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貞
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丹東 118009
?
淺談繼續教育與永久性教育
李 貞
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丹東 118009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人在一生中必須持續學習知識,而教育作為學習的必備過程,對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繁榮具有重要作用。繼續教育政策的實施,滿足了大部分人對于知識的渴望,提高了個人存在感。而永久性教育作為繼續教育的延伸,對于建立學習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知識;繼續教育;永久性教育
教育被視為一個持續的過程,或是一個心理狀態成長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管理的一部分,一個了不起的一系列資源大眾化。知識是有必要被認知的主要資源,盡可能有效地使用和管理這些資源,這是大眾教育必須解決的任務。教育,正如本文所述,是一種經過指導的公共生活的一個方面,為了促進個人更好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促進越來越多的社會參與和更廣泛范圍的社會認同。繼續教育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永久性教育一部分的繼續教育,在提高教師的素質,建立學習型人才,構建全社會共同學習體系,促進教育事業蓬勃快速發展等方面有著重要而積極的作用。社會通過各種開辦各種成人教育和各種培訓機構,使得人們可以便捷的獲得迫切需要的知識。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繼續教育中心致力于尋找一種緊急情況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在那些需要了解教育的重要性的國家。雖然作為顧問的教育家可能不是相關領域的專家,但他們可以用教育技能使他們發現并制定自己的問題。開放大學的巨大成功證明了一個現實存在的日益嚴重問題的答案。國家繼續教育項目滿足了日益增長的對再培訓和更新的荒廢的專業技能的需要。作為一個休閑的職業,滿足了對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
在不同的維度,態度和情感下的“知識”必須被認可和管理。繼續教育必須接受“治療”。例如;一、計劃多個全新的和獨立的教育電視頻道可以提供每年一百萬成人和學生的需要.這樣的一個頻道,廣播長達18個小時每天,能夠傳輸每周200多小時的節目。每周的課程計劃可以允許每年一百萬名學生學習1000課程。這樣提供教育的方式,六分之一的成年人需要每五年再次接受教育課程培訓。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不但知識、信息的增長速度驚人,知識的更新周期更是大大的縮短。很多教師大都是中等示范校畢業,通過學歷培訓,可以提高了人民教師的素質,豐富了他們的專業知識,提高了教學水平。促進了教師的發展。學會學習、終身學習已成為21世紀學習與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必須。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通常對培訓課程進行優選,基本由教育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比較熟悉中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教學方法上能夠進行創新的教師進行指導,來制定自己學習計劃,即對自己所修讀的全部課程做一個總體的規劃。要進行自我分析,分析自己已有的認知水平、業務能力、學習效率以及以往的學習經驗等,在對比中找出自己的長處、短處,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
永久性教育不是一個戲劇性的突破。目前存在的青年和成人繼續教育,也不是全新的目標。現有的教育資源分配的優先級毋庸置疑,除此之外,基于已經曠日持久的學校正規教育的模式,永久性教育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擴展。那些負責尋找解決問題的大眾教育發達的工業社會的西歐,始終奉行技術改革的路徑和適應他們的教育系統。永久教育提出的許多概念特征,或多或少的考慮相關的“補償”和“適應性”教育政策的目標。而不是提出一個激進的教育系統的改革,永久性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種自適應理論教育與社會整合功能。
在保證常規教育的主流觀念不會做出任何激進的變化的情況下,實際的教育政策已經一步步被實施,對于成年人的大學入學要求已經做出部分的修改,對于職業培訓做出了進一步的改進。在英國,開放大學最近同意讓那些無法找到全職的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使用他們的實驗設施,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轉變。此外,在未來對于只有50%的年輕人接受全日制教育社會,顯然是對所有需要被提供高等教育人口的不認真、不負責。因此,可以這樣說對于進行適合他們課程的從事永久性教育的成年人來說是額外的機會,滿足了他們改變職業的需求,這可能意味著這方面的永久性教育將提供第二次機會。
永久性教育適合新工業和社會福利更替的發展的觀點可能具有局限性,它不是沒有邊際的對正式的學校教育系統外圍結構添加,也不會是任何激進的更新。此外,基于提供的擴展正規教育永久性教育系統很有可能增加社會變量的影響的潛力。因此,它可以維持現有的教育差異,而不是重新分配教育機會。在這樣一個系統里,它是更有可能的成功。在更廣泛的社會領域內教育系統將決定成就。永久性教育將成為一個復雜的教育系統,社會的精英階層結構將更加合理化。
此外,在永久性教育的策略討論中,經濟主導性和科技的適應性和社會整合性,會引起人們對于它可能產生異化和調整為主要問題的擔心。永久性教育可能是社會控制和操縱機構的擴展與延伸,而不是社會和個人的解放。的確,它對貧困群體和社會弱勢群體的需求和利益不可能有重大的意義。作為教育政策,對永久性教育的組成策略的詮釋有可能抑制和阻礙弱勢群體的學習興趣。
人在一生中必須保持可教育性。如果他們能夠管理他們目前所面臨的人生生活,相應的機構和程序必須不斷接受改變。因此,教育必須要參與到社會、政治和技術的變化。一個負責任的社會是一個可以使其成員有效地管理其問題和資源的。永久性教育就是這樣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過程。
G
A
1006-0049-(2017)10-01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