的角色,不是說教師要處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對學生發號施令,也不是說教師要完全遵從學生的意愿,任憑學生自由活動,而是要兩者進行溝通和交流。但是在小學的課堂教學中,或許是因為一直以來各自扮演的角色問題,或許是教師資源相對匱乏,抑或是各自的理念存在偏差,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情感交流,缺少一個和諧親近的溝通渠道。
(三)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脫節
小學生的生活環境比較單純,缺乏社會經驗,主要就是生活在學校和家庭兩種環境下。在學校中,所有小學生的生活環境可以說是差不多,但是不同的家庭則會有不一樣的問題,而家庭方面的因素是不受控制的,受家庭的影響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如果單純性地按照教材實施教學,缺乏和家長的溝通就極易造成脫節,忽視學生的真實情感體驗。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轉變教學理念,重視情感教育
新時期有新的教學理念,尤其在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情感體驗能力的恰當時機。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比如當遇到我們偉大祖國母親的生日時,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上講述新中國的小故事,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當遇到學生生日時則可以在課堂上抽出一小段時間集體為學生唱一首生日歌,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同學愛和團結精神。
(二)促進師生溝通,發展和諧師生關系
小學階段的學生,需要教師更多地進行引導,也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否則小學生可能就不會主動向教師尋求幫助。只有擁有一段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夠更加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這在小學教學中尤為明顯。語文教學主要培養的就是學生表達自己和與人溝通的能力,這當然就需要語文教師多多與學生交流,發展和諧師生關系。
(三)挖掘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
在實際生活中,許多家長忙于工作,沒有精力、沒有時間與小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的小學生缺乏對母愛、父愛的理解和重視,對很多事情都缺乏一顆感恩的心,這對于學生以后的發展非常不利。因此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相關的教材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情感教育。比如在語文課堂上詢問學生父母的生日,引導學生進行反思;要求學生回家找時間為父母洗一次腳,實際感受父愛、母愛的偉大,培養學生的感恩教育。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是豐富學生情感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對于情感的需求越來越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利用在課堂上融入情感教育的方式來達到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茂林.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學周刊,2016(32).
[2]尚景峰.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4(31).
[3]梅仕文.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3(32).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