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蘭
摘 要: 本文就當今職業高中的實際教學狀況和高中數學的教學要求,在這兩點上進行理性分析并提出:教師應該看到高職學生的學習特征,注意初中與高中間的數學銜接,在教學上要回歸本質,以學生為教育主體;良好的情景切入,培養學生興趣;在教育的時候,要展現學生個性,從而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職業高中 數學 教學 新課標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173-01
新的一輪高中教學改革正在開展,究竟怎樣進行新課標課堂教學是每一個教師關注的熱門話題。新的高中教材正以一種全新的模樣落實到全國各地,《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應該 “提高數學的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表達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和科學態度”;“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體驗教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教師針對以上的要求應該更加努力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以下是對當前高職數學教學的分析與改進方案,望做到改善高職數學的“引玉”。
一、職業高中數學教學面臨的教學難題
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國民的就業率都普遍偏低,高校學生也不能幸免,這樣促使國家對職業院校教育質量的重視。而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提升,傳統的高中數學教育已經不能負荷當今職業學校培養技術型人才的要求。在《中國教育發展和改革綱要》提出:“職業技術教育是工業化和生產社會化、現代化的重要支柱”, 新課程標準必修課內容是以“滿足未來公民的基本數學需求,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數學準備”為原則,還有《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里面說到:“要對中等職業教育的社會需求進行科學預測”。現在,在職業高中數學教學上面臨如何結合實際的高職教學教育情況解決上述幾個問題。
二、職中數學教學的改進方案
1.高職數學教學改革應該從學生基礎出發
數學是一門綜合型的學科,它對學生的基礎要求較高,這相對于基礎較差的職業高中學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教師應該從基礎教育階段開始,讓學生在基礎上積累解題的經驗,在教師的基礎講解和指導上面,學生可以從中找出解題的方法,促進學生的慣性思維形成。數學在各個專業都是不可以缺少的,在職業高中的教育里面,我們應該想辦法加固學生的數學基礎,填補他們初中的知識空缺,也可以提升他們的自信。
2.回歸本質,以學生為教育主體
在高職教學里面,很多原因都是教師不信賴學生的能力,在課堂里面都幫他們準備好。在這種被動的教學方式陪伴下,學生想積極、主動地學習的思想就會被抹殺。久而久之,學生就養成對教師的依賴。
堅持以學生為教育主體是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我們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才是教好數學的本質。在職業高中數學中,我們在教導學生專業技術的同時,還要教導他們如何獨立思考,讓職業中學在課堂教學里面體現出師生平等互助的教學氣氛。我們要把學生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一切的教學方案都應該圍繞著學生開展,這樣可以滿足學生內心的需求,從而促進職業高中數學科目的和諧發展。如:幾何課程后,教師可以布置“讓學生動手制作數學模型”的作業。既有利于學生復習這個課程的重點,又有助于學生的空間幾何思維形成。
3.良好的情景切入,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興趣可以推動人們無限的遐想空間。在職業高中如何落實良好的情景切入,是提高學生興趣的一個重要環節。作為數學教師可以開設一些新穎的問題或新穎的活動切入課堂,從而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去積極思考與探討。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帶動學生懸念的問題,從問題引出學生的興趣。興趣可以刺激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是調動學生對數學求知欲的最好方式。例如:為學生簡述《曹沖稱象》故事,然后解釋曹沖是運用浮力與重力相等的原理,準確的稱出大象體重。那么,這個原理的方程式是怎樣寫的呢?學生都會帶著問題思考并展開討論。最后老師揭開謎底,在把這個原理用在數學的學習方法上:“同學們,在遇到比較難的數學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從它題目本身細微的信息作線索,在有效的切入。其實,有時候把問題解剖來看就簡單很多。”
三、展現學生個性,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
因為,每個人的內心都存在這個別的差異,作為教育工作的老師們不能最學生的需要一概而論。所以,在職業高中這個數學素質高低不一的教育背景下,我們可以實行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張揚學生的個性,從中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潛能。無產階級作家高爾基曾經說過:“一個人應該在自己靈魂深處樹立一根標桿,從而把自己個性中與眾不同的東西匯集在他的周圍,顯示出自己。”每個人的興趣、喜好都有差異,在這個差異里面也意味著個人知識面的大小,我們可以順著學生的個性實施數學教學。如教師在教《向量的加法》時,可利用部分學生對足球的喜愛,在足球的話題上引入課程主題。在黑板上畫一個三角形,然后提問:“在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上我們假設它是a、b、c,把一個足球先從a點踢到c點與從a踢到b再轉踢到c點相比,足球從a點到b點再到c點和a點直接到c點的效果一樣嗎?”在學生熱烈討論之后,教師可以用向量的加法原理去解釋這個問題,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有效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個性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發掘學生的創新性,激活他們的學習動力,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領悟學習數學的真諦,在不舍地探索中獲得樂趣。
總之,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的職業高中數學教學,作為數學教師要結合新課標的理論知識,在實際的教學模式下開拓一個新的教學路徑。以一個全新的教學面貌去引導學生學好數學,要善于發掘學生的優點,培養他們在數學上嚴謹、竭而不舍的精神追求,最終達到新課程的教學標準,從而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宋寶和.高中數學課程價值取向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 年
[2]何銘.楊振華.邱中華.孔告化.許立煒.胡國雷.唐加山.素質教育的新途徑——開設數學實驗與數學建模課[A].電子高等教育學會,2000 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0 年
[3]林倫才.幫助職高生樹立自信心[N].重慶日報;2000 年
[4]呂紅.普通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比較與分析[J].職業教育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