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恩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7
微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許國恩*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7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作為一種廉價且具有獨特功能和時尚特色的“新興媒體”,受到廣泛大學生的追捧,已漸漸成為大學生人際溝通、資訊獲取、休閑娛樂、個性彰顯的重要途徑之一。探索在微信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形式和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的體現,也是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微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信是騰訊在2011年1月發布的一款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的即時通訊社交應用程序。不但可以通過微信收發語音短信、文字和圖片,還可以進行視頻聊天。微信支持一對一的互動通訊,也擁有一對多,多對多的群聊功能。微信還能夠自動搜索QQ好友和電話通訊錄中使用微信的朋友;通過掃一掃、搖一搖功能添加新朋友;通過LBS和漂流瓶能夠添加附近或全國的陌生人為好友;通過朋友圈能即時關注到好友的動態,也能將自己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發布到朋友圈上,與好友們分享。微信作為騰訊其中一款免費應用軟件,以其獨特功能、時尚特色和低廉的使用成本,一問世就受大學生的追捧。根據《2014中國大學生媒介與消費調研報告》發布的信息,大學生使用微信占了82.3%[1]。微信使用的普及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平臺的同時,如何趨利避害、正確發揮微信的正能量,已成為迫切需要思考的新課題。
(一)微信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感
現實中,“尊師重道”的傳統觀念讓師生之間總有一種天然的距離感。傳統的課堂面授,讓師生之間無法像朋友般平等的交流。有的大學生即使是與老師一對一座談時,由于心理原因也經常是怯于表達,無法達到正常溝通交流的效果。微信的出現讓師生之間有了一條新的溝通渠道,要是高校的老師也使用微信,平常多和學生溝通與交流,學生就會被老師的這種親和力感動,遇到問題也會主動找老師談心,慢慢消除這種距離感,當師生之間彼此熟悉信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能更好的開展了。
(二)微信滿足學生彰顯個性的需求
現在的大學生思維活躍總想表達自己與眾不同的想法,獨立自主的參加各種活動[2],希望受到別人的關注和認可。傳統的那種“一對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師生間封閉式的交流形式,已越來越難讓學生接受。當下的大學生自我意思很強,極希望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行事,不希望被束縛,不希望被說教。微信偏重發布的特性正契合了大學生的彰顯個性的需求,在平等、寬松、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并被他人點“贊”。
(三)微信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載體
微信以其強大的功能、簡單的操作,一出現就受到了熱愛新奇事物的大學生青睞。微信讓溝通變得更為簡單、快捷、豐富。微信通過智能手機或電腦接入互聯網,就能實現語音短信、多人群聊、圖片發布等功能。微信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載體,可以利用微信進行數據挖掘,建立公眾平臺,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積極主動的宣傳馬克思最新理論研究成果、黨和國家的最新政策和方針、好人好事等,以潤物無聲般引導大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弘揚正能量。
(一)微信讓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面臨新挑戰
通過以往傳統的課堂面授、樹立典型等方法來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成效是可預見的。而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信息的發布與傳播以驚人的速度迅速擴散,這給信息的監控和管理帶來巨大的問題,一些反社會、反馬克思理論的言論也會借由微信進行傳播,當出現校內教育與網絡上的信息存在截然相反的情況的時候,對于信息甄別能力很弱的大學生來說,必然引起思想上的混亂、動搖理想信念。因此,如何利用好微信,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方式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
(二)微信對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沖擊
微信強大的交友功能,擴大了大學生的交際圈,也增加了大學生進行人際交往的時間。有些大學生已成為“微信控”經常查看微信朋友圈,在上課時候、吃飯的時候、熄燈后都在玩微信,嚴重的影響了學習與生活。有時會受到陌生人信息的騷擾,有些別有用心的人也隱匿其間,大學生在空虛無聊的時候很容易陷入陷阱。近年,陌生人通過微信邀約引發的強奸、搶劫等犯罪案件時有出現。微信分享和轉發信息的操作非常簡單,只需一鍵就能實現,并且還能加上個人的評論及意見。一條偽理論、偽科學的信息經由多人轉發后,很容易出現“三人成虎”的現象,這給學生的思想教育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因而,微信除了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學習生活帶來了沖擊,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也帶來了消極的影響。
(三)微信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挑戰
現在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資訊可以直接從網上獲得,龐大的信息量,復雜的內容,讓大學生方便接收資訊的同時,也影響著大學生的觀念和價值觀。大學生思想不夠成熟,容易受到影響,對某些社會現象很容易出現極端的言論或行為。大學生在心情低落或無聊沮喪的時候也會把這種狀態發布到微信上,希望引起關注和關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往常是上完課就離開,無法與學生充分的進行交流。對自己學生當下關心的熱點時事,當下的心理狀況、思想狀態不甚了解,思想教育工作就無法做到有的放矢。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除了要有過硬的理論素養,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學會使用微信、掌握微信傳播特點、關注新媒體,利用新媒體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
(一)微信視域下搶占先機開拓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
微信在大學生中的使用率非常高,用大學生喜愛的媒體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深入大學生之間,被他們所接受。微信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需符合“博特斯巴赫共識”[3],結合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線上線下聯動,采取潤物細無聲式的教育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首先,開設校、系、班,團委、支部、社團等多維微信平臺,打造網絡聯動社區,構建和諧文明校園網絡文化。其次,通過設計微話題、開展微活動、創作微視頻和微小說、建立微信群來大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典型人物事跡、最新理論成果,在大學生中引領思想潮流,傳播正能量。
(二)微信視域下與時俱進創新思想政治教育
許多大學生使用微信的頻率很高,可謂機不離手,無處不微信的程度。隨時更新自己的心情和狀態,比如,現在在哪購物、吃飯、做什么事,附近有什么新特奇的事情,隨手一拍,附上幾句話就發上微信了。有圖有真相是當下大學生流行的一種“微”心情簽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可以通過朋友圈關注大學生的“微”心情、分享的文章、參加哪些熱點討論、有什么言論,見微知著了解大學生當前的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問題,針對性的進行個性化輔導。
(三)微信視域下著力打造高素質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高校通過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輔導員、班主任、思政課專任教師、優秀教師、教學名師開通微信參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在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理論水平的同時,還要主動學習網絡新媒體技術、參加培訓、重視微信的作用。高校應著力打造一支專兼結合的高素質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既要有過硬的專業理論素質,又要具備媒介技術素質。
微信,已成為時下大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等各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微信還將以摧枯拉朽的態勢,繼續深入地改變著大學生的各方各面。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緊緊把握時代脈搏,不斷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
[1]僅七八成大學生用微博微信.http://www.jfdaily.com/jizhe/201404/t20140424_287648.html.
[2]李旼靜.微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改革與開發,2014(1).
[3]高翩翩.新媒體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析——以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為例[J].新聞戰線,2014(6).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重點課題(xyzd1508)。
許國恩(1981-),男,廣東揭陽人,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G641;G
A
1006-0049-(2017)23-0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