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未來營口的發展,應把爭奪經濟科技制高點作為戰略重點,把科技創新投資作為最重要的戰略投資。本文將結合營口的現實情況,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目標,分析戰略性新興產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 目標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102-01
“十二五”期間,是營口建設沿海經濟強市的關鍵之年,在強力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將以建設創新經濟為目標,全力構筑戰略性新興產業,以設計研發為龍頭,以先進制造為基礎,產業鏈不斷延伸的新興產業格局。
一、營口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目標
1.形成全國高端的裝備制造業基地。以開發區和產業基地為重點區域,在基礎制造裝備,重大工程自動化控制系統、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新能源裝備等方面加速發展。通過信息化改造,重點發展精密輸變電設備、大型風電設備、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設備、重型鍛造設備等現代裝備制造業,形成全國高端的現代裝備制造業基地,到2015年,力爭現代裝備制造產業,實現產值500億元。
2.建設北方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在開發區、高新區、沿海產業基地規劃高端配套的電子信息產業園。重點在集成電路、數字視聽、光電產業等方面加速發展。加大微電子產業引進,特別在高端芯片和專用芯片方面有突破。建設北方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500億元。
3.加速發展新能源產業。以開發區、北海新經濟區、沿海產業基地、高新區為重點區域,重點在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風電、燃料電池等方面加速發展,積極引進港臺及國外新能源大企業和高端技術,重點發展光伏電池、光伏建筑一體化工程,光伏發電關鍵器件制造,光熱轉換器具制造及在山區建設大型風電場等新能源產業。到2015年,力爭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300億元。
4.形成較強競爭力的節能環保產業。以沿海產業基地、高新區為重點區域,在節能節水技術裝備、環保產業技術裝備、循環經濟技術裝備等方面加速發展。重點發展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技術的研發,開發系列、智能化節電裝置等節電產品,提高大型成套設備制造能力,實現節能環保通用設備與專用工藝設備及控制系統的系統化、成套化,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節能環保產業。到2015年,力爭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產值100億元。
5.建設三個新材料產業園。以沿海產業基地,高新區和仙人島能源化工區為重點區域,重點在納米材料、膜材料、先進金屬材料,節能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復合材料等方面加速發展。建設光纖產業園,鎂制品深加工產業園、工程塑料產業園,并以此為載體,重點發展通信及塑料光纖、鎂及鎂合金材料,銅合金、鑄造鋁合金、新型節能建材等新材料產業。到2015年,力爭新材料產業實現產值500億元。
6.推進海洋資源深度開發和保護。以沿海產業基地、開發區為重點區域,以培育發展海洋高端產業和海洋高技術產業為重點,推進海洋資源深度開發和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重點發展海洋生物工程、海洋醫藥食品、海洋化工新材料、海水淡化利用等產業,擴大海洋經濟規模,形成北方海洋產業基地。到2015年,海洋產業產值超過100億元。
二、營口戰略性新興產業存在的問題
1.新興產業園區遭遇企業荒。營口未來幾年將建成整個東北頗具有規模的戰略新興產業園區。但目前新興產業園有些寂寞,如何吸引企業前來落戶成了大難題,尤其像營口高新區這樣沒有人才、金融、產業優勢的園區。
2.高科技人才匱乏,人才流失嚴重。營口高新技術區目前“錢不是關鍵問題,現在最缺的是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嚴重缺乏,同時還面臨人才流失現象,每年都有大量人才流入東南沿海或者國外。
3.科技支撐體制不完善。現在營口科技資源綜合利用效率低,科技成果產權、科技經紀人等科技市場體制不完善。
4.企業規模比較小,缺乏自主創新能力。中小企業是市場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直接關系著一國經濟社會的全局,但營口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較弱,擁有的自主權的先進技術,相對較少,實現商品化并形成知名品牌的更少。
三、加快營口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對策
1.強化政府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中的引領作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發揮國家和政府的實施干預作用,做好引導規范發展工作,確定技術路線和扶持政策。同時要確定營口市政府扶持的行業和領域,實施市場配置。
2.營造有利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環境。一是加大營口市政府資金支持力度。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對重要的基礎理論研究和基礎技術研究,由市政府科研基金統籌,提供資金保障;加大技術研究投入,扶持對重點產業核心等關鍵技術攻關的資金支持。二是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為知識產權維護權益提供便利,保護企業、個人創新成果和經濟利益,明確專利發明人的報酬和技術入股規則,引導社會形成尊重他人的知識成果、尊重他人的創造力氛圍。
3.以項目為依托,促進產學研相結合,針對營口高新技術區招商難等實際問題,我們應千方百計招商引資,可以提供優惠政策讓一些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到營口落戶。要實現營口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必須解決目前產學研資源相互分割的問題,克服高校人才的研究工作為評職稱服務,企業注重利潤,不重技術的局面。通過營口地區組織的重大項目為依托,把產學研三個要素串起來。把科研的重點放在營口的高等院所,相關科技攻關部分任務交給高校或研究機構等機構有這方面特長的單位來完成,把工作重心放在企業,由有實力的企業各自承擔能夠突破的項目。以此形成集聚研究資源、制造資源、合理分工,加速發展,促進產學研的深度結合。
4.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和科技創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以人才為基礎,廣泛引進人才,一是要建設和完善科技人才國際化體系,加快吸引海外科技人才,提高人才國際化程度。同時,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支持科研單位或企業到國外收購研發機構,通過合作吸收國外高新技術及開拓國際技術市場,為新興產業發展,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二是完善人才評價制度,建立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勵機制,改進科技獎勵制度,對有貢獻的科技人員應給予重獎。三是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營口需要著力發展一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先導產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品牌產品,打造一批跨國經營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形成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國務院發布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2-05-30
[2]馬軍偉:《經濟體制改革》,2013年03期。
[3]楊國鑫、劉磊、劉增雷、李風新:《科學觀察》2014年04期。
作者簡歷:魏錦巖,男,(1967.9-)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本科,中共蓋州市委黨校 ,基礎理論教研室主任, 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