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英
設計溝通課程的教學模式研究
——以居住空間設計為例
陳 英
邵陽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湖南 邵陽 422000
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來說,設計溝通課程在本專業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據現階段設計溝通課程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實施情況為基礎,結合設計溝通課堂實際教學特點與行業的市場需求,來構建設計溝通課程的“三階段”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設計溝通能力。
設計溝通;教學模式;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根據行業的市場需要和專業結構性的細化與發展,最近幾年在環境藝術專業開設設計溝通課程的高校越來越多,依據現階段設計溝通課程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實施情況,結合設計溝通課堂實際教學特點與行業的市場需求,來構建設計溝通課堂的“三階段”教學模式。即“一階段理論期”、“二階段課內模擬訓練”、“三階段課外實踐訓練”,從傳授理論知識到引導學生從模擬訓練再到真實實踐訓練,不僅使學生理解和牢固知識理論,也增加了溝通體驗的機會,從模擬與真實的鍛煉中提升學生設計溝通能力。在訓練過程中小班為基礎,根據理論點拓展能力訓練的層次,依據過程化明確實際教學成果,引導學生自主鍛煉參與能力的訓練,并且結合教師的引導和提升,將學習結果引用到工作與生活中。
對于環藝專業來說,需要構建針對本專業的設計溝通課程理論框架,編寫本專業的設計溝通理論教材,溝通相關的書籍較多,但本專業專用的設計溝通理論書籍還是一片空白,所以編寫這樣的理論教材勢在必行,同時需要根據專業的特色,編寫或者調整教學大綱,構建本課程的理論框架,明確教學目標、教學要求與教學任務,采用“三階段”教學模式,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階段理論期”指的是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大綱的要求和課時量可將理論知識點分為若干個時期,如我們從設計師的角度把居住空間設計溝通根據其進程分成四個時期,即與客戶接觸期、與客戶洽談期、施工期、售后期,在這四個時期當中分別列出知識點,重點和難點,已便學生更好的掌握。如在與客戶接觸期涉及到的知識點:禮儀知識,語言溝通技巧,量房技巧,設計方案的準備與介紹技巧等,并引用多樣化的案例進行教學,學生依據設計溝通案例分析認識到這一時期任務在工作活動具備的意義,從而對溝通技能的引用構成新的了解。
在經過一階段“理論期”后進入下一個階段即“課內模擬訓練”,針對剛完成的理論知識學習,根據上一階段的理論知識來安排本次模擬訓練的具體內容。依據模擬訓練課的教學要求,安排每班學生人數控制在十五到二十人左右,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參與到全面的訓練當中,有條件的院校可為學生打造專業的模擬教學場地,如辦公環境的場景,毛坯房現場測量的場景,施工過程的場景等等,為環藝專業的設計溝通訓練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
如居住空間設計的四個時期中的接觸期,根據接觸期的理論知識合理安排模擬訓練教學內容,創造與內容相關的有效情境,結合角色扮演,如:接待客戶的禮儀模擬訓練,量房時與客戶現場溝通的模擬訓練,與客戶進行方案溝通的模擬訓練等等。學生依據模擬訓練,促使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得到有效的結合,教師針對于學生模擬訓練的狀況進行點評,主要是對模擬訓練實施評價,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優質的改進方案,同時學生也可以進行自主評價和互相評價,來提高學生參與模擬訓練的積極性。
三、“三階段課外實踐訓練”模式的構建
在進行完上兩階段之后就是課外的實踐訓練,這一階段實施的難度較大,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階段,前面所有的學習都是為這一階段做的準備。在這一階段中要求學生分三人一組去完成訓練任務,自主找到真實客戶,結合真實的項目教學法讓學生親身體驗。要求學生按照本階段教學目標與內容與客戶進行溝通,達到教學效果。
如居住空間設計的與客戶接觸期,在這一時期中分為兩個關鍵點,一是如何接待客戶,二是量房時現場如何與客戶進行有效的設計溝通。設計師的接待一般是在公司里或者工作室進行,我們學生的接待可以安排到學校提供的接待場地,讓學生在學校里與客戶進行很好的溝通,使學生的能力表達取得客戶的充分信任。在量房時,三人一組的學生做好合理安排,兩人量房,一人與客戶在現場與客戶溝通,并對客戶溝通的全過程用語音錄制下來,在量房后,進行仔細的筆錄和客戶分析,解決客戶的需求并準確地針對客戶要求推出一套適合該客戶的設計方案和溝通策略以及時間的適當安排。教師在這一階段要做好每個小組的監督與引導作用,對該階段的任務落實的狀況進行監督,關注學生如何解決客戶的要求,針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啟發式地完成現階段遇到的問題。
其主要分為以下幾點:第一,引用優質的師資團隊,在訓練教學中創造優質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情況,提出正確的評價,關注學生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各項細節,提出優質的引導和評估信息,引導學生依據活動和訓練的形式深入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這也需要教師不斷優化自身能力,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彌補不足之處,學校可提供相應的政策讓教師能到設計企業去實習,增加設計實踐機會和設計溝通機會,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第二,多樣化的教學資源是溝通能力訓練的重要依據,如專業的教學場所的提供,從而為模擬訓練和實踐訓練提供有效的保障,并結合實踐訓練道具,促使學生自主參與訓練中,提升自身的設計溝通能力。第三,為保障第三階段的順利進行,學校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保障學生有真實客戶和真實項目來進行學習。
總而言之,依據本專業的教學特點和行業的需求,以及本地院校的辦學特色的轉型需求,注重結合“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實施教學工作,構建“三階段”教學模式明確實際溝通課堂教學的中重點與難點,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增加學生溝通體驗,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水平和設計溝通能力,從而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提升自身的專業表達能力,夯實專業基礎,為以后的專業能力的提升做好充分的準備。
[1]賴婷.商務溝通課程多元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5).
[2]祁玲,王學良.批判性思維教學模式在護理專業人際溝通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4(21).
[3]王瑞華.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護士人際溝通》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5(04).
C
A
1006-0049-(2017)16-02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