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駐馬店市分校 吳劍南
河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閻慶華
黃瓜主要病蟲害發病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
河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駐馬店市分校 吳劍南
河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閻慶華
黃瓜病蟲害發生具有一定的區域性特點,在不同地區、不同生態條件下黃瓜病蟲害的種類組成不同,發生危害規律不同。筆者就目前河南省黃瓜主要病蟲害發病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總結如下。
(一)發病規律
猝倒病是黃瓜苗期較常發生且受害較嚴重的病害。春季遇倒春寒,天氣陰冷、潮濕、多雨,瓜苗常大片受害死亡。夏季、秋季若遇暴風暴雨,也可使成片瓜苗倒伏死亡。
(二)防治措施
1.苗床消毒。在重茬地或舊苗床育苗時,要進行土壤消毒,可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按床苗面積用4~5 g/m2,摻細土4~5 kg拌勻。施藥土時先要澆足底水,水滲下后將1/3的藥土撒施于苗床表面,剩下的2/3藥土撒施于播種后的種子上面。要注意畦面表土保持濕潤,撒藥土要均勻,以免發生藥害。
2.加強苗床管理。調節苗床溫度,白天20~30 ℃,夜間15~18 ℃,注意在提高地溫的同時,要降低土壤的濕度,防止濕度過大。苗床保溫與防風協調進行,增加光照,培育壯苗。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要立即拔除發病植株,并用72%普力克水劑500~800倍液每隔7 d噴1次,連噴2~3次。對成片死苗的地方,用7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灌根,每隔7 d灌根1次,連續灌根2~3次。
(一)發病規律
播種過密,分苗、間苗不及時,苗床濕度大,幼苗徒長,苗床缺肥,高溫高濕條件下易發生。
(二)防治措施
一是育苗前做好種子處理和苗床土處理。二是發病初期噴淋5%井岡霉素水劑800倍液,或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每隔7 d噴1次,連噴2~3次。
(一)發病規律
根腐病是黃瓜苗期常見病害,發病初期根部、莖基部出現褐色壞死斑,嚴重時整體潰爛,地上部分萎蔫,葉片發黃枯死。
(二)防治措施
一是采用高畦栽培,認真平整土地,防止大水漫灌及雨后田間積水。苗期發病要及時松土,增強土壤透氣性。二是發病初期用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根腐靈300倍液噴灑或澆灌;也可配成藥土撒在黃瓜根莖基部。
(一)發病規律
霜霉病的發病部位在黃瓜中部葉片和上部葉片,在田間觀察時應掌握以下要點:每天上午8時左右,看葉背面是否有水浸狀或多角形病斑,病斑上是否有灰霉層,若具備這幾點可確診為霜霉病。適宜發病的環境溫度為16~22 ℃,相對濕度在83%以上。
(二)防治措施
藥劑防治可選用安克、普力克、滅克、霜脲錳鋅、抑快凈、金雷多米爾和阿米西達。另外,在防治霜霉病時,要同時注意細菌性角斑病的發生,可以在防治霜霉病的藥劑中,加入防治細菌性角斑病的藥劑。
(一)發病規律
溫室內此病常在入冬后濕度大、溫度低、放風不及時的情況下發生。溫度20 ℃左右,陰天光照不足,相對濕度在90%以上,結露時間長,是灰霉病發生蔓延的重要條件。
(二)防治措施
保護地內發病初期可選用10%速克靈煙劑或45%百菌清煙劑,每次每667 m2施250 g,熏3~4 h。也可用50%利霉康500倍液,或25%阿米西達懸浮劑1 500倍液,每隔7 d噴1次,連噴3~4次,要求噴藥噴到花及幼瓜上。在始花期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或25%適樂時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點花或噴花,效果明顯。
(一)發病規律
發病初期在下部葉片正面或背面長出小圓形白粉狀霉斑,后逐漸擴大,厚密,不久連成一片。發病后期整個葉片布滿白粉,后變灰白色,最后葉片呈黃褐色干枯。 莖和葉柄上也產生與葉片類似的病斑。秋天,有時會在病斑上產生黃褐色小粒點,后變黑色。此病發生時葉片布滿白粉,初期霉層下部表皮仍保持綠色,與其他葉部病害容易區別。
(二)防治措施
白粉病對“硫”特別敏感,在定植前每667 m2用硫黃粉1.8 kg加鋸末或其他助燃劑點燃熏蒸,密閉熏悶24 h,可殺死白粉病菌。隔3 d再熏悶1次,然后播種或定植。當田間發生中心病株時,要及時噴藥防治。在噴藥時,不要忽略對地面的噴灑。
(一)發病規律
黃瓜病毒病主要由蚜蟲、飛虱及田間操作不規范等原因傳播。在高溫、干旱、日照強的條件下發病重。缺水、缺肥、管理粗放、蚜蟲多時發病重。
(二)防治措施
育苗時用遮陽網降溫、遮光,遠離帶病作物。移栽后立即用天達2116藥劑1 000倍液加天達裕豐1 000倍液噴霧和灌根,促苗防病。
發病初期可用20%毒克星500倍液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每隔7 d噴1次,連噴2次。
(一)發病規律
發病的適宜溫度為18~26 ℃,相對濕度在75%以上,濕度越大,病害越重。暴風雨過后病害易流行。地勢低洼、排水不良、重茬、氮肥過多、鉀肥不足、種植過密的地塊,病害均較重。
(二)防治措施
發病初期噴新植霉素5 000倍液,或30%琥膠肥酸銅(DT殺菌劑)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400倍液,以上藥劑可交替使用,每隔7~10 d噴1次,連噴3~4次。
(一)發病規律
根結線蟲靠土壤、病苗、灌溉水、農事作業等傳播蔓延。地勢高、土壤疏松、鹽分低有利于發病。沙土地、重茬地發病重。在無寄主的條件下,根結線蟲在土中可存活1年。
(二)防治措施
種植前結合深翻每667 m2施用石灰氮80 kg,生長期再用1.8%蟲螨克乳油1 000~1 500倍液灌根1~2次,每次間隔10~15 d。
收獲后田間徹底清除病殘株,集中燒毀或深埋。每667 m2施用2 t沼渣可有效防治根結線蟲。有條件的地方在蔬菜采收結束后種1茬水稻效果更好。
(一)發病規律
白粉虱食性很雜,可為害多種蔬菜。若蟲集中在黃瓜葉背面吸取汁液,造成葉片褪色、變黃、萎蔫,嚴重時植株枯死。白粉虱為害時還分泌蜜露,污染葉片,引起霉菌感染,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二)防治措施
盡量避免混栽,特別是黃瓜、番茄、菜豆不能混栽。調整生產茬口也是有效的方法,即頭茬安排芹菜、甜椒等白粉虱危害輕的蔬菜,下茬再種黃瓜、番茄。老齡若蟲多分布于下部葉片,摘除老葉并燒毀。在溫室設置黃板可有效防治白粉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