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遠
湖南師大附中梅溪湖中學,湖南 長沙 410000
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的完善措施
陳思遠
湖南師大附中梅溪湖中學,湖南 長沙 410000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開始實施金融改革,截止到目前為止,金融創新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誕生了種類多樣的金融產品,雖然為消費者帶來了收益,同時給他們帶來了風險。本文從法律角度,針對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的完善措施進行分析。
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完善
目前,隨著移動電子支付、各種理財產品以及融資模式的出現,單純銀行存取款的金融消費方式已經不再是金融消費的主體。而隨著金融消費的增長,消費者與金融機構之間地位不平等矛盾日益突出。一旦產生金融糾紛或者爆發金融危機,金融消費者無法通過正常的法制渠道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金融消費者的弱勢群體地位就會凸顯出來。這種畸形的發展模式不僅會危害到金融消費者自身的經濟利益,而且長此以往也會對金融機構自身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危害金融秩序的正常運行,甚至影響社會生活的穩定。因此,國家相關部門應該采取措施,完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經濟利益,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
(一)現有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法規不健全
金融消費渠道的拓展讓金融消費群體日益擴大,隨之而來的是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問題。雖然我國已經出臺了大量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法律和法規,然而并沒有相關的細則明確規定金融消費者被侵權后的投訴、調查取證以及權益維護等問題的解決辦法。因此,國家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市場調研的力度,針對實際問題出臺更為細致的、針對性較強的法律細則,完善現有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體系。另外,凡是已經給出一定適用范圍的相關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或者法規,對金融消費者的認定以及涉及保護的權限是有一定程度限制的,不僅具有偏袒金融機構的傾向,而且不利于金融消費者自身經濟利益的獲取。
例如,《中國人民銀行法》和《保險法》,對于金融消費者權益做出了這樣的規定,一旦存款人或者被保險人在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方面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可以依法獲得保護。把金融消費者的范圍局限在了“存款人”和“被保險人”這一范圍內,把契約保護和法律保護混為一談,而且其立法的初衷并不是為了維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而是為了消除金融機構所承擔的相應風險,有失公允。
(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弱勢地位凸顯
大多數金融消費者并不具備完善的金融和財會方面的專業知識,無法依靠自身的力量來應對金融機構的博弈。在選擇相關理財產品的時候,金融消費者并不參與合同條款的制定,也無法識別金融理財產品當中隱含的利益陷阱,因此無法掌握合同簽署的主動權,在自身合法權益的維護方面具有鮮明的弱勢特征。大量金融衍生品的推廣雖然拓寬了金融消費者的選擇范圍,但是,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金融機構并沒有擔負其相應的信息披露責任,往往會把重大事件的信息披露時間后延,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金融消費者的知情權,導致金融消費者因信息不暢而遭受損失。
(一)營造完善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環境
為了保障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需要完善和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增設金融消費者相關權益保護的條款,明確規定金融消費者和金融機構彼此之間應該承擔的義務享有的權利。提高與金融消費有關法律法規的適用度和可操作性,營造完善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環境。
(二)搭建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平臺
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加強金融市場的管理和調研活動,搭建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平臺,制定相關細則,明晰金融消費者權益受到侵犯后的投訴、調查取證以及審判等流程的操作方式,讓金融消費者的經濟利益受到侵犯的時候有法可依。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信息化管理,對投訴案件進行建檔立庫,分析金融消費者投訴的數據,識別金融市場潛在的金融風險和侵權漏洞,并進行提前預防,保障金融消費者的合法經濟利益不受侵害。
(三)完善金融市場信息披露監管制度
完善金融市場的信息披露監管制度,還需要保證金融市場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杜絕金融產品投資收益的夸大行為以及對金融消費者信息的誤導行為,一旦發現要嚴加懲處。理財產品的銷售人員應該提前警示并告知金融消費者相關理財產品的投資風險,保障金融市場的誠信。
(四)構建獨立高級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
對于金融業的發展而言,金融消費者處于核心地位,在未來階段立法條件成熟之后,需要聯合各個部門,在央行內部構建出機構精簡、權限集中、人員統一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從現有的分業保護轉化為混業保護。雖然我國已經開始設置全新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但是還缺乏協調核心,尚未針對金融消費者的需求制定管理制度,能否順利實現政策目標,還需要較長的時間。在中國行政體制下,協調執行力度通常取決于部門級別,“一行三會”應設計統一的金融消費者宏觀保護原則。央行在履行其法定職責同時,未來角色應定位于協調“三會”的金融消費者保護職能,從宏觀角度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避免“三會”在促進金融機構健康發展與傾斜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間的角色沖突。
綜上所述,為了改變金融消費者的弱勢群體地位,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國家相關部門應該采取措施完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讓金融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應有的權益。
[1]孟慶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現狀、問題及改進措施——基于沈陽地區[J].現代商業,2014(36).
[2]李瑞紅.金融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的表現、成因及建議[J].金融會計,2012(07).
[3]仇新忠.淺論我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10).
[4]李丹.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視角下的公募基金合規運作[J].法制與社會,2017(03).
F832.51;D
A
1006-0049-(2017)23-01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