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芳 張 華
南昌市衛生學校,江西 南昌 330008
醫學模擬教育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
吳 芳 張 華
南昌市衛生學校,江西 南昌 330008
隨著世界范圍內的醫學水平不斷進步,近年來醫學各分支學科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婦產科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為頻繁的一個科室,它與每個家庭都有著密切聯系。在當前的醫學院校對婦產科的教學使用的傳統方式已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醫學進步和基數較大的受眾環境,表現出了很多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現代醫學的發展與轉型。在信息化時代需要將計算機技術等引入婦產科教學的環節中,推動婦產科教學方式的進步與變革。本文以現階段我國的婦產科教學及其相關活動為主要研究對象,圍繞其發展現狀,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和加強醫學模擬教育的重要性展開研究,最后給出了一些新興醫學教育模式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
婦產科;醫學教育模式;模擬教育;應用與發展
近年來,一些醫科類高校中通過實踐教學質量來判斷和評價高校整體教學水準已成為一種新常態。對于這種新型教學理念,作為我國醫學教學具有最寬廣發展空間的婦產科學就表現出了較強的教學模式改革需求。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在婦產科教學的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說,這代表著我國未來醫學教學方式發展的新方向。目前我國醫科院校和部分基礎性醫療單位的婦產科教學當中,還有大部分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仍然存在著很多尚未得到妥善解決的問題。新教學方式的引入,在滿足教學模式創新的同時又加強了對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掌握程度。發展醫學模擬教育對我國整個醫療人才培養計劃的實現有著戰略性意義。
結合近一段時間不斷推廣的教學方式改革熱潮,醫科院校中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的認識程度與日俱增。但目前較多地區的婦產科教學仍停留在傳統教育模式階段。這在一定程度上減慢了教學工作的進度,同時難以確保婦產科醫學人才的較高培養速度和效率。
首先,當前婦產科教學方式不遵循“以人為本”的治療原則。作為醫務工作者,在面對患者時要充分考慮其心理和身體兩方面的病痛,要確保全面治療。每次在對病人進行救治的過程中,在緩解病人病痛的同時,還要避免造成病人心理的損傷,及時調整病人心理狀態,排除恐懼、焦慮等情緒。但當前很多醫學生所掌握的臨床技能普遍屬于基礎級別,距離實踐操作還有一段距離,這給臨床操作帶來了一定的危險性,還容易對病人造成創傷,導致二次傷害的發生。
其次,我國法律明確規定醫療從業者在未考取國家承認的執業醫師資格證之前,不能進行任何形式的臨床治療和操作。要獲得醫師資格就必須通過嚴格的醫學素質考核,這其中不僅包含了醫學理論方面的知識,還對相關的臨床操作技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對于我國醫科類高校內的學生來說,往往并不具備行醫資格,但為了達到畢業標準經常會在導師或者醫院大夫的指導下在臨床上實習一段時間。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接觸到患者,對患者進行臨床操作和基礎性治療。雖然這可以緩解醫護人員緊缺的問題,也更容易使患者得到及時的治療。但同時對婦產科的臨床教學和實踐過程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
概括來說,在婦產科教學中應用醫學模擬教育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展開。這三個方面對醫科院校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提高和基礎知識的夯實與加強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也加快了婦產科優秀人才的培養。
(一)模擬病人治療
通過給醫學院校中的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實踐操作,近距離感受臨床治療方式的平臺,可以借助模擬病人來進行專業醫學技能和素質的培養。在臨床操作的教學中設置模擬病人,讓學生對模擬病人進行身體指標的檢查,其中常規的項目包括心率、心音、心瓣膜區雜音和肺區、呼吸音的聽診。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操作總結出臨床治療中常見的問題并及時與指導教師進行討論,從而有效提高婦產科模擬教學的效果。應用了模擬病人之后,學生可以進行真人的“四步觸診法”學習。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切實的感受和體會實際使用的手法和注意事項。模擬病人的應用在無形中豐富了實踐教學的資源類型,并確保學生的醫療臨床操作水平可以快速提高。
(二)模塊化技能訓練
醫學生在即將走向工作崗位之時,需要在臨床上學習真實的臨床治療的步驟和方法。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形象,更快速的掌握臨床治療的常用方式,可以開展模塊化的技能訓練。婦產科醫學生的教學工作中可以設置氣管插管,心肺復蘇,胸腔穿刺等臨床常用技能的訓練。在確保學生對操作手法充分熟悉的基礎上,對臨床診療的流程有著更深入的認識和體會,這為優秀婦產科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極佳的契機。
(三)計算機模擬訓練
應用計算機技術可以使學生體驗門診治療過程中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過程的計算機操作過程。從病癥的收集到給出診斷都需要借助計算機來完成。在婦產科醫學生的培養中計算機模擬訓練的應用,可以加強醫學生對疾病的自主判斷能力和高效診斷的綜合素質,以確保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和高效性。
醫學生教學方式的變革是時代進步和醫療水平發展的產物。為了加強醫學院校中的學生的綜合素質建設和專業醫療技能的培養,急需借助一種新型的更能適應當前時代背景的教學方式。于是,醫學模擬教育應運而生。在實際的模擬教學環節中,要對婦產科相關知識和技能有針對性的進行加強和培養,豐富婦產科知識、理論和技能,并加強學生的臨床操作實訓力度和數量,讓學生在臨床實踐的環節中熟練技能,強化基礎。此外,借助互動教學的新形式,使學生可以更深入更高效的學習婦產科醫療知識與技能,加快模擬教育教學方式的推廣和發展,為醫療人才培養帶來新的生命力。
醫科類高校學生的培養要尤其重視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為確保學生在未來走向醫療崗位的過程中能發揮出優秀的醫療診療技能,就要在教學環節中科學合理的使用模擬教學方式。特別是對于婦產科這一患者群體較為特殊的醫學門類,模擬教學的新模式可以提高學生對臨床診療操作技能的熟練程度,同時加強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效果,為專業婦產科人才的培養帶來諸多益處,進一步推動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
[1]李磊.我國醫學模擬教育的研究回顧及展望[J].中國醫學導刊,2014(01):15-16.
[2]李云仙.淺談婦產科教學改革與創新[J].健康之路,2016(01):24-26.
[3]吳寶磊.淺談醫學模擬教育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學,2015(04):124-126.
[4]王冰.婦產科教學改革的研究[J].醫學研究,2015(08):23-24.
R
A
1006-0049-(2017)18-01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