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梅
江西省吉安市思源實驗學校,江西 吉安 343000
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肖曉梅*
江西省吉安市思源實驗學校,江西 吉安 343000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是至關(guān)重要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地位,學生開始從被動的學習地位轉(zhuǎn)變?yōu)橹鲃拥膶W習地位。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學習習慣;自主學習;策略
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其要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fā),將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放在首位,促使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教學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主要策略,以便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質(zhì)疑在學生自主學習中占據(jù)非常重要的位置。從本質(zhì)上來講,學生質(zhì)疑這一過程是學生主動思考的過程,又是學生拓寬思維的過程。當學生深思熟慮過后,在他們的腦海中會出現(xiàn)了一系列問題,此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的表述他們內(nèi)心的疑問。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時刻關(guān)注每位學生,留心每位學生的情感變化,積極引導學生,鼓勵學生不斷質(zhì)疑。小學生的思維不夠成熟,他們?nèi)狈ωS富的人生經(jīng)驗,他們對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好奇,所以,在不經(jīng)意間他們會提出很多新奇、怪異的問題。這些問題使得教師難以解答,這個時候,教師不要否定學生的問題,而是要給予學生表揚,并耐心的解答問題。在教師的表揚和稱贊下,其他學生也開始自主思考,自主提問,久而久之,使得小學生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師的目的不只是傳授書本知識,而是要教授學生學習方法。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在這五千多年的長河中,漢字也日益豐富起來。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每位小學生有義務學習好語文這門學科。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語文學科都滲透到其中。
(一)做好課堂預習,鼓勵學生自主研讀課文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上,教師占據(jù)主導地位。這樣的課堂不利于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使得學生全面參與到教學中。為此,教師要轉(zhuǎn)變自身的教學地位,發(fā)揮自身的引導性作用,引導學生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凸顯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給學生留出自主預習的時間和空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分析課文中的字、詞、句。通過讓學生自主預習,學生慢慢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重視課堂問題,活躍學生的思維
不管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還是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思維是關(guān)鍵。思維既開發(fā)了學生的智力,還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提出與本篇文章相關(guān)的問題,并鼓勵學生思考問題,在思考中活躍學生的思維。例如:在學習《七律·長征》這篇課文時,教師要提出這樣的問題:如何理解逶迤、磅礴、騰細浪、走泥丸、云崖暖、鐵索寒這些詞匯?通過問題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也活躍了語文課堂的氛圍。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學生不再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往往會被老師牽著鼻子走,這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活躍,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剖析課文,分析字、詞、句,感受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深入詞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詞句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基礎教學。只有掌握了詞句,學生才能更好的學習語文這門學科。詞句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深入剖析詞句,讓學生思考這樣用詞是否好,又或者利用某一詞代替課文中的詞匯,是否可行。例如:在學習《聽聽,秋的聲音》這篇課文時,這是一首現(xiàn)代詩,語言精練優(yōu)美,富有韻味,作者抓住了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聲響,利用詩的語言,贊美秋天。首先,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并且讓學生思考這樣的問題,在詩中,你們聽到了哪些聲音呢?學生回答:落葉、蟋蟀、大雁、秋風。通過閱讀課文,你們是否有不懂的詞語呢?學生回答:不理解“歌韻”這一詞。圍繞著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教師讓學生自主分析“歌韻”這一詞,并想一想有沒有很合適的詞替換“歌韻”這一詞。這樣做鍛煉了學生分析概括詞句的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
(二)推敲語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語段與語段間的邏輯關(guān)系構(gòu)成了一篇文章。要想深入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生要剖析段落,分析段落中所提到的人物,掌握每位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學習《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這篇課文時,這篇課文描述了故鄉(xiāng)的楊梅,從楊梅的形狀、顏色、味道,突出了楊梅的可愛,也表達出作者對故鄉(xiāng)深深的熱愛之情。為了便于學生深刻感受作者對故鄉(xiāng)深厚的感情,教師引導學生一一分析語段,了解每一語段的中心思想,合理的劃分段落。當學生掌握了段落的中心思想之后,這便于學生更快的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寫字、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基礎的教學內(nèi)容。在此階段,教師要正確的引導學生,使得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當學生正式步入小學階段時,他們剛開始拿筆,拿筆方法、寫字姿勢是非常重要的。當小學生拿起筆時,他們要認認真真的寫筆畫,并且坐姿要端正,力求每個字都是工整的。小學語文教師在學生學習語文時,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是學生初步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階段。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寫字、識字,并且在黑板上,教師也要認真書寫漢字,做好表率。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成功的基礎,當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每天能約束自己,閱讀一些課外書籍,書寫一部分漢字,這樣做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還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語文教師的最終教學目標。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每位學生都要勇敢表述內(nèi)心的想法。當教師掌握了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時,教學活動就變得更加具有目的性。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動力,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其要清楚的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并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凸顯自身的主人翁地位。
[1]喬建康.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預習習慣[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7(02).
[2]張淑惠.淺談小學語文生本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小學),2016(06).
[3]孫健.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J].新課程(上),2016(05).
肖曉梅(1986-),女,漢族,江西泰和人,本科,任職于江西省吉安市思源實驗學校。
G
A
1006-0049-(2017)23-0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