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水晶
摘 要:以學定教是指教師按照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能力、成長需求和發展潛能等設計和實施教學活動,并根據學生的學業進步程度調整教學安排,旨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教學效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采用以學定教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英語;以學定教;課堂教學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廣,新課改背景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廣大英語教師共同關心的問題。本文強調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和“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我認為至少從以下四個方面對“以學定教”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一、了解學生英語學習情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
不同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具有差異性,因此每一位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水存在一定的差距。尊重學生的主體差異性不僅是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需要,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對此,教師必須深入了解學生現階段英語學習情況并且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的差異進行深入了解。在掌握學生現階段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實行“因材施教在設計教學計劃實施教學活動時將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生能力、智力水平等因素都考慮進去。為了素質教育的全面推廣,培養出適應國家現代化建設需要的人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是對每一位教師的必然要求。要求每一位英語教師打破以“分數論英雄”的桎梏,教師要善于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給予學生英語學習的正面引導和適當的鼓勵和肯定,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信心,讓學生愛上學英語,不斷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二、加強互動和交流,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英語是一門基礎性語言學科,而語言產生于人與人之間交流中,高效的英語教學離不開有序的互動和交流。英語課堂的互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是教的主
體,學生是學的主體,要想真正做到以學為教,必須將雙方有機結合起來,如何建立聯系的橋梁?互動和交流是關鍵!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應積極互動和交流,如果只有教師單方面地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那么學生接受知識就會變得被動,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積極的師生互動,有利于教師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更好地設計教學方案,實施教學活動,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2)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英語學習注重“聽”“說”“讀”“寫”能力,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只注重培養學生“讀”和“寫”的能力,而對于“聽”和“說”的能力培養卻比較欠缺。但是這些能力是學好英語所必需的,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自己開口說英語,多利用英語進行互動和交流,“speak in English”對于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特別是口語水平具有獨特作用。
三、巧用詞塊教學,引導學生積累交際素材
在日常生活中,相似的意思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表達方式。為了明確不同的交際目的,英語表達要用不同的詞匯。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不同的交際目的出發,巧用詞塊教學,發動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設定交際主題,然后安排兩個學生一組進行對話練習。在學生間的交際過程中,學生運用不同的句型和詞塊應對各種話題,利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斷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日常英語學習和閱讀的過程中積累交際素材。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老師可以將詞塊的講解與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充分發掘教材,利用課外學習資源
教學活動離不開教材,教材是比較權威的教學輔助,教材的編排考慮到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對教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是教材上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是“生硬”的,如何將教材上生硬的知識轉化為易于學生接受和掌握的靈活的知識,讓教材“活”起來,對于初中英語教師是一大考驗。這就要求教師具備極其強大的專業教學素養,不僅要有扎實的英語基礎,還要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體系。在信息化時代,大量英語學習資源在網絡上被公開和共享,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外學習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開闊視野,學會利用網絡和多媒體進行英語學習,不斷提高英語學習水平。
初中英語教學中以學定教理念的運用,需要教師掌握以學定教的基本內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了解學生現階段英語學習情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要在實際的教學中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在學習過程中迸發出美麗的智慧之花。
參考文獻:
[1]石會杰.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中學教學參考,2011(3).
[2]黃吉來.初中英語有效合作學習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界,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