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芳
摘 要:《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優化良好的師生關系,改革傳統而機械化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不斷探索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途徑。本文從“制約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后進生的轉化,
關鍵詞:教育教育 農村小學 質量 提高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也是辦學水平的體現。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一所學校的辦學效益。目前,我們農村小學有許多不利因素制約著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現在農村小學與城鎮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的差距越來越大。
一、制約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
1、教師的流動性比較大。因為農村小學都比較偏遠交通不便利,很多村小老師為了照顧家庭都調到城鎮學校,造成一大批優秀教師流失。這樣使得不少農村小學,尤其是邊遠地區的農村學校剩下幾名本鄉本土的老教師,師資嚴重不足,這樣便形成了制約農村小學質量提高的因素之一。
2、好學生的轉學問題。現在大部分家長對子女的教育都很重視,由于發現農村學校與縣城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明顯的差距,一部分家長就把孩子轉到縣城學校去上學,還有一部分優生隨父母到外地就讀。如此下去,一些農村學校將因為失去許多優生而影響質量的提高,而教育質量不提高又招不到優秀學生,陷入了惡性循環,使差距越拉越大。
3、農村小學有很多的留守兒童。目前,農村有很多學生家長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給爺爺、奶奶或親戚朋友。由于,這些學生不是在父母的嚴格督促下成長的,所以養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如有的不按時完成作業,有的上網打游戲,有的逃學曠課等,導致了一些留守兒童問題生的出現,這對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影響越來越大。
4、學前教育的質量有待提高。現在農村學校基本上沒有正規的幼兒園,也沒有專業的幼兒教師。一般都是把入學年齡將到的收為一個班,找一些不專業老師看孩子,有的還是和一年級在一起學習。造成了學前教育的質量上不去,從而影響到農村小學教育的質量。
5、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不夠。教育分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哪一個環節做不好都會影響到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如今,很多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了學習,孩子的學習問題就應該是老師的事跟家長沒有關系,在家也不督促孩子學習。但是孩子們的自覺性往往很差,這樣就造成孩子懶散習氣的形成。因此,家庭教育的缺失,這已成為我們農村學校提高教育質量的絆腳石了。
6、教師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學科的綜合性更強了,每位教師只掌握一門學科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農村學校音、體、美、等專業師資特別缺乏,所以許多教師往往要兼帶幾門不同學科的課程。另外,知識更新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一些教師參與進修培訓、接受再教育的自覺性與積極性不高,造成業務素質與文化素質低下,這樣都妨礙了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因此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
老師對待學生要多鼓勵少批評,經常用一些鼓勵的話語,例如:“你真棒、你真是個聽話懂事的孩子等等這類詞語,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成績。”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師生之間的感情和諧有助于調動師生雙方教與學的積極性。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多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對老師的愛;其次,教學要平等,要面向全體施教,不能偏愛極少數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對一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卻漠不關心,學生和老師的感情好有助于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反之,學生如果不喜歡哪個老師,也會對他所授學科產生抵觸心理。導致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沒有了興趣學生就不會對知識進一步進行探索,這樣就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對學生的學習也很重要。
三、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能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經常開展一些有意義的學習競賽活動,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于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我們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大增。還有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感。
四、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也很重要
1、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后進生。后進生也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關愛,因為他們經常在人格上得不到尊重。這時老師更應該去關心他們,并且要用心跟他們交流,走入他們的內心深處,了解他們真正的想法,這樣才能改變他們對人對物的態度,從而產生不改正錯誤就對不起老師的心理。教師的愛心、尊重是學生進步的動力。
2、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教師要經常鼓勵后進生,善于利用“閃光點”作為推進后進生前進的動力和轉化的良好開端。后進生也渴望進步,也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揚。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強化學習動機,啟發自覺學習:利用原有學習動機的轉移,使后進生產生學習的需要:利用學習成果的反饋作用: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確的是非觀。任何學生都有積極的一面,教師若能利用這些積極因素去克服消極因素,那必然會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效果。
總之,提高小學教育教學質量任道而重遠,在我的教學工作中,作為一名教師,我必須把知識更好的給學生,為他們創造更好的學習氛圍,使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我會為提高小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這一目標,而不斷探索和付出不懈的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一條實實在在的教改之路。
四、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也很重要
1、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后進生。后進生也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關愛,老師更應該去關心他們,并且要用心跟他們交流,走入他們的內心深處,了解他們真正的想法,這樣才能改變他們對人對物的態度。教師的愛心、尊重是學生進步的動力。
2、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教師要經常鼓勵后進生,善于利用“閃光點”作為推進后進生前進的動力和轉化的良好開端。后進生也渴望進步,任何學生都有積極的一面,教師若能利用這些積極因素去克服消極因素,那必然會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效果。
總之,提高小學教育教學質量任道而重遠,在我的教學工作中,作為一名教師,我必須把知識更好的給學生,為他們創造更好的學習氛圍,使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我會為提高小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這一目標,而不斷探索和付出不懈的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一條實實在在的教改之路。
參考文獻
[1] 《課程教育研究》3013年15期
[2] 《新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