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藝璇。
長春工業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
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研究的幾點新認識
鄭藝璇。
長春工業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社會改革不斷深化的影響之下,我國社會和國民經濟發展呈現出新的形勢。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為了更好地發揮其對于和諧社會建設的推進作用必須要進行相應的理論創新,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我國新的發展態勢之下的適用性。因而必須要結合我國的社會現狀,以科學的態度和嚴肅認真的工作精神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問題進行研究。本文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作為研究的核心,就創新的必要性、具體策略等問題進行了分析。
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新認識
近些年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成為理論界和教育界新的研究熱點,眾多學者和專家進行了文章和著作的撰寫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在研究中需要明確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重點問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行結合,探討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代中國的適用性。
(一)理論創新的地位
理論創新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理論創新的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特征,也是保證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能夠一直保持生命力與活力的基本保證。時代在不斷發展變化,馬克思主義想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就需要堅持不斷創新,立足于不斷發展變化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理論創新。其次,理論創新也是保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礎,歷史經驗已經告訴我們,照搬照抄他國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是行不通,想要將馬克思主義更好的與我國實踐相結合就需要我們立足于我國國情來進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從而將馬克思主義更好的與我國實際情況相結合,起到指導我國實際的重要作用。歷史已經證明,沒有經過理論創新與我國實踐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對于我國的共產主義事業發展是沒有幫助的。因此,我們需要做好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從而更好的幫助我國共產主義事業的發展進步。
(二)加強理論創新是解決我國思想領域實際問題的需要
隨著我國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社會步伐的不斷深入,我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方面已經取得了比較大的成績,已經初步建立起了符合我國特殊情況的理論體系。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經濟環境與社會環境的不斷復雜,我國在思想理論領域方面也出現了需要我們認真思考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們就需要做好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工作,通過結合實際情況與實際需求,來更好的指導我國進行思想領域方面的創新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是我國在思想領域方面的重要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勢必能夠帶動我國在思想領域方面的創新,從而在我國越來越復雜的社會環境與經濟環境中,幫助我們更好的創新中國特色社會理論體系,為社會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思想領域方面的指導。
(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是我國應對新形勢的重要要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在實際情況中面臨的生存發展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主要體現在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社會環境中有越來越多的新思想在相互影響,這些新思想有的充滿正能量,但是也有些糟粕在影響我國廣大人民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在國際環境中霸權主義國家的文化侵略也越來越嚴重,各種他國強加于我國人民的文化價值觀在各種形式的文化傳輸中影響我國。因此,我們就需要在思想層面打入一劑強心劑,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能夠給我國的思想理論帶來新的活力,弘揚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思想,從而更好的幫助我國人民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不斷提高精神文明境界。
(一)指導思想新飛躍
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代中國仍然具有指導意義和發展活力的重要原因。通過與現代社會新情況和新的發展經驗結合進行的理論創新,使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的指導思想實現了新的飛躍。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之下,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新的時代主題。改革開放是將我國的實際發展狀況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之后進行創新之舉,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構建,這是改革開放政策實施的近40年以來成功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功經驗的總結和概括。就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根本任務、戰略部署、政治保障、祖國統一以及外部條件等重大的問題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觀點,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之上進行了創新,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性的我國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指導思想的新飛躍。
(二)基本理論的新特點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因而在實踐中不可以違背。而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不同國家實踐的過程中,由于各國國情存在差別,使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原理呈現一些新的特點。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這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過程中創新的必要條件。我黨制定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新特點的重要表現,“實事求是”的思想本身就包含與時俱進和思想解放的內容。但是伴隨著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結構的變化,在各種各樣的主管因素和客觀條件的影響之下,人們對于一些重要的實踐和理論問題認識可能會存在偏差,因而我黨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礎之上增加了“與時俱進”和“解放思想”的內容,提高了思想路線的針對性和時代性。
(三)基本原理的中國化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立場和方法,從實際問題出發,在實際中推動理論的具體化和實際化發展是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基本要求。社會主要矛盾是中國共產黨工作的中心,在改革開放實施之后我國近些年來的社會形勢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因而我黨將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作為當前工作的中心,這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原理在我國的具體化,也是在實踐中運用和發展馬克思的重要表現。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直接表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上。
(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績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之下,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境界和水平也在實踐中得到了提升。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要求,也是理論創新的根源、動力和標準。自1978年我國實施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這充分體現了我國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科學性以及其對實踐進行指導的科學性。即使是在當下的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仍然具有其適用性,因為它是根據社會發展狀況和生產力的發展不斷創新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成功指導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與此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身的內涵也不斷豐富和拓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作用的范圍也得到了顯著的擴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與發展的重要表現,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性特征和民族特征得到了體現,在現代社會的生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創新
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是社會主義國家治理社會和對外關系的重要參考思想。在全球化經濟發展的影響之下,世界政治格局也發生了重大的變革。與此同時傳統的人與自然的相處模式也受到了質疑,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創新可以為新形勢下的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關系變革、人與自然關系的變革以及社會文化創新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為人們必須在進行生產發展和社會改造時必須要符合自然界的規律和事物的發展規律,因而制造革命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是不被認可的。為了保證社會公平,馬克思主義提倡通過政治制度的變革和完善使得不同階層的人民可以在同一個國家內享受公平的待遇。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國家政府部門需要充分利用創新的主體產異性,對于現有的社會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促進共享社會的發展。此外需要對社會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勞動者給予其應得的重視。中俄社會主義的成功實現表明,通過革命以達到社會主義建設所需的政治前提是可行的,在有了一定的社會主義政治基礎之后要根據社會資源擁有情況以及創新需求進行分配制度的創新,促進社會生產力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
(二)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創新
對特定社會條件下生產關系的抽象提煉和表現,即為經濟??梢哉f經濟是一個歷史范疇的問題。馬克思主義經濟創新理論展示了社會經濟和科技之間的關系,生產、分配和交換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科技發展的必要條件,經濟發展的程度和速度的決定因素是社會生產力。良好的政治環境是經濟理論創新和社會經濟實踐發展的重要依賴,針對于此為了推動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國家要充分發揮政治對經濟的宏觀調控作用,與市場企業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與聯系,引導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組織建立各類新型的民間組織團體,逐漸形成新的政治力量,為社會創新提供條件。以工人階層為代表的無產階級和資本家之間的斗爭是資本主義客觀經濟規律的重要能動因素。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創新與廣大社會工作者有著緊密的聯系,只有工作者們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工作中,生產效率才可以提高,經濟理論創新的社會條件才得以具備。因而相關政府部門需要提高重視,通過相關法律法規的頒布和政策的實行縮小社會經濟差距,將反對雇傭勞動制度的政治斗爭與經濟斗爭進行結合,提高勞動階層的工作積極性。同時還可以通過激勵政策的頒布和科技的發展,推動社會經濟創新的積極性,促進科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三)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創新
馬克思理論認為所謂的思想都只是通知階級為了鞏固統治而強行給人民灌輸的思想,而大眾自己本身的想法,而社會大眾的想法則通過文化表現出來的,因而文化理論的創新可以說與社會大眾的前途命運直接相關。大力發展科學文化事業是我國現階段的重要工作任務,這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要求。在文化事業的發展中要對不同階層人民的文化成果給予充分的重視,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強烈的批判精神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特征之一,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創新也應當通過批判的形式進行,堅持一切從實踐處罰的指導方針,用現實對理論進行批判。偉大的政治思想家毛澤東同志曾指出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創新是批判主觀主義的重要形式,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社會文化創新的方法和馬克思主義中國話的命題。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是文化創新的核心內容,在工作過程中需要堅持與社會實際、其他國家優秀文化以及先進科技的結合,全面推動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創新與發展。
(四)馬克思主義科技理論創新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發展是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的必要前提,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創新的核心要義在與為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加具有適用性的指導理論,為了推動整個社會形成創新的氛圍需要充分發揮生產的主動性和客觀性,在充分發揮生產者主觀能動性的同時善于利用客觀條件進行科學的創新。我國偉大的開拓者毛澤東同志在其著作《實踐論》中指出現代社會的發展規律和相關理論在封建社會無法形成。
科技的創新沒有階級之分,社會中的各個階級都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學習領域進行科技的創新??萍嫉膭撔乱环矫嬗欣趪蚁冗M領導階級戰線的統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決社會大眾面對的難題。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為現實事物的反映即為概念,辯證法反映社會人類思維與外部實際,這是一種具有普遍適用性的規律科學??萍紕撔碌闹黧w與其所處的社會階層無關,科學的對象具有不明確性,工人、學生、科學家都可以科技創新的主體。先進的科技是共產主義社會實現的必要條件,為此必須要充分調動全社會的力量進行科技的創新。
綜上所述,與我國的社會發展狀況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研究的前提。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具有其先進行,社會主義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加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必須要提高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重視程度,以更好地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作用。在進行相關研究時可以借鑒前任優秀的成果,對以往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相關研究進行比較和整理,構建與我國社會發展現狀相適應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實踐創新機制,提高創新成效推動社會進步。
[1]王偉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當代理論成果——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J].中國社會科學,2015(10).
[2]顧海良.新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和學科建設——基于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中國話語的思考[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5(03).
[3]王永貴.當今時代境遇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價值與理論創新——學習習近平關于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重要論述[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6(03).
[4]王飛.人類命運共同體:馬克思主義交往理論的最新發展成果[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2).
鄭藝璇,長春工業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當代政治哲學研究
D
A
1006-0049-(2017)12-0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