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蓬 印錦松 孫宏林
江蘇省高郵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高郵 225600
指導中職生參加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的策略研究
李 蓬 印錦松 孫宏林
江蘇省高郵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高郵 225600
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是促進和檢驗職業學校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一個重要平臺,該賽事不但影響范圍廣,而且意義重大。因此,各職業學校都予以高度重視,爭取取得較好成績。然而,在組織和指導中職生參與創新大賽的認識和實踐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矛盾。本文作者具有多年指導中職生參加科技創新大賽的經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通過本文與各位有志于從事職業學校創新教育和創新實踐的同仁分享指導中職生參加創新科技大賽的經驗,請各位同仁及專家不吝指教。
創新;策略;中職生;指導;活動
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是目前職業學校最高級別的創新比賽,參加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的作品一般要先進行初選。多年來大賽的流程基本沒有什么太大變化。參賽對象分為:中職學生組、五年制高職學生組和教師組三個組別。學生參賽作品要求是學生在科技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發明創造作品,作品要以實物或產品形式呈現。目前雖然還增加了論文和科學調查報告等項目,但仍以前者為大賽主要內容和組成。
科技創新大賽獎項主要分為學生獎項和指導教師獎項。經過專家評選學生獎項分為一、二、三等獎;獲得學生創新項目一等獎的指導教師同時獲得伯樂獎。
隨著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該賽事已經成為江蘇省職業學校最重要的賽事之一,各職業學校都予以相當的重視。但經過調查發現,各職業學校在平時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方面存在許多問題,許多學校往往只重視參加科技創新大賽并爭取取得獎項,而不注重學校平時的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因此,職業學校開展科技創新活動不但符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和需求,而且也是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配備指導教師及指導教師的作用和地位也同樣重要。
因此,職業學校只有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創新活動,才能在江蘇省科技創新大賽中取得較好的成績,才能真正達到大賽舉辦的宗旨。本人結合自己多年指導中職生科技創新大賽的經歷和經驗,從如下幾個方面談談一些認識和做法。
(一)通過宣傳、開設講座傳及在教學中開設創新相關方面的教學課程使學生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二)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很重要,但關鍵要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也就是說要讓學生行動起來,要讓學生體驗科技創新的過程和樂趣。只有建立廣泛的學生群體和基礎,才能保證在科技創新大賽中有所收獲。學校重視并積極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是科技創新大賽取得成果和成績的保證。
進行科技創新活動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的,而且還有一定的風險,因為“忙”了很長時間,可能“顆粒無收”。建立激勵機制目的在于鼓勵學生和教師積極進行科技創新活動,建立的措施和激勵政策要有一定的力度,要對學生和教師產生吸引力。
(一)上級相關部門及學校直至學生所在班級都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也就是鼓勵學生進行科技創新活動。目前,許多學校都制訂了相關的獎勵措施,包括指導教師方面的(如在評優、職位晉級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全對于學生方面缺少具體實質性的政策待遇。歸其原因還是認為學生進行科技創新活動是課余的“興趣愛好”,所以,不少學生認為進行科技創新活動與不進行科技創新活動對其升學直至就業沒有太大影響,可有可無。為了激勵學生進行創新活動,本人曾經提出一些鼓勵和獎勵政策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參加科技創新活動或參加創新大賽的學生可以免修部分課程,如果參加科技創新大賽獲獎,根據獲獎的等級所免修的課程的成績給予良好或優秀的等級,另外,該生在學期各類評優中予以政策傾斜。
(二)在激勵機制中針對指導教師的激勵政策尤其重要。因為在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中指導教師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沒有了指導教師,將會使相當部分的學生失去對科技創新活動的熱情。目前許多中職學校科技創新活動不夠火熱,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上級部門及學校領導沒有真正對科技創新活動重視起來,不重視的原因主要體現在獎勵政策方面。雖然制定了相關的獎勵政策,但是因為力度不夠,首先對想成為指導教師的教師沒有吸引力,另外對已成為指導教師的教師也沒有太多的動力。
(一)什么樣的教師才能成為指導教師?簡單講四個字“德藝雙馨”。帶領學生進行科技創新活動其實很可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花了時間、精力和財力,不一定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因為對領導來說,更重視結果。所以,作為指導教師不但要有奉獻的精神,還要有忍辱負重的心理準備。因此,指導教師的良好的基本素質是成為高水平指導教師的前提。
(二)指導教師要具有精深的專業水平。作為學生的指導老師,至少要在某一專業方面保證很專業。無論是電子、機械、計算機、服裝等,而且要對與本專業相關的領域相當熟悉,對相關的信息和動態要保證及時、最新。創新首先重在“新”字,所以作為指導教師要具備這種“先知先覺”的條件,以免學生做“無用功”。
(三)指導教師要具備多方面的知識,要善于學習。在指導學生進行科技創新活動和參加創新大賽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各種“疑難雜癥”,甚至還要成為學生的生活指導老師。在科技創新活動中許多問題都是跨專業、跨行業、跨領域的,所以作為指導教師要善于學習,善于吸收新鮮的“營養”。
(四)指導教師要研究和應用指導方法。這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掌握和應用各種有利于創新的方法,二是要會激勵學生進行創新。前者有許多專業的資料介紹以,而關鍵是后者。學生在科技創新活動和創新大賽中往往會經歷各種困難、挫折和失敗,在創新過程中情緒會大起大落,心理上需要進行干預,以保證其在創新過程的熱情和動力。在這個過程中指導教師進行及時的心理輔導和恰當的技術指導就顯利非常重要了。
組建學生創新團隊和教師團隊。在進行科技創新活動中往往會涌現出一批熱心于創新的學生,所以將這些學生組織起來,成立一個創新團隊會起來許多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一個群體一般會給人一種歸宿感,單打獨斗讓人感到寂寞,幾位同學,那怕是兩位同學成為一個小組,也會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相互鼓勵。同樣,組建教師團隊也存在許多優越性。最直接的就是對學生的指導更加專業、更加全面。如果將對學生的指導工作落實到一位教師的身上,就會負擔很重,往往會出現疲于應付的現象。簡單講,組建學生創新團隊和教師團隊就是人多智慧多,更容易取得成績。
根據已有經驗,指導教師對于參加創新大賽的學生主要進行如下幾個方面的指導:
(一)熟悉創新大賽的比賽規則。熟悉比賽規則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比賽前做好準備工作,特別是關鍵性的工作;對于指導教師同樣如此。
鼓勵學生樹立信心,既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也要有面對失敗的心理準備。
(二)創新方法的學習。學生不但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也要善于學習和應用創新方法。指導教師有必要傳授給學生一些創新思維的方法,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善于捕捉到問題,從而發現創新的“金點子”。這其中還包括“查新”的方法,就是對于學生提出的創新方案還要進行認證,也就是要制作的作品是不是“創新”,是不是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指導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查新”,以免在創新的過程中走彎路,浪費精力和時間。
(三)專業知識的學習。學生在提出一個創新的方案后,往往會涉及到學生未曾學習過的專業知識或領域。有時需要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入門引導學習,有時需要教師與學生一起學習。學習的方法往往是查閱相關書籍資料,或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有時還需要向相關行業的人員進行咨詢。
(四)創新作品的制作。制作創新作品是參加創新大賽的一個重要環節。創新在賽前就做好了,所以學生和指導教師應有充分的時間將創新作用“打磨”到最理想狀態。通過許多實例證明,創新作品的制作過程往往是曲折而艱辛的,許多時候,要重復多次的制作,或者制作出幾種版本。
創新作品的制作第一步一定要對創新作品的功能要很明確,否則,功能改變了,最后還要推倒重來。其次就是好好對作品的制作工藝進行反復推敲。當作品還在圖紙上的時候就要預想到可能遇到的困難或問題。
一件理想的創新作品一般應符合如下幾個要求:
1.能夠實現預先的功能或能演示相關的功能;
2.外形美觀整潔,設計獨特,工藝巧妙;
3.性能可靠,特別是如果將其轉換成產品后能保證其可能的性能;
4.具有實用性,能解決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問題或提高生產效率等。
這樣的創新作品在大賽比賽現場,往往很容易吸引人觀眾和評委的眼球,而且容易得到較高的評價。作為參賽學生可以很輕松地進行演示和講解。指導學生經過精心設計和制作的創新作品的過程,實際上也是讓學生對于該創新項目不斷理解的過程。在比賽的答辯過程往往會很輕松地回答專家評委提出的問題。
(五)答辯。這也是學生參加創新大賽的一個重要環節。指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兩方面的指導:
1.對創新作品本身的深刻理解。任何一件創新作品不可能是非常完美的,總存在某個方面的問題,比如功能方面的不足或工藝方面的缺陷。
2.對相關專業方面的知識的輔導。創新作品中常常涉及到許多專業方面的知識,而參賽學生也常常對相關的專業知識理解透徹或知之甚少。如果在答辯過程中專家和評委對某個元件或模塊的原理或功能進行相關專業的提問而參賽學生不能回答或回答錯誤,會大大影響比賽的成績的。
G
A
1006-0049-(2017)18-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