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杰
摘 要: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持續深化,學科整合成為了課程改革中一個備受矚目的熱點問題,在實現新課程改革目標方面意義重大。本文結合學科整合的相關內涵,對信息技術在學科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分析,同時結合廣西玉林實驗中學的學科整合實踐,就信息技術的應用情況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信息技術 學科整合 地位 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201-01
前言
就目前來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科整合已經成為了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基本原理則是利用了不同學科之間存在的交叉性。信息技術在學科整合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如何對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應用,推動學科整合的順利實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一、學科整合的相關內涵
學科整合,是指不同學科的相互滲透和相互融合,通過優化組合的方式,實現學科之間的優勢互補,相互推動,進而提高學科教學的質量。應該認識到,學科整合并非是將某一門課程的內容強加在另一門課程上,而是在充分考慮學科本身特點的前提下,對數門存在相互聯系的學科進行綜合考慮,實現不同學科的相互滲透與協調,盡量將學科領域的界限模糊化。學科整合的主要目標,是為了推進素質教育的快速穩定發展,對各個學科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結合不同學科中獲得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促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簡單來講,學科整合可以通過各個學科的相互配合,實現互惠互利,在減輕教師教學負擔的同時,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信息技術在學科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當前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迅速成為現代化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考慮到學科整合的特點,一般是通過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以及課程內容等的有機結合,實現學科整合的既定目標[1]。
在學科整合中,信息技術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主要體現在三個不同的方面:
1.促進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推動教師隊伍的成長。在新課程改革中,要求加大信息技術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力度,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意識以及信息能力,能夠有效對信息進行收集、加工、篩選、存儲和更新。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對于自身信息素質的培養和提升,了解和把握學科發展的最新動向,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將網絡上的新知識與課本中的知識完美結合在一起,在遵循教學大綱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新的知識信息,開拓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信息檢索方法,確保其能夠自主獲取需要的知識和信息??梢钥闯觯畔⒓夹g在學科整合中的應用,對于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必將成為推動教師成長的內在動力。
2.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學科整合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對于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意義重大,一是能夠幫助學生獲取學習中需要的各種知識信息,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二是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視野進行拓展,使得學生可以從課本中跳脫出來,獲得更加豐富的學習內容;三是信息技術的存在,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以及合作探究學習的良好環境,使得學生可以通過獨立或者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信息的獲取、篩選和加工整理,有助于學生信息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3.提升學科整合的效果,推動傳統教學模式的變革。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科整合的效果,實現多個學科的相互協調與融合,進而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變,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具體來講,一是信息技術的存在,為構建互動型教學模式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技術支撐,二是信息化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自主學習型教學模式的推廣和普及?;有徒虒W模式,主要是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師與學生的相互溝通和交流,雙方保持平等的地位,彼此之間相互接納,相互傾聽,通過討論或者辯論的方式,激發各自的創造性,以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高,保證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而在信息技術背景下,自主學習型教學模式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包括計算機輔助教學、網絡化教學等,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情況,選擇最為恰當的教學模式[2]。
三、信息技術在學科整合中的應用
1.構建教學數據庫
考慮到學科整合的目標,在當前信息化時代,為了保證整合后的學科課程體系能夠滿足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需要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體系、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的改革相互結合起來。例如,可以從學校自身的具體情況出發,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針對各個學科體系,構建相應的教學資源數據庫,并且對數據庫中的內容進行持續更新,為學科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相應的背景知識和教學資源,同時也可以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提供必要的技術工具和良好的環境氛圍。
2.形成知識聯合體
對某個學科進行分析,會發現其所涉及的相關知識一般都會與其他學科的知識存在一定的聯系,這就為推動多學科橫向聯系,形成知識聯合體提供了有利條件。例如,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敬畏生命》一課,作者從樹木掉落的種子,聯想到生命的來之不易,同時感悟其在延續生命中所做出的奉獻。為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教師可以將生物學科、歷史學科以及思想品德學科中關于生命的相關知識進行整合,結合信息技術,以“敬畏生命”為主題,構建相應的課件,使得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去了解生命的誕生及延續,從而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3]。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學科整合中,信息技術發揮著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教師要想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結合,就必須首先理解信息技術在學科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樹立良好的信息意識,確保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使得其積極作用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只有這樣,信息化教育教學的目標才能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管健全.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在課程整合中的地位[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7):140.
[2]喻國建.論信息技術在學科整合中的作用[J].廣西教育,2009,(14):22.
[3]甄海霞.信息技術在學科整合中的積極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21):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