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澤峰
遼寧財貿學院,遼寧 興城 125105
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崔澤峰
遼寧財貿學院,遼寧 興城 125105
各教育部門對高校的體育課程越來越重視,因為完整的高等教育體系中少不了體育課程,同時這門課程也是我國大學生的公共必修課。就現狀而言,我國的高校體育教學是存在著一定問題的,為了促進我國高校的體育教育體制改革,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透徹的分析,并在這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導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
高校;體育教學;問題
我國高校力爭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人才,逐步轉變體育教學的目標和功能,讓大學生對體育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進行掌握,并從觀念和習慣上使其終身從事體育學習和鍛煉。
國際合作交流不斷地影響著我國的高校體育教學,我國也逐步引入了一些國外的體育教學方法,加之一些研究者在體育教學方法上提出的觀點和建議,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實踐形成了一定的影響。
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進行分析發現,不僅有傳統體育教學的類型還有體育教學俱樂部的類型。其中,能夠被大部分學校認可和實施的要數體育教學俱樂部這種類型,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安排時間,并且能夠自愿選擇,以及參加在大學四年里的體育課程。此種類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大部分,其中大一、大二為體育必修課,大三、大四為體育選修課。不過存在的問題是,體育項目少限制了學生的選擇,很不利于促進學生們積極進行體育學習以及養成終身體育意識。
目前的我國高校體育教學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多問題:
(一)教學內容繁雜并重復
“達標”已經成為我國大部分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面對規定課時內難以完成的體育教學內容,學生們只能走馬觀花的學,而一些競技體育內容在中小學里已經學習過的還需重復地學,限制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分不清主次,不能合理地設置針對高校學生達到有效健身目的、增添學生趣味性的、受廣大學生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這樣一來,難以形成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更不利于其能力的培養,當大學生們紛紛畢業,走進工作、開啟自己的新生活后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談學生的終身體育能力問題了。
(二)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創新能力被忽視
對于開放性和現代性問題,我國的高校體育教學沒有足夠的重視,只是考慮了體系的完整性。學生對于以競技為主,缺少娛樂的體育教學內容,很難對鍛煉身體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重視,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自然討厭上體育課,很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健康發展和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三)教學內容缺乏體育理論知識
高校學生對體育課的理論知識缺乏一定的了解,如體育衛生的相關知識、自我評價與監測的方法與步驟、運動時如遇到損傷的治療與處置等,而這類教學內容在高校中沒有被設置,而以實踐為主的教學內容所占比例過多,體育的理論知識往往被忽視,沒有按照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規律安排和設置體育教學內容,阻礙了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長久的發展。
(四)體育教學場地器材缺乏
我國受經濟發展的影響,高校在教學場地與教學器材等硬件設施方面無法滿足和適應逐步完善和發展的體育教學的時代要求,很難在教學場地方面和教學器材供應上保證高校的體育教學。乒乓球、足球、游泳、網球等項目一直深受大學生的喜愛與青睞,卻缺少相應的活動所需要的場地和相應的教學器材。
(一)樹立終身體育觀
要從轉變觀念開始進行高校體育的發展,其指導思想應以終身從事體育活動來培養學業生的能力和習慣,其目標應是增進學生健康,使學生身心協調發展,銜接體育教學、社會和未來,充分發揮高校體育教學的作用。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下,也要提高體育教師隊伍的素質,要從以幾三方面進行師資隊伍建設:一是從教師結構入手,對其進行優化,對體育教師管理的一些主要的環節要依法進行,其中可涉及到的有:教師的任用、教師職務的安排、教師的工資待遇、關于教師的考核、聘任、晉升等問題,給教師樹立起積極健康有序的競爭觀念等;二是對師資隊伍進行建設時一定要分清主次,對一些重要的骨干教師隊伍、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教師隊伍進行努力培養,加強建設方法,重視青年教師隊伍的成長壯大;三是提高體育教師的整體素質和文化水平,加強繼續教育;四是更新觀念,與時俱進。
(三)對現有資源合理利用,加大體育場館設施投資
對高校體育場館的基礎設施加大投入,優先對教學最緊缺、最急需的場館進行建設,對場館的其他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對現有的體育場館資源要合理利用并積極開發,這樣可以促進順利有序的高校體育教學活動。
(四)運用科學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關于高校體育課如何來進行考核的問題,應采取動態評價及多種評價方式的綜合運用,學生可以自評、互評、小組和教師評等多種形式。
(五)改革教材內容,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改革死板教條化的教材內容,轉向活潑體育、快樂體育、終身體育發展,體育教材的內容要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使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其主體的作用。從實際出發,可對理論課適當的增加,并把理論逐步滲入到體育實踐課中。
(六)探索、構建符合我國高校自身特點的體育教學模式
在符合我國的國情下,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從自身條件出發,探索并建立適應大學體育要求、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體育教學模式。充分考慮不同層次、水平、興趣的學生的體育需要,建立多種類型的體育課程,對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進行掌握,培養學生終身和體育意識,同時為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引入競爭機制,提高其責任感,增加其緊迫感,激發教師的創造活力。
高校體育教學要強調學生的主體性,重視教育的多樣性,寓教于趣,切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使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探索并采用合適我國高校特點的體育教學模式。
[1]于超.啟發式教學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5(3):81-82.
[2]汪峻萍,周永務,楊劍波.淺談高校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的結合[J].廣東財經職業學院學報,2016(3):28-29.
崔澤峰(1982-),男,遼寧丹東人,研究生,體育教育訓練專業。
G
A
1006-0049-(2017)18-01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