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馨
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經濟管理系,山西 臨汾 041000
?
大學生網絡服裝消費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
任 馨*
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經濟管理系,山西 臨汾 041000
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營銷方式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其競爭態勢也愈演愈烈。在信息網絡技術逐漸發達的背景下,大學生群體對資金的支配力度不斷加強,其網絡服裝消費行為主要體現在:在網絡中對產品進行尋找、購買并加以評價,從而獲取相應產品或良好服務。本文對大學生網絡服裝消費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研究意義。
網絡;服裝消費;大學生;因素
隨著近些年依賴網絡技術的迅速更新及發展,網絡購物作為全新的一類購物方式,為現代企業打造出了一條新型的銷售途徑。現階段,網絡購物已經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無時無刻的都在改變著人們的消費模式以及生活方式。而在數以億計的網絡消費者當中,大學生作為其中具有鮮明特點的群體,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適應并接受這種新穎的消費方式。由此可見,對大學生網絡服裝消費行為進行闡述及分析,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有利于實現對大學生網絡服裝消費行為理論的健全完善。盡管專家對大學生消費行為展開了深入研究,但是,缺乏對大學生網絡消費的相關研究。在網絡服裝消費行為飛速發展的今天,需要考慮大學生自身的消費行為與網絡服裝銷售特征,對大學生網絡服裝消費行為展開研究。進一步健全大學生網絡服裝消費行為的理論體系,實現原有理論空間的高效拓展。
其次為網絡服裝消費與經營管理提供正確指導。隨著大學生網絡服裝消費行為的日趨成熟,相關企業與商家需要制定完善且健全的經營方案,提自身的核心競爭實力。本文對大學生網絡消費行為影響因素的分析,為相關企業、商家的經營策略提供可靠依據,使其能夠充分滿足大學生消費人群的多元化需求。
(一)網絡服裝消費行為
現階段,年輕人屬于網絡消費的主體,其特性表現在對個性化、創新與便利的追求。同時,網絡服裝消費的流行趨勢,體現在對新穎、個性化消費心理的追求。通過長期調查研究發現,網絡服裝消費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到互聯網創新變革的影響。要求以人口統計與心理特征等因素的研究為前提,尋找消費者購物目的與之前購物經驗之間存在的密切聯系,從而發現消費者網絡服裝消費行為的影響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消費者自身的網絡購物經驗。
由于服裝這一產品的體驗特征較明顯,傳統模式下的服裝消費是通過消費者自身的觸覺、聽覺、嗅覺、視覺等感官,對實體服裝形成真實感知。通過消費者自身的真實感知,對實體服裝加以評價并選購。另一方面,網絡服裝消費行為主要體現在:消費者依靠視覺感官獲取服裝信息,結合之前的網絡購物經驗和其他網絡消費者的評價內容,通過與網絡電商展開的及時溝通交流,從而對服裝其他信息特征進行推理購買。由于在網絡服裝消費過程中,缺乏對服裝產品的實際感知,致使網絡服裝行為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隱患。
(二)影響因素
伴隨服裝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網絡服裝消費的經營空間得到多元化拓展。盡管在網絡服裝消費過程中,消費者無法同傳統服裝消費一樣進行親身體驗,存在相應的風險隱患;但是,網絡服裝消費模式依然存在傳統服裝消費無法相比的優勢特征。例如:對銷售過程中費用的相對降低,使得消費者可以獲得相應的購物主動權;不難發現,網絡服裝消費市場具備較廣泛的延伸空間。
網絡服裝消費中具備的優勢內容,對傳統服裝消費體系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影響,使消費者的傳統消費理念得到轉變,有利于推動服裝電子商務市場的高速發展,拓寬其在電子商務整體領域中的發展空間。隨著科技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網絡消費保障體系獲得更進一步的完善發展;在這一背景因素下,不同領域的專家逐漸加大了對網絡服裝消費行為的研究力度與關注程度。以網絡消費保障體系的安全可靠性為前提,降低消費者從心理因素對網絡服裝消費的認知風險,從而展開相應的網絡服裝消費行為。
從總體上來看,網絡服裝消費行為的影響因素主要體現在:消費者、網絡零售模式、網絡風險隱患以及經營管理、網站設計、商品形象等因素。通過對這部分影響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明確網絡服裝消費的綜合特征。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在大學生群體中逐漸形成以網絡購物為主的購物模式,其市場開發潛力較大,要求網絡商家方面全面迎接這一發展機遇,實現對大學生網絡服裝消費市場空間的開拓發展。
(一)大學生在網絡服裝消費過程中,比較注重網絡平臺的信譽度,對凡客誠品、淘寶網、當當網等高知名度、高信譽度網絡平臺的關注度較高。由于大學生置身的環境較為復雜,在接受到高等教育的同時,存在相應的安全風險意識;要求網絡電商提供安全的購物環境,在網頁上對產品進行詳細介紹,并闡明購買方式與快遞、購物評價等內容,打造品牌文化,從而降低大學生消費群體的不安因素。
(二)由于大學生缺乏相對獨立的經濟能力,其消費思維與消費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經濟因素的限制。通過大量調查研究發現,大學生的網絡消費模式以服裝類產品為主,然后是對書籍、音像制品、數碼商品的購買。不難發現,大學生極少通過網絡對手機、電腦等貴重商品展開購買;其原因在于大學生的消費能力有限,時刻保持著謹慎的消費行為,價格是吸引大學生進行網絡消費的重要因素。要求網絡服裝電商結合大學生消費群體的消費趨向,制定相對合理的經營方案,定期舉辦網絡促銷活動,通過折扣券、免郵等活動激發大學生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在保證商品質量的同時,提高自身的網絡競爭實力。
(三)大學生網絡服裝消費行為的開展,是以熟練網絡操作經驗為前提。比如,對熟練的信息檢索、對產品與零售商信息的認知了解。通過自身具備的網絡安全意識,對網絡消費風險進行及時消除和避免。要求網絡電商不斷降低購買風險,豐富圖片內容,提供技術模擬與免費試用等營銷手段,規范物流配送服務體系,提升自身店鋪的售后服務質量,使大學生在網絡服裝消費過程中產生較高的信任值。此外,大學生在網絡服裝消費過程中,需要與電商服務人員、其他消費者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對產品信息進行更加全面準確的認知,滿足自身的體驗需求。
[1]趙秋錦,周靜.大學生服裝網絡消費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商業經濟,2016(2):702-703.
[2]張寧.基于4P理論大學生服裝購買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考試周刊,2015(51):191-192.
任馨(1994-),女,漢族,山西朔州人,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經濟管理系,本科在讀,專業方向:財務管理。
F724.6;F
A
1006-0049-(2017)13-02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