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巍 張琳 李思
摘 要:本文闡述了高校研究生黨建存在困難的原因,分析了目前互聯網+研究生黨建模式存在的問題,結合研究生黨員特點從黨建微信平臺入手,對互聯網+模式下研究生黨員理論學習、典型宣傳、監督考核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模式下 研究生黨建新平臺 研究生黨員
研究生黨員是研究生中的先進群體,且比例很高。考取研究生的考生多為品學兼優的大學生,因此在研究生入學前的就有相當一部分的考生已經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研究生黨員作為研究生的先進群體,他們對其他研究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他們是研究生教育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因此他們的學習教育和作用發揮歷來受到高校的重視。
隨著時代的發展,研究生黨建工作的形式和做法也需要與時俱進求新求變。將傳統研究生黨建工作模式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創新活動平臺,豐富活動內容,提升教育活動效果,不斷完善研究生黨員考核機制和監督機制,加強研究生黨員模范作用發揮主動性。以黨建帶動團建,全面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一、高校中研究生黨建工作現狀
(一)研究生黨員參與黨建積極性不高。由于研究生黨員各自培養計劃和學習進度的不同,加之外出學習、開會、實習等情況,在設定黨建活動的時間上難統一,使參與率受到影響;研究生黨員相對于本科生黨員的組成要復雜,研究生黨員中包括了應屆生、往屆生、有工作經驗的還有一些已經有了家庭,個人的學習壓力、就業壓力還有家庭壓力會影響研究生黨員的參與黨建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研究生黨建工作存在客觀困難。目前高校黨建工作多以傳統活動形式開展,例如講座、報告、座談會等,這種灌輸式的教育對當代研究生黨員吸引力不夠,教育效果一般;目前高校中多數重視研究生黨員發展前的教育,對于發展后的教育、管理和作用發揮等環節重視不夠;研究生黨員隨著年級升高,擔任的社會工作職務越來越少,缺少了作用發揮平臺。
二、互聯網+研究生黨建存在的問題
目前研究生黨建與互聯網的結合多為黨建網站、QQ群等形式,功能多為時事政治、事務性通知和理論學習資料下載等。當前多數黨建網站工作內容吸引力不強、功能設置沒有考慮到研究生黨員的實際需求、形式缺少創新。尤其是普遍缺少互動功能,研究生黨員缺少答疑解惑渠道網絡途徑。當前研究生黨建與互聯網建設普遍著重于網站建設,卻忽視了黨建微信平臺的建設。
三、研究生黨建新平臺研究
(一)搭建研究生黨建工作微信平臺。相對于傳統的黨建網站,黨建微信平臺更具有隨身性、便捷性和及時性。面對分散性和流動性突出的研究生黨員群體,黨建微信平臺可以實現研究生黨支部政治理論學習的形式靈活化、研究生黨員政治理論學習時間碎片化。在微信平臺
上能夠用更為活潑的方式及時解答入黨積極分子、學生黨員在黨員發展、理論學習、作用發揮等不同層面的疑問和困惑,可以最大程度的拉近基層黨組織與研究生黨員的距離。
(二)搭建研究生黨建思想引領平臺。互聯網時代帶來了海量的知識信息,同時西方的不良思潮也在暗中通過網絡沖擊著當代大學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強調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和國家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前沿陣地,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務。高校黨建工作者應該主動占領網絡思想陣地,從思想上引領學生,從意識上幫助學生,在關鍵時期起到穩定學生,糾正不良聲音的作用。
(三)搭建研究生黨員網絡學習平臺。利用互聯網及新媒體技術,引入視頻、音頻及在線學習等模式提高大學生黨員政治理論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網絡來交流學習心得體會,定期在網上考核理論學習的效果,實現集中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的學習要求。利用互聯網的海量存儲特性,豐富的理論學習內容和便捷的學習方式可以促進貫徹落實研究生黨員政治理論學習制度,提高研究生黨員理論學習水平。
(四)搭建研究生黨建工作展示平臺。研究生黨建工作可以利用互聯網思維,結合研究生專業特點、成長規律,精心設計黨建活動,提高研究生黨建活動的吸引力,不斷強化研究生黨支部基層戰斗堡壘作用,提升研究生黨員責任意意識、奉獻意識等政治素養。利用互聯網平臺對各研究生黨支部理論學習、志愿服務等黨建活動的全方位宣傳和報道,促進各研究生黨支部工作實現設計精細化、內容精致化、活動精品化。
(五)搭建研究生黨員監督考核平臺。利用互聯網的公開性,全程公示研究生黨員培養步驟和發展流程,加大黨員發展和培養力度,形成良性的監督機制,提高研究生黨員發展質量。制定研究生黨員網上互評制度,完善研究生黨員作用發揮監督機制和考核機制。在黨建微信平臺開設宣傳專區,利用網絡大力宣傳優秀黨員典型,促進研究生黨員主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網絡公開和監督,促進研究生黨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進一步推動研究生黨建工作。
參考文獻
[1] 盧遙.構建“互聯網+黨建”的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新模式[J]大學教育,2017(2).
[2] 黃梅如何利用互聯網構建大學生黨建新平臺[J]. 學習月刊,2016(24).
項目來源:沈陽建筑大學2016年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 2016-YB-29)
作者簡介:宮巍 遼寧沈陽人 (1982年—) 講師 研究方向: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