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農業局 郭成思
淺談毒餌站滅鼠技術
焦作市農業局 郭成思
毒餌站是指鼠類能夠自由進入取食而其他動物(如雞、鴨、貓、狗、豬等)不能進入取食且能盛放毒餌的一種裝置。毒餌站解決了我國農區安全使用藥物滅鼠技術的關鍵性問題,創新了農田滅鼠的投餌技術。因其具有高效、安全、環保、經濟、持久等優點,毒餌站滅鼠成為農區鼠害可持續治理的重要技術之一,是農業部大力推廣的一項滅鼠新技術。
為了解決裸露投放鼠藥帶來的弊端,從2000年開始,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首先在四川省開展毒餌站滅鼠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工作,2003年組織四川、浙江、貴州等18個省(市、自治區)實施了“農區毒餌站滅鼠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廣”項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四川省農業廳植保站研發的“滅鼠毒餌投放裝置”申請了國家專利,同時毒餌站滅鼠技術獲得了2002—2003年度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最高獎——愛德華·薩烏馬獎,這是中國首次獲得該獎項,成為世界上第6個獲得該獎項的國家。隨著毒餌站滅鼠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形成了以毒餌站滅鼠技術為核心的農區鼠害綜合防治技術體系。該技術體系已在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推廣應用,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毒餌站根據材質的不同,分為竹筒毒餌站、PVC管毒餌站、礦泉水瓶毒餌站、花缽毒餌站、瓦筒毒餌站等。PVC管毒餌站,取材方便,價格便宜,不易破裂,而且美觀實用,很受群眾歡迎。
PVC管毒餌站的制作。選用口徑為5~6 cm、長45 cm左右的PVC管制成農田毒餌站,使用時應用鐵絲把毒餌站兩端固定好,留長15 cm,插入地下,地面與PVC管保留3~5 cm高度,以免雨水灌入。農舍毒餌站直接將PVC管鋸成30 cm長即可。
礦泉水瓶毒餌站制作時,把兩端瓶底和瓶口去掉,加工方法同上。
在鼠害發生區使用毒餌站,應根據鼠類密度,確定毒餌站數量及投餌量。農田一般每667 m2放置2個,當害鼠密度>10%時,每667 m2放置3~4個。農舍每戶投放毒餌站2個,放置在鼠類經常活動的地方,用磚塊等物固定。
每個毒餌站放置20~30 g毒餌,放置3天后根據害鼠取食情況補充餌料。毒餌站可長期放置,重復使用。毒餌使用藥劑可選用0.005%溴敵隆毒餌或0.005%溴鼠靈毒餌等抗凝血殺鼠劑。
毒餌站滅鼠非常有效,特別適用于鼠害的長期控制及各種場所使用。毒餌站的制作簡單,可防止其他動物取食,安全性好,有利于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保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