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佳
(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江蘇 南京 210000)
淺談鋼琴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與實踐
馬元佳
(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江蘇 南京 210000)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藝術類課程尤其是音樂課受到廣泛的關注。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必備的工具就是鋼琴。鋼琴以它寬廣的音域,極具豐富的表現力受到人們的青睞,但鋼琴在小學課堂發揮的作用一直被大眾忽視,它不僅是簡單的伴奏,也能夠成為學生的游戲伙伴,撫慰心靈,更能夠開拓創造思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這和新課標倡導的理念完全吻合。
鋼琴;音樂教育;審美能力;創新能力
鋼琴以它寬廣的音域,極具豐富的表現力受到人們的青睞,但鋼琴與小學課堂的結合一直不被大眾所重視,其實鋼琴的作用遠不止用于伴奏這么簡單,它不僅能夠成為學生的游戲伙伴,撫慰心靈,更能夠開拓創造思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這和新課標倡導的理念完全融合,能否實現鋼琴與小學音樂教育的結合最優化﹑多元化,這需要教育者不斷地實踐﹑嘗試以及潛心的研究。
在現階段的小學音樂課堂中,鋼琴的主要作用是為教唱的歌曲伴奏。鋼琴是教學的輔助工具,鋼琴伴奏是課堂教學的基石。在常規的課堂教學中,歌唱教學尤為重要,可以說是音樂課程的核心所在,耗時也是最長的。要做到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歌曲中,從而能夠感受歌曲的情緒,熱愛歌唱,這些都離不開鋼琴的伴奏。運用豐富的伴奏音型去表現歌曲的情緒,不斷變化力度能夠引導學生感受旋律的起伏,讓學生更直觀地體驗歌曲要表達的內涵,從而成功塑造出生動的音樂形象。
(一)解決音準難點
音樂教學中最基礎的就是對音準的把握,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采用科爾文手勢來使學生掌握音準,這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仍需要鋼琴伴奏來支撐。單純地使用手勢并不能完全準確地掌握音準,需要在鋼琴的引導下,學生可以明確地分辨音的高低,教唱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跟琴哼唱,視唱等方式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及科爾文手勢等方法指導下循序漸進地把握音高。
(二)突出節奏、節拍特點
除了強調音準,也不能忽視歌曲的節拍﹑節奏。它們是歌曲的骨骼。通常3/4拍的歌曲是采用典型的圓舞曲節奏,老師們可以通過鋼琴突出它的強弱弱(蹦擦擦)特點,采用不帶旋律的且律動性較強的伴奏織體。例如用半分解和弦式或者柱式和弦的織體來凸顯歌曲的節奏感,從而激發學生參與歌曲演唱興趣并且積極參與。
(三)準確把握歌曲情緒
教唱過程的重點就是對情緒的把握,在歌唱過程中,情緒是歌曲的血液。這也需要通過鋼琴得以實現。課標為什么要強調重視實踐﹑直觀體驗的用意也在于此。通過豐富的鋼琴織體可以直接表達出歌曲的情緒,不同體裁的歌曲采用不同的伴奏織體,使歡快活潑還是優美抒情一目了然。例如,一首歡快活潑的歌曲,應以正三和弦為主,節奏不宜過分密集,需強調結構的對稱,這樣教師可以雙手參與伴奏部分的彈奏使情緒表現得更充分。
(四)開展合唱教學
鋼琴的重要性還體現在教唱的另一個環節,合唱教學。不同聲部要做到和諧統一絕非易事,鋼琴的輔助就更重要了。合唱訓練的過程中需要鋼琴引導學生分聲部熟悉旋律。在訓練期間,教師可以在學生演唱一聲部的同時彈奏二聲部,再進行交換,這樣能讓學生初步感受雙聲部的特點。鋼琴伴奏方面,因為合唱的聲部較多且節奏交錯,一般不采用帶旋律的彈奏方法,伴奏織體常用柱式以及分解和弦為主,高潮處則是運用八度來烘托氣氛。通過鋼琴去豐富合唱的表現力,渲染已經,在合唱中鋼琴是不可或缺的。
鋼琴在音樂課堂中也是創造思維發展﹑培養審美能力的工具。新課程改革與傳統教學最大的區別就在于要發展學生的創作意識與實踐能力,在音樂課堂中不僅僅是會唱歌。在低年級的課本中,欣賞的部分很多都是和小動物相關,如法國圣桑的《動物狂歡節組曲》。在給學生欣賞樂曲之前,用鋼琴來模仿出各種動物的特點,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為后面的欣賞奠定基礎,最后在鋼琴的幫助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游戲去模仿動物的特點,比如叫聲,動作等等,這樣參與合作與實踐,不僅能夠培養實踐的能力,也可以養成一個良好的審美習慣。學生在音樂課堂的積極性被喚醒,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注意,改變原來課堂的沉悶與古板。
音樂課不能僅僅是唱歌,也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審美體驗。審美能力的培養也是在音樂課堂中通過鋼琴而得以實現的。在德國的音樂教育中最為提倡的就是班級合奏。鋼琴,木琴,三角鐵,豎笛以及響板。這些樂器在雙聲部的教學中作用很大。對于使用奧爾夫樂器來說,適合的樂曲和適宜的難度是關鍵。這要求教師準確把握樂曲的難度并且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長。如已有的樂曲組合﹑嗓音特征或者是哪些學生擁有樂器的基礎等等來實現樂器的演奏。教師可以挑選有鋼琴基礎的同學彈奏鋼琴或者是木琴,其余的同學分組吹奏豎笛,另一組的同學手持雙響板或三角鐵打節拍。這樣的配合需要多次磨合。班級合奏的關鍵還是在于對鋼琴的把握,它必須將主旋律突出,能夠承上啟下地將其他樂器集合來使音樂和諧﹑帶入情境,引導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鋼琴作為樂器之王,它的表現力及其豐富,并且有著超強的模仿能力,它所表現出的美感效果是其他樂器望塵莫及的。鋼琴的舒緩讓人平靜,激動使人興奮,這些都是鋼琴傳遞的音樂形象和思想。相比較傳統的音樂課程中多媒體的使用,鋼琴現場彈奏的表現力能夠給學生帶來更直觀的沖擊力和情感體驗。
[1]代百生.中德當代學校音樂教育與音樂教師教育比較研究[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2014.
[2]馮德剛.鋼琴即興伴奏新編[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管建華中國音樂審美的文化視野[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尹愛青.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
J6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