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鑫
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教學管理的人本化問題研究
李 鑫
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當今社會,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成為了發展的主流,學校教學管理也不例外。搞好高職院校教學的人本化管理其實就是實現高職院校管理的人本化,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充分發揮教學管理的積極作用。本文系統的闡述了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的人本化問題,旨在促進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
高職院校;職業教育;人本化問題
高職教育的人本化是在企業管理人本化的基礎上借鑒并逐步發展而來的。高職院校教育的文本化主要是指在教學管理活動中,將教師和學生視為獨立的個體,充分發揮其人性,即人的積極性,尊重人格,開發人智等等。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進入到了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的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可以說,知識經濟時代是真正的人的社會。[1]在這個時代下,人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得到盡可能的發揮,人的地位和價值也將會得到其他人的重視。在這一大環境下,為了幫助大學生實現自身價值,高職院校應當實現教學管理模式的人本化,積極調動廣大學生群體和教師群體參與教學管理活動的積極性。具體來說,實現高職教育教學管理的人本化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早在上世紀7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衛就提出“教育即解放”這一理念,進一步強調了教育需要釋放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個性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在信息社會中,如果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過于強調技術、強調個性和知識的功能性,那么勢必會導致高職院校的學生走向冷漠化和功能化的歧路。教師必須樹立人性化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營造富有人性化意味的環境下學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也應當將注意力轉移到對學生的關注中,關注學生,使學生能夠體會到教師對其的關心,進而幫助高職院校大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教師只有以飽滿的人道主義精神去教學,才能夠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果我們的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我們的教學管理是人本化的教學管理,那么我們必然能夠達到我們預期的教學目標。如果教師在教材的組織上,能夠靈活運用多種組織方式,為學生提供若干種教材形式,供學生進行選擇,那么一方面可以實現教學的針對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及時的根據學生的反饋,實現教學內容的調整,達到教學水平提升的目的。[2]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進入到了網絡時代,網絡正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改變著民眾的思想觀念,深刻的影響著他們的政治態度以及價值取向。網絡傳遞著強大的信息和學習功能,并被廣大民眾所青睞。面對瞬息萬變的網絡環境,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的教師應當正視網絡文化對教學管理活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把握機遇,迎接挑戰,變防守為進攻。[3]在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教師應當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網上學術講座和辯論賽等活動,占領網絡制高點,將師生的興奮點抓住,將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科學思想傳達給廣大師生,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開通微博,在微博上發布一些教學管理的內容,并與學生針對微博的內容進行溝通和交流,為學生答疑解決。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微信平臺和QQ平臺,針對一些具體內容進行交流,與學生進行探討,幫助學生了解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網絡化的現狀及對策,了解學生對教學管理內容的看法,從而不斷創新教學管理方式方法,切實提高教學管理水平。
教學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是提高教學管理水平的基礎和前提,為了培養人才,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筆者認為,高職院校應當建立完善的、現代化教學管理模式。為教學管理活動提供一種質量保障的組合模式。創新教育教學管理目標,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將以往的教學管理的管理者本位向學生本位轉變。正因如此,為了適應素質教育,滿足創新教育的需求,高職院校必須對教學管理規章制度進行清理和修訂,轉變以往過分要求統一的教學管理模式,突出職業教育多樣性的特點,實現彈性管理。
近些年來,為了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高職院校采用了彈性學制和選擇性學制。通過這些方式方法有選擇的、有步驟的對外開放相關課程。學生在彈性學制下,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相關的主講教師。通過改革考核方式,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專業和年級的限制,允許學生跨年級完成課程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將所有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和模塊,供廣大學生選擇,給予學生一定的選擇自主權,允許學生提前畢業。高職院校可以允許部分優秀學生在進入二年級后自主選擇專業,攻讀輔修專業或是完成第二專業學位等等。[4]除此之外,部分職業院校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在校園網絡的基礎上建立綜合教務管理系統,實行網上選課注冊,實現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的現代化。
高職院校在進行教學管理時可以推行相應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學術委員會制度以及教學委員會制度,與此同時,還可以設立相應的校長信箱和熱線電話,在教學管理活動中,進一步淡化身份,做到以崗定薪。遵循公開競聘和優勝劣汰的原則,在教學管理活動中推行人本教學。除此之外,還應當建立學生評教制度,使學生管理能夠真正服務于學生,通過這種方式來體現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的人本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進入到了知識經濟時代,在該時代下,人們開始重視人力資源,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理念開始盛行。人本化教學管理更加重視人的情感,能夠有效培養人的能力。在人本化教學管理這一大背景下,高職院校可以逐步形成開放、民主以及和諧的人才培養方式。正因如此,高職院校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以人為本的校園氛圍,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學生管理者工作的積極性,發展師生的潛能。由此可見,在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活動中,我們應當尊重人、重視人,并以此為管理思想,使被管理者擁有被他人尊重和感激的心理,用欣賞和關心的態度激發被管理者的積極性,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總之,高職教育的人本化是在企業管理人本化的基礎上借鑒并逐步發展而來的。高職院校教育的文本化主要是指在教學管理活動中,將教師和學生視為獨立的個體,充分發揮其人性,即人的積極性,尊重人格,開發人智等等。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進入到了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的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可以說,知識經濟時代是真正的人的社會。在教學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人本化管理方式已經成為了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教師都關注的課題。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對學生的教學管理領域中,忽視了人的管理,導致教學管理問題頻發,在這種情況,有必要實現人本化管理,解決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1]韓燕雄,李玉玫,劉妍,談仁娟.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人員人本化問題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02:90.
[2]石穎,李旭中.本科教學管理的人本化問題研究[J].現代交際,2015,06:188.
[3]鄒麗云.高校教學管理中人本化問題探討[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4:71-74+108.
[4]劉濤.高校教學人本化管理的實施策略探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1,17:45-47+54.
李鑫,吉林靖宇人,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G
A
1006-0049-(2017)18-01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