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成
(通化師范學院,吉林 通化 134001)
近些年來,我國教育部對全國高校學生改革進行的是如火如荼,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也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將小組教學運用在高師音樂教學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課堂上的積極性,還能活躍課堂氣氛。但是這種教學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利之處,如何規避這些不利因素,將小組教學模式融入高師音樂教育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
知識的傳授向來都是一個比較枯燥乏味的過程,在高師音樂教育聲樂專業,一味地向學生傳授知識文化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記憶,反而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還會使教學課堂比較沉悶。小組教學模式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這一教學問題的尷尬情形。由于小組教學模式本著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學觀念。在實際的課堂中,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生聲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氛圍不在沉悶。將學生進行分組學習,也能夠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的環境中去,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在高師聲樂專業的教學中,靈活地采用小學學習上課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的將學生的課堂地位展現出來,也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高高在上的權威感。在小組學習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是教學課堂的主宰者,而成為課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和教師處于相同的地位,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支教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都是平等的,這也是教師尊重學生的一種表現,有利于課堂和諧教學氛圍的形成和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時這也是新課標教學改革的統一要求。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有利于教師的教學,對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也是極為有利的,在這種學習模式下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地為小組的榮譽而學習,這有利于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合作精神的培養。在小組之間學生可以某一針對問題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相互探討,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也是有很大幫助的。同時,針對某些問題時,學生之間自主思考,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形成。
小組學習固然有很多的優點,但是其還是有一定的缺陷的,下文筆者就高師聲樂教育專業小組學習的弊端進行分析。
小學合作的學習模式,固然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趣味性,但是其也存在著讓人無法避免的問題。在實際的高師聲樂教學課堂中,由于高師聲樂教育專業對學生進行的大多都是聲樂訓練,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會使教學課堂比較混亂,學生之間的討論也只是形式而已,實際參加的并沒有幾個,同學之間缺乏合作意識,濫竽充數的學生不在少數,導致教師給小組制定的目標很難完成,不利于教學課堂的正常進行。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雖然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學生參與學習和發言的機會都是相等的。但是在實際的高師聲樂教育專業中,這種平等的參與機會卻并不怎么適用,在課堂上仍然是那些成績好、思想性強占據著課堂的主導地位,那些不善于表達或者成績相對較差的同學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課堂的配角,在小組中的作用微乎可微,這對于那些“差生”來說是很不公平的,根本沒有給他們留下獨立思考的空間。
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只看到了小組的整體情況,有些學生因為個人的原因直接拔高了小組的整體水平,教師對其他學生的學習狀況缺乏關注,教師對學生學習評價也僅僅停留在對小組成員的最高水平上,有時候教師看小組成員的整體表現還不錯,就加快了教學進度,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學都是極為不利的。
在高師聲樂教育的實際教學中,教師首先想要讓學生明確課堂教育的目標,只有帶著一定的目標學習時,才能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教師要積極發揮自己課堂引導的作用,將教學課堂的主動權讓給學生自己,讓學生自主去探索學習。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關聲樂方面的思考問題,供學生小組之間探討。讓學生通過這種質疑、這種探討豐富他們的獨立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會從小組知識的探索與對比中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要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全方面的評價,這也是良好課堂教學得以進行的前提保障。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作為當下高校一致接受的教學方式,他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促進學生之間團結協作能力,幫助學生掌握音樂知識。雖然目前我國大部分高師聲樂教育專業的教學中對小組學習模式還不能熟練地運用,但筆者認為,只要教師能夠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經驗,一定能夠帶領高師聲樂教學進入一個嶄新的領域。
[1]韓永庫,王玉蘭.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環節[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