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林
拉薩市第二中學,西藏 拉薩 850000
淺談藏區后進生形成原因及轉化措施
趙秀林
拉薩市第二中學,西藏 拉薩 850000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是我國教育基本國情之一。少數民族地區經濟起步晚,間接導致教學師資力量遠落后于中東部地區。而后進生作為學校教育的必然存在,需要引起學校與老師的足夠重視,加強思想疏導與學業輔導,以人為本,結合后進生形成的主觀因素與客觀條件,采用有效的轉化方案。
藏區;后進生;成因;轉化措施
后進生不等同于學困生,是指在學習成績和思想道德方面暫時均有欠缺的學生。藏區因其特殊的民族結構、語言、地理位置,學校發展也受到制約,因而每個學校的后進生也占到一定比例。后進生不僅成為家庭負擔之一,也會影響地區青少年群體的風氣,甚至關系到地區未來經濟發展的潛力。因此,如何做好藏區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不僅是改善學校教學風氣、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目標之一,也是學校作為教育機構,必須要承擔的社會責任之一。
后進生形成原因復雜,受到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等多重因素影響。
(一)主觀原因
1.意志薄弱,養成不良的個人行為習慣
后進生普遍存在的一個缺點,就是意志力薄弱,不能克服內心想法,抑制自己做出錯誤行為。后進生并非不能辨別是非曲直,只是他們面對欲望與道德沖突,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思想行為,從而做出有損個人進步的選擇。思想上的不堅定,導致后進生轉化工作經常出現屢教不改的現象。
2.自尊心生長畸形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后進生也不例外,但在實際生活學習中,后進生常受到更多指責。而且,隨著認知水平逐步完善,藏區后進生尤其會產生低人一等的自我認知,最容易出現的一種情況就是:內心敏感缺乏尊重感,卻表現的粗暴、自暴自棄、拒絕進步。每當他們出現渴望進步的想法甚至行為時,若沒有及時受到表揚或者尊重,伴隨產生的自卑心理,會與他們原本不夠健康發展的自尊心交織,使他們持續處于后進狀態。
3.學習方式單一
藏區基礎教育工作起步晚于中西部地區,教育方式、理念還保留較多傳統觀點。學生的學習方法被動單一,機械接受知識灌輸,重復優秀者的學習經驗,學習過程中的交流互動過程相對較少,缺乏依據個體屬性定制的個性化學習計劃。
(二)客觀原因
1.藏區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
西藏地區海拔高,平均日照時間長,氧氣稀薄,這些自然環境條件導致藏區的學生普遍會有因為缺氧造成睡眠不足等問題,影響藏區學生學習效率。加之藏區交通運輸條件有限,新型多媒體設備覆蓋難度大,使學習的直觀性、趣味性大大減弱。
2.藏區家長文化水平造成的影響
目前,藏區家長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受教育程度較低,雖然這一現象已經逐年改善,但是占相當數量的群體比例。導致他們不能及時跟進子女學習情況,對子女加以要求,缺少實時監督疏導,容易使孩子養成不愛學習的習慣。
3.藏區學校師資力量不均勻
藏區學校因其地理屬性,導致擁有的師資力量與教學資源分配不均,不能因材施教,長此以往,部分學困生容易退步成為后進生。
藏區后進生的成因復雜,且嚴重程度不等,因此藏區后進生轉化工作是一項漫長又艱巨的事業,需要學校及任課教師結合豐富的教學經驗,投入十足的耐心與愛心,緩慢疏導,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
(一)用關懷與愛澆筑學生精神世界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般情況,后進生往往對老師、學校存在敵意,抵觸對他們“念經式”的談話教育。老師只有做到真正關愛后進生,彌補他們在學校、家庭、同學中受到的愛的缺失,理解并保護他們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才能走進他們的內心,讓他們感受來自老師、學校的關懷與幫助,讓他們愿意放下抵觸心理,獲得進步。
(二)明確道德規范,增強是非觀念
使后進生進步的根本辦法是幫助后進生建立正確的道德觀與學習意識。因此學校在后進生轉化工作中,尤其需要加強對后進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通過對后進生的啟發、引導,結合優秀實例及反面教訓,培養后進生養成自主辨別是非觀念的能力,形成穩定的道德觀,讓后進生產生不斷完善自我、尋求進步的意識。
(三)因材施教,培養學習興趣
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因為后進生思想上的欠缺,未能樹立正確的求學觀,所以學習成績往往不盡如人意。加之受到藏區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生對學習價值理解不到位。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重點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與優等生在智商并無差距,只是投入不足。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課外活動,融入集體,感受集體的學習氛圍,及時表揚進步成果,以提高學習積極性,保持學習動力,使他們的學習成績有穩步提高。
(四)尊重民族習慣,健全學生人格
藏區作為少數民族聚居地,藏區學生受本民族文化影響較多。較多學生來自偏遠地區,他們渴望融入學校環境,但又敏感多疑,需要老師能夠充分尊重他們的民族習慣與宗教信仰,利于他們真正融入學校生活。
(五)嚴格要求,避免重蹈覆轍
藏區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并投入關注的事業。后進生極易出現的一種情況就是出現反復問題,老師需要堅持開展轉化工作。對于轉化的后進生,應該保持關注,及時修正在思想、學習上的小偏差,避免重蹈覆轍。對于已經出現反復現象的后進生,深入分析原因,持續關注力度,堅持疏導與約束同時開展,確保后進生能夠做到真正的轉化。
綜上,藏區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沒有現成模板可套用的,也沒有固定方法可執行,需要學校和老師能夠以學生為本,用心關注,客觀分析后進生的成因,善于挖掘后進生的優點,結合性格特點、家庭環境、成長經歷等制定個性化疏導措施,減少后進生群體數量,為藏區未來發展打造堅實基礎。
[1]崔文煥.學校教育中“后進生”的形成原因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2]潘信.小組工作方法介入后進生抗逆力增進研究[D].蘇州大學,2013.
[3]王鑒.論我國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及其政策支持[J].學術探索,2010(05):126-131.
[4]厲園光.當代中學后進生的成因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5]吳學文.新形勢下“后進生”管理工作的若干問題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4.
G
A
1006-0049-(2017)18-01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