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濤 劉 晉
(沈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高校大學生音樂審美傾向的發展趨勢與心理分析
李 濤 劉 晉
(沈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高校大學生音樂審美傾向的發展趨勢與心理分析對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提升有著重要影響,本文主要就高校大學生音樂審美傾向的發展趨勢與心理分析進行研究,希望為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提供一些幫助。
高校;大學生;音樂審美;心理;創新
本創新項目實施以來,我們派發了調查問卷,經過團隊成員的仔細研究﹑對比﹑排序,以尋求找到大學生喜歡的音樂作品方向,通過雙排鍵與鋼琴結合的新型演出方式,向大學生展示我們的音樂。在調查中,根據2016年最受高校大學生歡迎的音樂類型調查結果分析,得出以下結果:流行音樂因為朗朗上口的歌詞和似曾相識的曲調,深受高校大學生們的喜歡;主旋律通俗易懂的電影﹑電視﹑網絡音樂是大學生的首選;旋律動感﹑節奏火爆的音樂也是大學生追捧的對象;而聆聽高雅﹑柔和而安靜風格的音樂則是大學生放松心情的主要途徑。
根據調查結果不難看出,我們身邊的大學生,不是不喜歡高雅﹑柔和而安靜的風格音樂,相反,經典的古典交響音樂備受大學生喜愛,只是他們沒有找到自己喜歡曲目的途徑。街邊﹑媒體﹑馬路邊播放的都是流行歌曲﹑電影音樂等耳熟能詳的音樂,讓大學生沒有接觸正能量音樂的機會。培養和倡導當代大學生們對積極向上的古典音樂﹑流行音樂的音樂精神,用新型的演奏方式﹑用大學生能夠接受的藝術形式,引導大學生走進古典高雅音樂的領域,是我們此次創新項目的目標,用各種耳熟能詳的音樂傳達給大學生正能量。毅力和耐力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培養的兩大素質,也是大學生走向成功的必備條件,用我們的音樂讓大學生找到高雅音樂的入口,用正能量的人物形象去鑄造大學生的偶像,讓大學生迸發出積極向上的健康審美,滿足青年學生的精神需求。
審美在高校教育中的主要功能便是通過人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不自覺地感受生活和音樂帶來美的感受,并受到教育形成和諧健康的人格,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在工作和學習中使個體的能力達到最大的發揮。音樂在高校的審美教育主要是指通過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由教學雙方共同參與并產生一定的審美效果的無功利性的音樂教育活動,最終構建學生的審美心理結構及高品質人格。現代大學培養的是具有精準知識能力的學生,德國哲學家尼采認為這種教育方式是把人變成會“走動的百科書”而不是具有德性和人格。這使得“無限眾多但都無生命的部分拼在一起而構成了一個機械生活的整體。這種環境下的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心理的障礙和痛苦,目前大學教育機械性教育使得部分的大學生在人格上還需要完善和發展,這種不完整的人格修正和改進則可以通過音樂審美教育這種從本質上喚起人們情感體驗的藝術形式來完成,讓學生形成完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我們創新項目的宗旨就是用雙排鍵和鋼琴合作這種新型的舞臺演出方式,來傳遞正能量音樂給大學生。處于當代的全日制的大學的學生,競爭比較激烈,學習壓力日益增加,他們急需解壓的方式。通過調查問卷對大學生音樂審美傾向的原因和影響的分析﹑通過對大學生音樂審美傾向的內在原因的思考,讓我們篩選出更多的可以讓大學生接受的正能量音樂,讓他們在有效的時間內欣賞到自己內心深處所渴望的音樂,從而逐漸熱愛這些正能量音樂。使他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以提升全民族綜合素質與藝術情操。我們合作的曲目主要以本土音樂文化為核心﹑以民族音樂元素貫穿整場音樂會﹑在民族音樂的基礎上發展多元音樂文化這三個方面著手。
現行的高校音樂審美教育在實踐的過程中與其內涵存在著一定的背離,根本原因在于現行的音樂教育卻將音樂作為工具來實現其某些功利性的目標,忽視了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本體價值,以學生為本體進行思考,其本質原因在于對音樂審美教育的“美”的理解的角度和實踐發生了偏差。音樂審美教育目標的實現主要通過審美活動來實現,即通過具體的音樂表演﹑音樂鑒賞和音樂創作等音樂審美的體驗活動來實現的,最終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進行良好的審美體驗,而其中的音樂教育實施的方式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
在高校審美教育的課堂上,主要以傳遞技能和理論講解為主,缺乏趣味性,教學成果以學生表演的或理解的透徹與否來進行評價,音樂藝術的學習變成了音樂技術的掌握,缺乏對人的精神和理想的關注,對學生本體的思想領域未給予關照。從小學開始直到大學學生們都是喜歡音樂而不喜歡音樂課,枯燥的音樂基礎知識的訓練與單純的音樂欣賞已經不能滿足大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渴望。而我們恰恰要重視大學生音樂審美心理的發展過程,并且在此過程中關注大學生們對音樂客體的把握和實踐感悟。我們通過調查找到了大學生可以突破的窗口,然后以一種實踐與傳遞的過程讓大學生主動的接觸高雅音樂。
[1]苗芳舒.大學音樂教育過程中提高學生審美素質的重要性和有效策略[J].北方音樂,2013(04).
[2]陳婷婷.淺談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中的審美素質教育[J].大眾文藝,2012(19).
[3]劉洋.關于加強大學生音樂審美素質教育的思考[J].大舞臺,2011(08).
[4]梁兆芬.用美妙的音符奏出和諧的人文生命樂章——音樂審美活動對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的作用[J].藝術教育,2010(08).
[5]馮蘭芳,孟維平.普通高校音樂教育——一個新學科的崛起[J].人民音樂,2007(12).
[6]崔麗君.普通高校開設音樂鑒賞課的教學實踐[J].藝術教育,2006(06).
[7]馮蘭芳.對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欣賞課程的探討[J].中國音樂教育,2005(10).
[8]楊霞,楊賢忠.大學生音樂素質偏低原因分析與對策[J].懷化學院學報,2004(06).
J60
A
注:本論文支撐:2016年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題目:《鋼琴與雙排鍵電子琴合作創新》(項目編號: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