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梅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153-01
中學英語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注重發展學生的學習策略,促進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理念。同時任務型課堂教學對教師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戰,教師的角色將有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通過師生的互動,完成語言交際任務,達到設計的教學目標。構建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要按照教學大綱的宗旨,以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最終目的,以學生為主體,話題為主線,任務為中心,使課堂教學能力化,評價方式過程化。在民族地區,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濃,缺乏主動性,教師要采取多種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就要從課堂教學做起,發現并研究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做為民族地區英語教師,下面談談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的結構。
一、Pre-task(呈現和學習完成任務所需的語言知識,介紹任務的要求和實施任務的步驟)
在教師教的過程中,首要環節是“任務呈現”,在開展任務前,教師首先根據學習的主題確定任務,然后引導學生復習、學習一些設計任務的有用的詞語和表達方式,最后布置任務。在布置任務時,教師要使學生理解、明確任務的目標和結果,執行任務的時間限制等等。也就是使學生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務情景的氛圍中,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處于一種主動、積極的能動狀態,觸發學生完成任務的迫切需要。教師通過巧妙的方式導入本課話題,讓學生對話題產生興趣。如:采用猜謎語,講故事,實物展示等方式,學生在了解了話題的同時,處理教學難點或重點,處理重點詞匯、主題句型,為學生完成任務做鋪墊。然后向學生展示任務,讓學生明確要用語言去做什么事情。如: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如何描述學校及家庭的規則制度。在上述整個過程中,學生記下有用的詞語與表達,為執行任務做好語言上和心理上的準備。此時,學生就進入了學習模式的“參與任務”環節。
二、Pratice and production.(練習及運用)
學生具備了這種心理傾向,就進入了學習過程的第二環節“參與任務,學習新知”。“學習新知”是學生進行對話、交流和討論等學習活動,它包括學生個體獨立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但是,學生學習的內容不是隨意的,而要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進行,讓學生自己學習很難把握好方向,有時甚至會背離主題。這就需要教師根據事先精心設計的任務,引導學生有目的、分步驟地進行學習,突出本課的新知識點,如新句型、新單詞等。這時,教師就進入了“引導學習”的環節。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了新句型、新單詞以后,還必須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在沒有對新句型、新單詞等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之前,學生很難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而由師生共同合作、結合任務、圍繞新知識點進行對話、交流和討論等活動,能起到很好的鞏固作用。這就是“師生合作、鞏固新知”的環節。學生對新的知識基本掌握以后,可以在教師創設的任務情景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從而形成“活學活用”的能力。這一環節是學生形成知識遷移、能否將所學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關鍵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具備新知識點遷移要求的活動情景,即練習任務,供學生練習。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結合學習要求,自己設計一些與他們的生活、學習更接近的活動情景,然后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自己創設的活動情景中。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興趣更濃,在語言的實踐中更容易迸發出創造性的“火花”來,學習效果特別明顯。
因此,這個環節對于學生來說是“主動學習、操練運用”的過程。對于教師來說,這時主要起組織、點撥的作用,即發揮“組織練習、點撥評價”的作用。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練習的過程中,要及時對學生交流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點撥,并以鼓勵為主的方式進行評價,使學生有一種自我展示的成功體驗。
三、Task-Demo. (任務展示:各小組或個人向全班展示任務結果)
在英語課堂上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結合教師安排的任務及創設的教學情景, 在展示過程中應該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展示活起來,動起來。課堂展示是學生課堂生命活力的展現,它能真正地實現自主、激情、自信、成功、快樂。激情引發自信,自信催生成功,成功伴隨快樂。有人說課堂教學是好比是“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生命因表達而快樂,課堂因展示而精彩。一堂課的高效與精彩很大程度上歸功于課堂展示的精彩。
四、Check ( 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總評)
評價任務型課堂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課堂學生的參與度。教師設計活動內容要難易適中,要求明確,但更重要的是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要培養學生敢于動口、善于動口的良好習慣,并且有固定的討論和學習小組,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課堂提問的面要寬,對一些需要動腦的問題要不斷變換提問方式,避免提問方式的單一化和順序化,好中差學生兼顧,讓每個學生都有緊迫感,這樣課堂教學就不會出現死角,絕大部分學生必須認真思考積極參與,從而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習評價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驛站,教師采取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總評的評價方式,并量化評價結果,引進競爭機制,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團結協作,銳意進取的意識,有利于學生優秀學習素質的養成。
總之,在民族地區探索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中,我們體會到教學模式應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并不排斥靈活性,相反,教學模式應根據年級的高低、課型的不同采取適當變式。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集趣味性、目的性、可操作性和實用性于一體。這種模式,是吸收了以往多種教學法的優點而形成的,體現了在“做”中學,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是值得推廣的有效的外語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