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潔
青島科技大學,山東 青島 266061
?
淺論鄧小平的教育思想
蔡 潔
青島科技大學,山東 青島 266061
鄧小平作為中國締造者的領導人之一,也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鄧小平教育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科教興國戰略的大背景下,加強對鄧小平教育思想的學習,對我國當前的教育事業的發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鄧小平;鄧小平教育思想;現實意義
(一)教育通過促進科學技術進而促進現代化的建設
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發展生產力,實現物質財富的巨大豐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和教育的發展。鄧小平曾指出,“不抓科學、教育,四個現代化就沒有希望,就成為一句空話”。①鄧小平高度重視現代化的建設,把科學技術的發展放在了重要位置,并且認為要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大力發展教育,教育在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的過程中處于基礎性的地位。
(二)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
教育是現代文明的基石。我國要實現現代化,就需要培養一代又一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鄧小平也主張教育應該從娃娃開始,教育應該從現在開始。在教育的過程中,也不能忽視政治教育,要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把青少年培養成為忠于社會主義祖國、忠于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忠于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優秀人才”。②
(一)學習國外教育先進經驗
“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科學技術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③20世紀80年代,我國剛剛結束了十年文革,各項事業剛剛邁入正軌,鄧小平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與國外已經有很大的差距了。我國要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就必須同外國進行國際交流,借鑒外國發展教育的先進經驗,不斷進行教育體制改革,完善我國教育體制。
(二)教材要緊跟時代發展潮流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完成,世界呈現出嶄新的面貌,而我國卻依然處于世界列車的末端,我國與先進國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19世紀80年代以來,鄧小平先后對美國與日本進行訪問,參觀了其企業工廠,強調要引進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經驗,來推動中國的建設發展。鄧小平也高度重視教材的選編,他提出,“教材要反映出現代科學文化的先進水平,同時要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④目前,接受知識主要來源于教材,教材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我們能力水平的提升空間。只局限于本國的知識,而不學習西方先進的知識,固步自封,將會影響人們的眼界、僵化思維。同時,鄧小平也注意到,既不能照搬、也不能照抄國外教材,只有將國外知識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才能創造出人們群眾能夠接受的、滿意的教材。
(三)派出留學生和吸收優秀人才回國工作
鄧小平在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談到:“接受華裔學者回國是我們發展科學技術的一項具體措施,派人出國留學也是一項具體措施”。⑤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完成,世界科學技術取得了飛速發展。只有面向世界,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經驗,才能趕上世界發展的潮流,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最快捷的途徑就是派遣留學生和吸收優秀人才回國工作。正如鄧小平所說的“要用外國的條件,來培養我們的科研人員。”⑥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就要鼓起勇氣,大膽吸收和借鑒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管理經驗,真正做到“師夷長技以制夷”。并且,我們要為想要回國報效祖國的科技人員創造條件,解決好科研人員的住房、科研場所的問題,做好迎接優秀人才回國的準備。秉承著“引進來”與“走出去”的原則,派出留學生出國學習的同時,吸引優秀人才回國。這項措施,沖破了思想固化的藩籬,更新了社會各階層的教育觀念,開創了中國教育事業的新局面。
我國自古以來就形成了尊師重道的觀念,春秋時的《尚書》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但是,文革期間,教育工作者被打成“臭老九”,教師的地位受到了嚴峻的挑戰。鄧小平清醒地認識到,中國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就要大力發展教育,要發展教育,就不能忽視教師在教育事業中起到的作用。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者”,我們不能忽視教師在人才與知識之間發揮的橋梁作用。1978年4月22日,鄧小平在明確提到“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⑦鄧小平十分重視教師的作用,多次倡導要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提高教師在全社會的地位,在社會中營造出一種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
“師范大學要辦好,省、市管的示范院校,教育部也要經常派人去檢查。不辦好師范教育,教師就沒有來源”。⑧在鄧小平的教育思想中,我們不僅要尊重教師,同時也需要培養教師。教師的素質雖社會主義接班人的素質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要應該堅持以身作則。因此,要辦好師范教育,既要保證教師的來源,也要保證教師的素質。要在全社會中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從而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紀念會上強調,“要學習小平同志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發揚他革故鼎新、一往無前的勇氣。”鄧小平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發展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新時期,我們要堅定教育改革的信心和決心,堅定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 注 釋 ]
①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
②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03.
③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7.
④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5.
⑤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7.
⑥鄧小平年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183.
⑦鄧小平年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299.
⑧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69.
[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鄧小平.鄧小平年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
[3]宋婷婷.鄧小平教育思想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15.
[4]湛風濤.鄧小平教育思想研究綜述[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6,9,6(3):27-29.
蔡潔(1993-),女,漢族,山東青島人,青島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法學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D
A
1006-0049-(2017)12-01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