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浩然
江蘇大學,江蘇 鎮江 212013
?
關于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心理教育研究
倪浩然*
江蘇大學,江蘇 鎮江 212013
心理教育是針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素養方面的教育,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讓學生能夠用良好的心態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挫折。網絡的不斷發展,使得社會已經步入了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可以從網絡上獲得各種各樣的信息資訊,也容易被不良信息影響,在心理上出現偏差。所以心理教育需要著眼于網絡的發展,對教育模式做出調整,確保能夠消除大學生心理的負面因素,促進其健康發展。
(一)脫離實際
脫離實際是當前大學生心理教育存在的最顯著的問題,網絡的普及使得大學生在互聯網上的活動越來越多,心理健康受到網絡因素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但是在心理教育當中,基本上還是沿用傳統的思想和方法,對大學生進行一些表層化的心理教育活動。這些表層化的心理教育已經被大學生所熟知,不能發揮出太大的教育作用。此外,心理教學的方式脫離了學生對網絡的依賴特征,利用學生沒有興趣的方式展開教育活動,不可避免的導致學生參與度低下,不能取得可觀的教育效果。
(二)教育面窄
大學生心理教育目前著重于心理健康這一方面,即更多集中在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層面。但是心理教育除了心理健康教育之外,還包含了心理素質教育,而后者才是心理教育的重點所在。大學生本身在思想道德和心理水平方面已經達到了較高的層次,具備了一定的辨別能力,可以在學習生活中分辨出哪些好,哪些不好。但仍有學生被不好的因素吸引,其根本原因在于心理素質不過硬,而并非心理不健康。所以,大學生心理教育需要從健康教育轉向素質教育。
(三)脫離學科
心理教育雖然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心理素養進行教育,但是在教育過程中也不能忽視學生的專業學科,只有二者融合起來,才能為學生構建一個整體性的教學框架。目前大學生心理教育基本上是獨立展開,依托心理咨詢室和心理輔導老師進行,和專業學科教學基本上沒有產生聯系。結果使得心理教育較為薄弱,容易遭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沖擊,也會讓學生對其認識產生誤差,形成不重視的心態,不利于心理教育的開展。
根據前文闡述的三點不足,已知心理教育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心理狀況還是處在不容樂觀的狀態。根據相關媒體的統計資料顯示,從2010年到2015年的5年時間內,我國大學生自殺數量相較前一個5年上升了接近3成,大學生校園暴力事件也明顯增加。這些現象均說明大學生心理素質還不夠高。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四點,一是心理教育未對網絡進行充分利用,缺乏對網絡資源的開發利用,導致心理教育水平不高。二是心理教育在大學中并未得到足夠重視,不論是學院還是學校,對于心理教育大多處于一種忽視的狀態中,其更加關注專業學科的教學。三是心理教育工作者自身不夠重視,工作思想上較為被動,缺乏主動做好心理教育的觀念,往往是上級下達了任務之后才展開相關工作。四是心理教育難以得到各方的支持,導致心理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容易遭到一些限制和阻礙,不能實現心理教育的徹底落實。
(一)利用網絡提高心理教育針對性
網絡是一種非常便利的教學工具,可以從中獲得很多需要的資源。在心理教育中,就可以使用網絡加強教育針對性,使心理教育貼合學生需求,獲得學生支持。首先,可以從網絡上查找關于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文獻資料,通過這些資料文獻,可以由彼及此分析本校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狀況,為心理教育鋪墊基礎。其次,根據學生依賴網絡的特征,可以實現網絡化的心理教育。例如可以建立心理教育微信公眾號,并建立心理教育討論群組,由此營造一個基于網絡的私密空間,實現一對多或一對一的心理教育輔導,落實心理教育活動。
(二)利用網絡拓寬心理教育覆蓋面
心理教育面窄的問題,也可以通過網絡手段實現有效解決。一方面,可以通過網絡實現心理教育資源范圍的拓寬?;ヂ摼W上各類資源豐富,教師可以從網絡上收集一些比較新穎的資料作為心理教育的素材。也可以根據教育內容,從網絡上收集對應的素材,這樣就大大擴寬了心理教育的資源覆蓋面。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網絡實現心理教育學生覆蓋的擴大。比如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作推廣,吸引更多學生關注心理教育;可以建立專門的心理教育網站,作為心理教育的網絡立足點;可以開設心理教育微博,發布一些關于心理素質的信息對學生進行引導。如此,不斷擴大的覆蓋范圍將會讓更多的大學生接受心理教育,促進教育效果的提升。
(三)利用網絡實現心理教育和專業教育的結合
心理教育不能脫離學生專業而單獨存在,這樣達不到較好的效果。所以可以借助網絡,實現心理教育和專業教育的結合。首先,可以在校園網上建立院系網頁和心理教育網頁的連接,共同開辟一塊學科專業心理教育的專欄,實現二者在形式上的結合。其次,在學科專業教學中,教師也應當適當滲透心理教育。比如在學生學習中,可以設置一些超出學生水平的問題,讓學生遭遇挫折,由此磨練學生的挫折意識,增強心理素質。最后,心理教育工作者要和專業學科教師加強交流溝通,就學生的心理狀態變化及時交換信息,并且就教育手段進行協商,確保能夠推動學生心理建設發展。
大學生心理教育目前還是存在不少問題,尤其是在網絡環境下更顯突出。對此,需要對網絡進行合理利用,提高心理教育針對性、擴大心理教育覆蓋面以及實現與專業學科教學的結合,促進心理教育水平提高。
[1]何華萍.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體系的構建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
[2]馮帆.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4(13).
[3]沈承春.基于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討[J].畢節學院學報,2014(12).
倪浩然,男,江蘇鎮江人,碩士,江蘇大學,教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
B
A
1006-0049-(2017)08-01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