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軍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2
?
淺談高校資困助學工作
李四軍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2
助學金原是國家給予在校家庭困難學生的生活補助,助學金應真正評且發放到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手里。
助學金;工作機制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由計劃經濟不斷向市場經濟的轉變,我國高等教育也開始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特別是1997年高校實行招生并軌、學費制度變革以來,普通高校學生家庭經濟困難現象日益凸顯出來;近些年來,隨著大學學雜費、生活費普漲及各高校不斷擴大辦學規模,家庭困難學生比例也日趨增大,據教育部近幾年的對高校家庭經濟情況抽樣調查和分析,發現家庭困難學生占在校生總數的20%左右,特別困難學生可能占5%-10%左右。因此,高校對學生家庭經濟困難認定和評定工作對高等學校教育改革、和諧穩定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工作不到位,評定不公平,就會影響學生的情緒甚至激化學生與學校的矛盾。對家庭困難學生的認定和評定工作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經濟問題和教育問題,更是非常嚴峻的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因此,做好高校家庭困難學生的認定和評定工作,對促進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保證高等教育事業健康有序發展和引導家庭困難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在長期從事高校家庭困難學生的認定和評定工作過程中發現一些不良現象,針對不良現象,提出改進辦法,把助學金發到真正貧困學生的手里。
每年9-10月份,是我們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和評定的敏感時期,因為涉及學生的切身利益,工作條條框框多,學生的認知程度也不一樣,盡管我們嚴格按國家政策、學校評定條例,在統籌兼顧、公平、公正的基礎上評定,但在實際評定過程中總發生著各種各樣的“故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良現象。往往貧困生不善于表達、性格內向孤僻、人緣關系不是很好,所以在班級評選中容易落選。而那些頭腦靈活、善于表達,又喜歡拉票的家庭并不困難的學生容易評上。那些同學拿了助學金買品牌手機、高檔化妝品、請寢室同學胡吃海喝,讓人心急,真正貧困的學生怎么辦?那些家境困難學生,卻眼睜睜看著助學金旁落他人之手,自己心中也只剩下深深的無奈。
(一)比慘。對于大一新生來說由于相互不了解,班主任也不是很熟悉學生家庭狀況,所以給助學金的評定帶來不少麻煩。
(二)比人緣。在評助學金時有同學僅僅因為性格挺好有人緣,每次評助學金都會通過同學投票評上;有人因為家境貧困,性格內向自卑,不善與人交際,所以投票總沒有份;還有同學平時省吃儉用,因為貧窮舍不得買好一點的鞋子衣服,甲同學在他20歲的生日,母親從牙縫里擠一點錢給他買了一雙耐克的好鞋子,在評助學金時就有人告狀說他穿耐克的鞋子,結果取消了資助評定資格。
(三)比關系。有同學因為平時與輔導員、班主任關系好,在評助學金時得到他們的關照。在某些高校,每逢評助學金,就有同學送禮給輔導員、班主任,請他們照顧。我在審查評助學金資料時,發現他根本夠不上條件,家里有車有房,問她為什么要評助學金,她告訴我是班主任要她評的,只因班主任和她來自同一個地方。每逢評助學金時,我也會接到一些同事、朋友的電話,請求關照哪個同學,我都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詳細介紹資助政策,讓他們心服口服。
(一)首先改革貧困生的認定機制體系,建立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貧困生認定指標體系。關鍵是調查落實學生遞交的家庭情況調查表是否真實,并與之相對應建立材料責任追究制度。組織院、系評定小組認真審核班級提交的“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并根據表上的聯系方式逐個電話回訪當地民政部門,了解學生家庭實際情況是否與調查表上填寫相吻合,一旦發現學生弄虛作假,立即取消該同學的資助申請資格。除了取消學生本人的資助評定資格外,還要受到學校的紀律處分,并通過法律途徑追究出具證明的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從而確保遞交的材料的真實性。
(二)其次充分考慮不同地區學生由于地域原因造成的貧困,對于國家、省市認定貧困縣給予照顧。每年新生開學,我校都設有綠色通道一站式服務,切切實實幫助貧困地區學生解決吃住學問題。
(三)第三沿用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信息庫數據。認真審核新生的電子檔案,學校資助中心從招生處調取錄取學生高中的電子檔案,從檔案中獲取學生家庭經濟狀況。畢竟學生來自全國各地,而電子檔案真實度高,信息可靠,可以幫助解決新生剛進校,輔導員、班主任短時間難以摸清學生真正貧困與否的工作現狀,對短時間解決高校對大一新生的貧困學生認定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四)第四要加大對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隊伍建設,確保必要的經費到位。一方面工作人員應熟悉國家最新的資助政策、法律、法規等,在資助評定前把資助政策吃透;另一方面學校必須給予經費支持,資助工作人員發現材料有出入,有必要到學生家里了解實際情況或者與學生當地負責部門電話聯系溝通,做這些工作需要經費支持。
(五)第五對貧困生要加強感恩教育,要把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懷轉化為他們前進的動力,學會感恩,感恩社會、感恩學校、感恩父母老師,盡量幫學校、班級做一些力能所及的事,比如去圖書館做義工,打掃教室衛生等。現在有很多受資助的同學以“貧困”作為自己的資本,認為家里窮自己評上助學金是理所當然,毫無感恩之心。因此,在開展國家資助的同時,要加強對貧困學生的感恩教育,要使他們在經濟、精神上同時脫貧,培養他們的自立、自強不息的精神。
貧困生的資助工作意義深遠,在評定助學金的問題上,我們作為評定工作者一定要深入調查,力求公平、公正、公開、透明,讓學生無可挑剔,對在評定工作中學生反映的問題一定要及時向領導匯報,及時處置,及時答復。讓真正家庭困難的學生拿到助學金,感受黨和政府對貧困學子的人性關懷和溫暖。同時也要加強對困難學生的感恩教育,激勵貧困學生自強自立,要讓他們懷著感恩的心建設祖國,回報社會。當然助學金評定工作更需要政策制定者和落實者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絕不會出現:“我連學費都交不起,你卻拿助學金揮霍?”的現象。
G
A
1006-0049-(2017)13-01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