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169-01
一、高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考核目前狀況
當前,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考試主要仍以知識的積累為主要目標;考試方法重在教室和實訓室考試;考試形式常用“理論”和“實作”兩種考試模式相結合;考核內容主要依附于教材。在這個“人才飽和”就業困難的情況下,仍出現了“技工荒”,月薪三千難尋一個“數控技師”局面;打字速度相當快、辦公自動化考證獲得“優秀”等級,卻不能勝任一個管理人員的工作,因為不會使用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不知道公文規定格式。
以上新問題說明現行計算機專業課的考核機制存在一些不足摘要:學校忽視了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差;把學生學習局限在校園內,不利于學生職業技能的提高;沒能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不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很好的張揚;教學脫離了職場工作環境,沒能很好地和行業接軌,不利于學生就業
二、課程考核改革前景
針對當前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考核機制中的諸多不足,高職計算機專業的發展和改革的的方向應該是是:高職計算機專業改革的指導思想就是要以“以學生能力為本位、行業需求為導向”,結合計算機專業自身的特征,以課程考核機制的改革來推動計算機專業全面、深入的改革。
三、課程考核改革探索
1.改革考核內容
盡管中職計算機教材有了一定的改革和發展,但相對行業需求來講,計算機教材本身發展存在滯后性,這決定了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考試內容不能只依附于教材,不能和行業的需求相脫離,不能和發展學生個性相違反,要突出培養學生的“核心技能”和“崗位能力”。
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管理的原則是摘要:“專業基礎課統一、核心課程精選,崗位課程放開”。“核心課程”是計算機專業的各個方向的關鍵,“崗位課程”是指對專項能力、崗位能力等課程實行的教學方式,由學校根據不同計算機專業方向來選擇,體現專業特色。
2.改革課程考核方法
傳統的“理論”和“實作”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已不能滿足現行社會的發展和行業的需求,要對考核方式進行大膽的改革創新。可以靈活地設置考場和考核方式,讓考核的方式多元化、個性化,讓考核真正適應學生、適應行業。
2.1崗位能力測試
根據教育部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考試大綱要求,結合行業需要,由計算機專業中心教研組制定、編寫出對計算機專業課程考核的知識、崗位能力目標,實行模塊考核制度。
2.2分層測試
首先對學生已有知識、能力進行全面了解后,教師在教學中針對學生基礎,提出新的要求,制定階段目標,為學生指明努力的方向;當堂考核驗收,指出學生存在的新問題和缺陷,根據學生實際制定出努力的新目標,逐步推進,讓學生通過努力能完成階段性目標。
2.3小組合作
師生共同設計好課題,開放考題,規定完成的期限,完成后要寫總結匯報材料,比一比哪組完成任務又快又好。引入競爭機制,激發好勝心,讓學生主動學習、探索探究。
這種考評方式可以對學生溝通,Photoshop等課程進行整合,充分挖掘學生潛力,融入學生的聰明,培養了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參和意識,培養了各小組團隊協作精神等。
2.4因人施考
在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考核中,不能只考共性的、統一的東西,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因人施考。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必須熟練把握計算機專業的“基礎能力”,我們學校的計算機專業必須考取辦公自動化四級證書,作為學生畢業的必備條件之一,另外根據不同的計算機專業還要選學一些崗位能力課,并進行考證,進而形成自身獨特的“核心能力”和“崗位能力”。
2.5學用結合
我們學校每學期要舉行一些大型的活動,并且需要制作一些宣傳片。正好我們學校有多媒體技術和應用專業,恰好是他們表現的機會。可以請該班的同學去完成攝影攝像工作,并且進行后期制作,這些作品也能作為學生就業實習的自薦材料。
2.6職場環境測試
走出教室到行業去,在崗位中學習,在職場環境中測試已成為必然,行業還能為學生提供完備、真實的工作、實訓環境,學生職業能力考核完全可以在行業里進行,可由學校教師及實習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在實踐現場共同對學生進行考核,重點測試學生是否達到課程所確定的職業能力目標,是否形成行業所需要的職業技能。
3.改革考核形式
3.1一課一測,夯實基礎
不管是專業理論課還是實作課,學生都以每節課的崗位能力目標為依據進行自我測試,以書面作業、上機實作等形式,將知識、技能分散到平時的每一節課,逐一加以落實,一課一測,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
3.2以實戰代替考試
每個模塊任務的總結性測試,可讓學生用程序設計、作品展示、攝影攝像等實戰來代替考試,以綜合打分代替考試成績,以匯報表演代替成績單。
3.3競賽促學
舉行一年一度的學生技能競賽,展示學生素質,推動學生對專業的學習。通過舉辦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組裝、圖形設計、網頁制作、程序設計、多媒體制作等技能比賽,展示學生素質,用行動代替語言推銷自己。
3.4傳幫帶方式考核
機房的維護維修、校園網的管理等等。大膽啟用傳幫帶的方式,讓他們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幫扶,再分別從教師、學生層面對他們進行考核,合格并有責任心者留用,作為老師的助手,讓有計算機專長的學生充分發揮其優勢。
3.5技能證書考核
職業資格證書是國家勞動部對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認證,是求職就業的一個重要籌碼,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人員的主要依據之一。職業資格證書又分為初、中、高級等多個層次,考試方案甚至考試題目都預先告訴學生,目標性很強,非常適合中職學生考核。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取得畢業證書的同時,還要爭取取得多個職業資格證書,達到以考促學,實現學生能力本位的目的。
四、課程考核改革成效
我校計算機專業從2007年開始進行課程改革,按學生喜好將計算機專業分成了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硬件、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網絡、傳媒和多媒體、動畫制作六個方向。開設課程分為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崗位能力課。經過兩年的試行,課程考核的改革初見成效摘要:學生就業時不但有計算機專業的畢業證書,還有多個標志自己專業水平的職業資格證書,更有屬于自己的專業核心能力和專業崗位能力,還有在知識、技能和態度等多方面的進步。
這說明改革是成功的,具有推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