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志霞 劉 倩
以人為本視角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探析
藺志霞 劉 倩
涼州區永豐鎮學區,甘肅 武威 733000
“以人為本”,是指以人為基礎,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若把“以人為本”管理理念應用到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有利于達成人性化、個性化、生本化教育管理目標,帶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應認真落實“以人為本”管理思想,并結合現階段班主任管理工作現存的一些問題。如,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缺乏個性培養等等,不斷優化管理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班主任管理的問題。然后,闡述了具體實施策略。
小學;以人為本;班主任管理
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進行中,因為一些班主任經驗少、社會閱歷淺、心理承受能力低。所以,影響到了班級管理效果。此時,為了實現對小學生全面發展的正確引導,帶動學生思想層面、個性層面、興趣層面的發展,應注重采取“以人為本”的班主任管理方式,對學生實施管理,并基于關愛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的前提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發展目標,成為社會所需人才。以下就是對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難點問題的詳細闡述。
現階段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即一些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認為小學生年紀小,自制能力差。所以,傾向于采取“灌輸式”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注重強調“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思想,不利于調動學生主人公意識,且影響到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
第二,忽視學生個性培養。即傳統“灌輸式”、“填鴨式”教育方式,更多的強調了理論知識的傳遞,再加上,小學班主任注重利用成績好壞評定學生學習水平,不注重挖掘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就此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即傳統的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方式,不適用于對學生多樣化發展的培養。所以,應嘗試引入“以人為本”的管理方法。
(一)常規性管理
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進行時,為了達到高效性的管理效果,應注重把“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延伸至常規管理工作中。首先,在“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導向下,小學班主任應改變傳統的“權威”形象,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并基于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感受學生的基礎上,感化學生,引導學生趨于健康的方向發展。其次,在小學班主任常規管理工作開展時,應編制班長輪值制,即每位學生輪流體驗一周的班長職務,在班長職務體驗過程中,負責對班級活動進行檢查、督促、管理[1]。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管理能力,也可讓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活動。此外,在優秀學生評選時,為了體現評選活動的公平性,應通過自批自評和小組互評、班干部討論、班主任參評等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選舉出表現優異的學生。這種民主的優秀學生評選方法,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讓學生服從班主任管理。再次,在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進行時,需遵從“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的思想,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如,時刻注意自身品格、涵養,保證板書書寫工整等等,引導學生在“榜樣”作用的感染下,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養。
(二)差異性管理
在“以人為本”管理理念指導下,為了突出每一位學生個體差異性,充分挖掘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應采取差異化的管理方式。
首先,在后進生管理時,因為后進生通常表現出學習差、紀律差、行為習慣差的個性特點。所以,班主任在對這一類學生進行管理時,應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并做到關心學生、熱愛學生,使學生受到情感的感化,激發自身學習動力,大膽參與課堂活動。此外,為了改變后進生學習差、紀律差、行為習慣差的現況,班主任應發揮自身引導者身份,給予學生適當鼓勵。如,使用“你很棒”、“你做的很好”等激勵性語言,贊揚后進生的閃光點,讓后進生自尊心得到滿足,更好地參與到班級活動中。
其次,在中等生管理時,應做到關愛學生,并向學生暗示一些期望,使得學生在班主任“期望”的感召下,不斷成長,改變自身不良習慣等等[2]。
再次,在優等生管理時,因為優等生習慣爭強好勝,所以,一旦遇到困難,將表現出強烈的失落感。為此,班主任要在班級管理工作進行時,幫助優等生樹立正常的競爭意識,讓他們在遇到挫折后,可勇于面對挫折,不斷改變自身的不足之處。
(三)人性化管理
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為了突出“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增強班級管理效果,必須采取人性化管理方式。即在實施班級管理工作時,充分的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且注重給予每一位學生一定的關注,了解學生興趣、愛好、生理缺陷、家境狀況等等,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并讓學生認可班主任的管理行為,共同為優秀班集體的創建而努力[3]。此外,因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所以,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需通過個別談話方式,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心理動向,幫助學生排除心理障礙,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另外,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應結合小學生喜歡游戲的特點,不斷創新管理活動。如,通過“猜謎語”、“演講比賽”、“唱歌比賽”等活動的安排,挖掘學生德、智、體、美、勞方面的閃光點,幫助學生在活動參與過程中,感受班級氛圍生動性、活躍性,主動參與其中。
綜上可知,受升學率壓力的影響,一些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常常表現出重視分數,忽視學生教育的現象,影響到了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此時,為了突破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的問題,應倡導運用“以人為本”的管理手段。同時,在“以人為本”管理理念指導下,關愛學生,理解學生,并通過對學生的常規性管理、差異性管理、人性化管理,讓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且逐漸趨于健康的方向發展。
[1]孟小冬.小學班主任“職業倦怠”瓶頸突破策略研究[J].教師教育論壇,2015,12(06):56-58.
[2]江建榮.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5,14(07):256.
[3]楊維靖.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23(20):22.
G
A
1006-0049-(2017)16-01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