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珣
(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四川 江油 621709)
鋼琴彈奏初學階段掌握正確手型和彈奏方法的重要性
郭 珣
(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四川 江油 621709)
從手指接觸鋼琴那一刻開始,作為初學者,就必須要注意加強對正確手型和彈奏方法的掌握。手型的正確與否,決定了手指正確施力以及能否彈奏出優美的音色。彈奏方法的掌握,則決定了學生能否為未來的音樂表現或技術發展找到一個正確的基點。
鋼琴彈奏;初學階段;正確手型;彈奏方法
良好的手型是鋼琴彈奏中發聲和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關于鋼琴彈奏學習中的手型,實踐中曾有過爭論,有人主張“手要像握著個雞蛋”,有人主張“任何一種姿勢都說得通,只要姿勢符合手的構造”。其實,鋼琴彈奏的手型,經過了300年來人們經驗的總結,必然有其科學性存在,在教學中,要遵循這種規律。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所謂的正確手型,并沒有—個絕對概念。在實踐中,如果不顧作品的實際情況,一味要求手型,則不免流于死板,從而產生偏差。同樣,演奏方法也必須根據樂曲的性質以及風格、要求的技術來決定。
說起鋼琴彈奏時的手型,就不得不介紹下羽管鍵琴。鍵盤樂器從最早的管風琴、羽管鍵琴(harpsichord)一直發展到現代的鋼琴,有一個漫長的時間。尤其是羽管鍵琴,只要接觸過羽管鍵琴的人都知道,它的觸鍵與鋼琴觸鍵完全不同。對于現代鋼琴,演奏者施加的力度不同,彈奏出的強和弱、漸強和漸弱的力度變化都非常明顯的不同。但是,羽管鍵琴就算是用的力氣再大,也沒有辦法彈奏出很強的變化來。這是因為羽管鍵琴的發聲原理不同所造成的,羽管鍵琴主要是靠羽毛管(也有用塑料)撥弦來發聲,而現代鋼琴則是憑借琴槌來敲擊琴弦來發聲。同時,羽管鍵琴的鍵盤和現代鋼琴的鍵盤比較起來,還要短一些,窄一些,這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時,手型的狀態更加往內收攏,要像握著個雞蛋,而不是張開,這種把手指足夠地彎曲起來所達到的彎曲程度,有助于羽管鍵琴的彈奏。這大概就是“彈琴時手要像握個雞蛋一樣”的濫觴,并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為我國不少鋼琴教師所主張,甚至還要求“手要擺成拱形,手背和手掌繃住,手背或手腕上放一個銅錢,不論怎么彈奏也不讓其掉下來?!边@個說法流傳至今仍有市場。
“彈琴時手要像握個雞蛋一樣”這個說法到底是否正確呢。可以設想一下,我們要握著個雞蛋并保持不掉落,手指的第一關節(遠側指間關節)和第二關節(近側指間關節)就必須勾攏,而且程度要達到整個手掌能把握住球體一半以上。最終,這樣的手型一是因為手指的故意勾握,總是處于緊張的狀態,導致手臂重量和身體力量不能運用自如,難免手疼形成職業病。二是彈奏時,會產生指甲與指肚之間的部位去觸鍵,如果指甲稍微長點,就會導致指甲擊鍵,發出的聲音如何,可想而知。那么,什么樣的手型才是正確的呢?霍夫曼曾建議過:“手和手指處于自由和舒適的狀態,即當手松弛地落到琴鍵上時,手和手指的自然狀態”。通俗地說,最自然的手型即是最正確的手型。它的形狀是:掌關節略微拱起,切忌故意用力放平或下陷,手指則呈現天然的弧線,切忌故意用力伸直,唯有如此,身體的各種重量、力量才能沿著“弧線”直達指端從而透入琴鍵。更進一步說,一個真正的好的手型,關鍵是指掌關節和大指以及小指指關節的站立支撐。因為大指和小指分別位于手掌的兩側,很容易躺著觸碰到鍵,使手型走樣。但是,只要大指和小指能保持支撐站立,則基本的手型也就能保持。同時,還必須注意,不同的手指長度不同,因此手型也要與此相適應。
鋼琴彈奏的動作是多種多樣的,具體要采用哪一種,要由曲子的風格以及技術要求等等來決定。同時,又由于每個人的生理條件的差異,其動作和方法又有不同??傊?,對于彈奏者來說,只有通過不懈的練習和分析,才能找到最適宜自己彈奏方法和動作。
(一)非連音奏法
非連音奏法也叫非連奏,即音的規定時值不保持到底,音是間斷地、單個地奏出的。非連音有時類通于斷奏,二者整合為同一個彈奏概念。非連奏中,音與音之間休止的時間要盡可能地長,琴弦發聲的時間要最大限度的短,發音也必須強而有力。嚴格來說,手指本身是不適于非連音奏法這種技巧的,對于非連音奏法而言,手指太軟弱無力,短促、快速的彈奏,是不能引起非連音奏法的感覺的。手指在非連音奏法中,只是為了獲得特殊的效果,是下臂動作的補充和延長。隨著速度的加快,非連音奏法要求發聲的音量就越大。所以,非連音奏法時就必須注意使上臂或下臂進行揮動。
非連奏學習,對于初學者來說,有利于體會和掌握如何用重量來彈奏。在非連音奏法學習中,要注意手臂的慢慢提起,略略高于琴鍵即可,手要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彎曲,然后手臂要慢慢的自然落下,負責彈奏的手指按在琴鍵上,指端必須保持站立,不要用過多外力,不觸鍵的其他手指,略高不要碰觸到其它琴鍵,但也不要過高翹起造成緊張。另外,掌關節注意不要有塌陷,手腕則略低于手或者與手大概保持于一個水平高度。一旦聲音發出來后,手指只是放在琴鍵上不再使力。而后,手腕帶動,整個手臂提起。一個非連音彈奏的過程即告完成。這些動作,要分手分指分別進行訓練。實踐中,多從中指開始訓練,因為中指居中,易掌握重心,比較有力,容易站立。
(二)連音奏法
連奏也稱連音,意即兩個音依次出現時,音與音之間的相銜接,既沒有一點空隙,也不互相重疊。實際上,連奏還有層心理感受上的意思,彈奏者要使自己和聽眾感受到彈奏出的音與音之間生生不息,仿佛“血脈”相連。連音奏法中,根本的關鍵在于力量的移動,重量的自然轉移。每個音的彈奏,必須是手臂放下的重量從一個手指轉移到另一個手指,切忌不能是用僵硬手腕的眼力,把音一個一個壓出來,那樣,即便是手指把不同的音連起來了,但聽起來仍然會覺得每個聲音處于孤立的狀態。連音彈奏有兩個音、三個音或五個音的連奏等等。不管幾個音,連奏中,都要注意使用重量轉移的方法。通常來說,第一個音要使用提起手、落下去的方法,第二個音,則要將第一個音落下時手指承受的重量感,自然地轉移到它上面。此時的轉移,不是再落一次指,而是通過彈第二個音的手指主動觸鍵來實現的。兩個音連奏,如果已經完成,可把手提起來。若干個音連奏,則依次逐個轉移下去,直到連線的最后一個音彈完再提起手??傊?,無論連線長短,都是手部的落下至被提起的一個過程。還要注意的是,連音奏法的觸鍵動作一定要緩慢,只是將手指按到琴鍵的底部即可,不能壓鍵,要做到聲音圓潤飽滿。如果過分用力,就會妨礙動作的自然連貫,破壞流暢的旋律線條。
(三)跳音奏法
跳音奏法也叫跳音。跳音有時又與斷奏劃歸為一個彈奏概念,但嚴格意義上的跳音是斷奏的變化形式。通常跳音多用于表現活潑、歡快以及輕巧的作品。跳音奏法與非連音奏法有一定相同之處,但不同的是跳音觸鍵比較靈敏,需要更多地感覺從琴鍵上反彈起來的那種力量。對于初學者而言,最好在非連音奏法掌握得比較好后,再學跳音,這樣比較容易掌握跳音奏法的要領。跳音種類較多,按主要動作部位分類,則有手臂力量彈奏、手腕力量彈奏以及手指力量彈奏的跳音;按觸鍵動作方式分類,有反彈力跳音和下彈力跳音。由于和非連音奏法接近,對于初學者來說,可以在開始時先學用手臂力量彈奏的跳音。跳音奏法有其獨特的觸鍵方式,以最常用、最基本和最富特點的短跳音的演奏技術動作來講,一是要做到觸鍵快,離鍵快,觸鍵時間要短促;二是指尖要牢靠,做到堅實而有彈性;三是指觸面要最小。
總的來說,對于鋼琴學習者而言,在初學階段掌握正確的手型和彈奏方法,打好基礎,對將來的鋼琴彈奏學習至關重要。作為鋼琴演奏的技術基礎,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或者家長,對此都要有正確的認識,尤其是初學者,更要有充分的自覺性和艱苦訓練的思想準備。
[1] 魏廷格.鋼琴學習指南——答鋼琴學習388問[M].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3.
[2] 應詩真.鋼琴教學法(修訂版)[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
[3] 但昭義.少兒鋼琴教學與輔導[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郭珣(1979-),重慶人,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鋼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