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一凡
河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7
?
超濾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段一凡
河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7
膜技術是21世紀水處理的關鍵技術,在水處理中取得了廣泛應用進展。本文分別從飲用水處理、廢水處理以及海水淡化等方面闡述了超濾膜分離技術的應用,并指出超濾膜技術存在的問題及應用前景。
超濾膜;分離技術;水處理;應用
超濾膜技術是利用膜的透過性能,在靜壓差的推動力作用下,能夠把溶液進行過濾、凈化、分離、濃縮,從而達到分離離子、分子及某種微粒目的的膜分離技術。超濾膜的孔徑為1nm-0.05μm,其所分離的組分直徑為5-10nm,可分離相對分子質量大于500的大分子和膠體。
隨著我國水污染問題的日趨惡化,水中出現了更多新型的病原微生物,水藻泛濫,污染加劇。超濾膜技術可以有效地過濾水中的細菌、原生動物和藻類等,對于水中的氨氮、有機污染物,病原微生物、濁度等也有很好的處理效果,能避免處理后的水源受自然環境、生活用水排放、管道泄漏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快速的達到飲用水標準。
(一)工業廢水的處理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的工業發展也已步入了新階段。新時期下的環境污染問題不斷突出,工業廢水大量增加。目前我國各主要江河湖泊都不同程度地被污染,自然的凈化能力已遠遠不能應對。在眾多的廢水處理方法中,膜分離是最具有競有競爭力且前景廣闊的方法,實用性好,使用安全方便。超濾膜技術能除去廢水中的污染物,在過濾之后,水質變好,還可以重復利用,且占地面積小,設備投資少,能充分處理廢水。對于過濾出的工業廢物,還可以加以重復利用,整個過程經濟、高效,減少了企業成本支出,避免了廢水對環境、生活用水造成的污染。
(二)生活污水處理
生活污水的排放是造成水源水質持續惡化的重要因素,在水資源短缺的北方城市,生活污水的回收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利用超濾膜技術,可除去普通生化處理過程中無法去除的微細顆粒,實現生活污水的回收。研究表明,將CASS與超濾膜技術組合能高效凈化生活污水,污染物去除率高達90%,處理后的生活污水能夠直接回收利用[1]。
(三)含油廢水的處理
含油廢水包括工業含油廢水和生活含油廢水,其中生活含油廢水主要從人們日常生活做菜做飯的過程中產生,人們所吃的食物中含有大量油質,從而導致產生的污水中也含有油質。含油廢水一般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浮油,油漂浮在水面上,二是混合散油,油與水混合在水中,三是含有乳化劑的乳化油。不同形式需要進行不同處理。前兩種形式的油質污水相對容易處理,采用沉淀、物理過濾或活性炭吸附的方式即可實現水處理。但含有乳化劑的油,通過簡單的過濾或吸附處理無法達到處理標準,因此必須采用高效的超濾膜處理技術。在一定壓力作用下,水和小分子透過膜,油性大分子則被膜截留,同時可對水中易被氧化的物質及生化需氧量進行處理,進而高效除去含有乳化劑的油質污水,實現油水分離。
(四)造紙污水的處理
造紙產生的污水一直以來都是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成分復雜,水質變化大,有害物質多,若凈化不當,極易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污染。超濾膜技術為治理造紙污水提供了新方法。在利用超濾膜技術對造紙廢水進行處理時,處理后的木漿、漿液等副產品可以回收,實現了產品的循環利用,節約了資源。此外,超濾膜技術可凈化廢水中的有毒物質,達到對廢水的回收利用,切實提高了造紙污水處理的效率。
(五)電鍍廢水的處理
作為當今全球三大污染工業之一的電鍍工業,其排出的廢水所含有毒物質種類多,危害大,包含有各種金屬離子、酸類和堿類物質。其中氰化物、六價鉻、鎳、銅、鋅、鎘都具有很強的毒性,甚至有些存在致癌的危險,對人、畜、莊稼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電鍍廢水中的金屬離子難以被微生物所吸收,目前處理電鍍廢水的工藝技術中,氫氧化物沉淀法成本低、原料來源廣,但出水PH值高,污泥量大。電解法操作簡便、節約原料、無二次污染,但耗水量大,設備維護復雜。而利用膜分離法,可實現廢水回用和重金屬的微排放或零排放,凈化分離率高,無二次污染,維護管理簡單,耗能低,且能回收重金屬,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六)食品行業廢水處理
在食品工業中超濾技術應用廣泛,在大豆、飲料、牛乳、醋、酵母、豆腐、肉類等加工過程中,形成的廢水中大部分是具有回收價值的產品和副產品,且廢水是高濃度的有機廢水,BOD5和CODCr高,水質惡劣,直接排放會對環境造成污染[2]。用一般沉降法難以有效處理,且無法回收其中有價值的營養物質,用超濾法可以實現有機物質的回收利用又達到凈化廢水的目的。
海水始終是重要的水資源,在淡水資源缺乏的今天,海水淡化是解決水資源缺乏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隨著超濾膜技術的發展,該技術也逐漸應用于海水的處理淡化上,海水超濾作為預處理工藝,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好,超濾預處理系統的出水SDI15值在1.5-2.0之間,遠低于常規與處理方法中的出水SDI15值,且穩定性好,可以確保反滲透系統在高通量和高截留率下工作,從而提高海水淡化效率,已在海水淡化領域得到廣泛使用[3]。
超濾膜技術近年來在環境工程水處理方面已成為了研究熱點,在傳統的分離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對水處理的質量上有了較大提升,對污水等的處理效果也明顯高于傳統的工藝,但在實際應用中,應該采取更有效地方法減少膜的污染。目前,性能優越材料的選擇和研究,超濾裝置的優化設計和大規模生產,高耐污染性能超濾膜的開發和應用是今后膜研究的側重點。在運用超濾膜技術的同時,結合反滲透技術、化學絮凝、沉淀工藝等技術能更好的提高環境工程水處理的綜合效果。作為21世紀最重要的水處理技術,超濾膜技術在環境工程水處理行業中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1]鄭東梅.環境工程水處理中超濾膜技術應用[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12):31-33.
[2]蔡肖邦.食品工業廢水的膜法處理與回用技術[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5,31(10):102-106.
[3]嚴冬俠.海水淡化系統中超濾膜性能的研究[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06.
段一凡(1996-),女,漢族,河南濮陽人,河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14級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生。
X
A
1006-0049-(2017)12-02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