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淑文
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 南寧 530022
高校優秀輔導員基本特質研究*
曾淑文
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 南寧 530022
本文通過結合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分析歷年全國中醫院院校優秀輔導員的基本特質,研究高校優秀輔導員成長的規律,促進對高校優秀輔導員的培育機制的思考。
優秀輔導員;特質;研究
高校輔導員是引導學生正確學習和生活的服務者,是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傳播者,是培養學生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教導者。因此,建設一支高水平的輔導員隊伍,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是高校的一項長期任務。為了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進一步調動輔導員的積極性和激勵輔導員工作,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委員會于2010年開始評選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優秀輔導員,先后評選出了百余位優秀高校輔導員,這些老師都是全國高中醫藥院校輔導員中的杰出代表。
(一)堅定政治立場和良好的職業素養
高校輔導員是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體,其工作的首要職責就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確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念和共同理想。[1]“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是2014年教育部以教思政〔2014〕2號印發《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以下簡稱《標準》)對輔導員概括的職業特征。歷屆的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優秀輔導員均具有較為深厚的政治理論素養和扎實的理論功底,大部分人都擔任黨支部職務,還曾榮獲各級各類“優秀黨員”、“優秀黨支部書記”等榮譽稱號,都是“政治強”的典范,他們堅持馬克思主義信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培育大學生的“三個自信”,引導學生樹立為我國中醫藥事業和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遠大目標。如:貴陽中醫學院輔導員陳孟平以“黨建帶團建,師生聯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目標,組織開展“小平科級創新基金團隊”項目并使之成為全國中醫藥院校中唯一獲得團中央青年科技創新基金資助的高校項目;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輔導員劉睿成立“黨的理論學習小組”和“黨員先鋒隊”進行社會實踐,為人民群眾送醫送藥,培育了一批責任感強,理論知識扎實的大學生黨員。
(二)勇于探索,積極創新的職業理念
優秀的輔導員必須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勇于探索,積極創新,引領大學生成長長才。廣州中醫藥大學輔導員龍泳伶堅持“每日一談”的學生談話制度,將各類危機扼殺在搖籃中;她還堅持“專業-特長-就業”三位一體的教育理念,成立就業服務組,積極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湖南中醫藥大學輔導員李玉冰追求獨特,在特色中創新,推出“青春對話”大型校園訪談類節目,解讀大學生成長困惑;她實施“新生德育答辯、黨員干部德育答辯、畢業生德育答辯”三大德育答辯體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水平。
(三)敬業愛生的服務理念、育人為本的職業守則
《標準》中將“育人為本”、“敬業愛生”作為輔導員職業守則,因此,高校輔導員必須樹立育人為本、全心全意服務學生的服務理念。廣州中醫藥大學輔導員黃琇雯為身患重癥學生奔走兩年,在多家慈善機構籌集費用20多萬元,使學生成功得到救治重返校園。
(四)知行合一,育己育人的職業成長觀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名優秀的輔導員在引領學生成長的同時,其自身也需要不斷的學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優秀輔導員必須積極擴寬知識面,掌握一定的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知識等,并規劃好個人職業生涯,樹立與學生共同成長的觀念。安徽中醫藥大學輔導員方曉作為醫學專業的畢業生,為了做好經濟管理專業學生的輔導員,主動學習經濟管理相關知識,并報考經濟管理的碩士研究生,并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專業大賽多次獲得一等獎,成為一名“金牌指導老師”、“獲獎專業戶”,在學生成長成才中自己也得到了不斷的成熟和成功。
(五)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人際交往的職業能力
高校輔導員是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標準》中也提到,高校輔導員在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時,必須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如:廣州中醫藥大學龍泳伶自費考取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全球職業規劃師資格證,積極掌握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在師生交往中情理交融,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逐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輔導員。
(六)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甘于奉獻的職業精神
工作責任感強,樂于奉獻也是優秀輔導員的優秀品質之一。長春中醫藥大學輔導員張偉瑩在“甲流”爆發流行期間,不顧自身安危,深入隔離場所,看望被隔離學生,也為他們消除了心理恐懼。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教師節前夕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座談會時號召全國教師做“黨和人民滿意的教師”。高校輔導員是奮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線的“生力軍”,肩負著“立德樹人”的光榮使命,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影響著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而優秀輔導員的成長離不開個體自身素質提升和外部環境塑造的共同結果。高校應積極構建科學完善的優秀輔導員管理制度和培育機制;完善激勵機制和發展性評價機制,加強輔導員職業生涯管理;引導輔導員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建立完善輔導員課程體系;加強輔導員職業理想、信念教育,建立科學的輔導員職責和分工體系、評價機制;輔導員們也應在學習中成長,實踐中進步,努力成為黨和大學生的滿意優秀輔導員。
[1]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24號[Z].2006.
*2014年廣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立項研究重點課題《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培養機制研究》成果(編號:2014MSZ035)。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