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娟
摘 要:在語文古典詩歌教學中,把握詩歌的語言美、情境美、情感美、思想美,不失時機的對學生的審美鑒賞力進行培養,深厚學生的古文積淀。
關鍵詞:情境 象征 想像 審美
古典詩歌在文學世界中影響極廣,它賦予人們審美情趣和審美理想,具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和藝術熏陶力。中學生的審美感受敏感而又強烈,審美聯想和想像比較豐富,他們對崇高的形象虔誠崇拜,對喜歡的東西愛不釋手,對丑惡的事物恨之入骨。在古典詩歌中發掘美感受美,就成了初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教師應該能夠融會貫通,體會詩歌的美,開掘詩歌藝術的寶藏。首先要疏通字、詞、句,體會詩歌中細而微的意義,然后再體會詩歌的情感、情境及思想美。
一、揣摩語言美。
古人作詩注意錘煉語言,使其更生動形象,往往一字一詞而反復咀嚼揣摩。“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薄盀槿诵云У⒓丫?,語不驚人死不休?!逼淠康氖菫榱俗屧姷恼Z言釋放最大的審美能量。在欣賞詩歌時,要還原古人作詩時的審美體驗,引導學生細細品味語言煉字的貼切和用語之精妙。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巴弊贮c出了透過迷蒙的風煙,遠望秦蜀兩地,想到后會無期,心中會涌起一絲不舍的思緒,應該引導學生反復體味這“望”的妙處,揣摩這兩節詩所體現的詩人對遠離朋友的真摯情感。詩人用詞精煉、形象、富于色彩的語言在有限的詩行里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審美境界。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中“潤如酥”透出了小雨的甜美甘醇,極富韻味。雨中的小草剛破土萌芽,遠望才呈現一片朦朧的綠意,近看卻覓不見蹤跡,活現了早春生命的足跡。通過品味揣摩詩歌的語言美,使學生多方面感知詩的語言美,就會獲得審美享受。同時要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情境和美感,葉圣陶說“詩要反復地讀,詩要低回地誦”。在詩歌教學中,通過停頓、重讀、音韻、節奏的領會,引領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誦,去領略詩語言的音樂美,開啟詩歌審美教學的主要門戶。
二、把握情境美
聯想和想像是藝術的翅膀,讀者借助于聯想和想像,可以實現理性認識和情感體驗的和諧統一。教師要啟迪、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聯想和想像,使他們獲得作品中審美形象的感染和情境的熏陶。例如:韋應物《滁洲西澗》“野渡無人舟自橫”描繪了荒江野渡,行人稀少,既已薄暮,又逢陣雨漲潮,山澗邊早已經沒有行人,本來就很荒涼的古渡口頭更是無人來渡,詩人是怎么表現這一“無人”幽靜的境界的呢?主要突出了一只浮泊在水面上的空船,想像一葉孤舟,無人來渡,正悠閑自得地橫躺水面,聽任潮拍雨打,悠悠然隨波擺動,在引領學生體會的過程中,就要啟發、點化,觸發學生豐富的想像與聯想,想像一葉孤舟,在水面隨波飄蕩……要善于開拓出五彩繽紛的賞心悅目的美妙情境,達到思接千載的審美目的。因為每一首古典詩歌都需要學生們細細地去感悟品味,而不是僅僅通過老師的講解,教師應給學生們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在合適的氛圍下去感受。這樣不僅可以把握好每首詩歌,增強學生們的分析品讀能力以及審美能力,而且也會增強他們的好奇心、探索心。正如愛因斯坦所說:“他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強烈的好奇心。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注意在情境中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探究欲。
三、體會情感美
古典詩歌常常采用托物言志、融情入景,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使文章感情深摯深沉。教學過程中,深入體會詩歌的思想內涵,才會體會詩的情感美。教師就要把握好詩歌的感情基調,調動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使詩歌成為凈化學生心靈的良好土壤。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創造了一種遼闊蒼茫的意境,表現了作者的天地雖大,知音難遇的孤寂之感和歲月無情,時不待我的深沉感嘆,這種孤獨之所以能這樣深沉地打動讀者,就是在于詩人表現的不是慣常的小女兒情懷,不是思念一個人的孤獨,而是對整個命運和人生的超然物外的大關懷所帶來的孤獨?!蹲砘帯贰昂熅砦黠L,人比黃花瘦”以直白之語,寫深濃之情,創造出了一個凄清寂寥悲婉的深秋懷人的境界。閉關簾底,孤苦伶仃將無窮悲傷呈現于眼前。學生沉醉于健康昂揚的情感世界,進入古人大師的歷史文化的背景中,和古人共鳴,延承文化脈搏,就獲得了學養的積淀和人格的升華、審美的情致。
四、理解思想美
詩歌之所以采用整體象征,也由于詩人的構思意圖不一定把作品題旨局限于意象的視野。從意象構成中同樣可以合理地引申出對人世間真善美的追求。如:教學《蒹葭》一詩要引導學生把握伊人的象征意義。《蒹葭》的主題歷來眾說紛紜,有三種說法:刺襄說求賢說、憶友說、愛情說。現今“蒹葭伊人”以成為懷人的話語,我們認為針對具體場景來分析,愛情說更能言之成理。宋朝朱熹說過:“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边@個伊人也不僅僅可以指追求者的意中人,又是一個怎樣的象征物呢?伊人還可以象征著理想、成功;伊人還可以象征著目標、幸福;伊人還可以是信念、希望的代名詞;伊人還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曹操的《觀滄海》一詩中,由“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笨梢姕婧O笳髦髡吣芡掏氯赵拢N萬千的博大胸襟。這樣的象征手法綿承古典,深化了詩歌的內涵。
古典詩歌教學離不開情感與審美投入,需要教師和學生真情投入,需要教師在古典詩歌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大力培養,才能使學生在傳統文化的浸潤中迸發思想的火花,憑借想像和聯想的翅膀,體會超然物外的情趣和審美感受,深厚古文學習的堅實積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