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振鋒+蒙玉玲
摘 要:校企合作,是學校與企業建立的一種合作模式,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是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參與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種重要模式。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有助于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人才。以服務國家與地區戰略需求為導向,以創新創業為主導,以科研項目驅動,以訂單式培養的校企育人模式是廣西財經學院探索的主要模式。以此為校企合作培養應用型人才提供經驗。
關鍵詞:校企合作;合作育人;模式;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6-00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06
一、高校校企合作的意義
(一)學校
在校企合作中,學??梢耘汕矊W校教師及時跟蹤行業的發展,對行業所需的人才知識結構、職能結構、職業素養進行了解,學??梢愿鶕@個有針對性地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對學校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和完善。同時,學校也可以和企業進行合作,共同制定學生培養方案,調整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的針對性。這樣,使畢業生和企業用人之間的差距大大減少,學生可以在畢業后迅速適應企業工作,而高校教學質量也得到了提高。
(二)企業方面
企業的競爭力可以在校企合作中得到提升。在校企合作中,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的科研隊伍為企業在進行技術、工藝、流程上的創新研究時提供幫助,同時,在企業遇到技術上的難題時,高校可以組織學校教師為企業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在校企合作過程中,企業和學校之間不斷進行接觸交流,在這期間,企業可以將自己的理念和文化傳遞給學生,在無形之中,學生和教師形成了企業潛在的合作伙伴或者客戶群體。
(三)學生方面
首先,在校企合作中,學生可以了解行業里企業的用人方向,并以此為基礎,設立自己的學習方向和目的。同時,學生可以在企業中進行實習、實踐,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以及培養自己的職業精神和素質。學生在真實的企業環境里學習和工作,可以掌握從事專業領域實際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技能,幫助學生提前適應企業工作。
二、廣西財經學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探索和實踐
(一)以服務國家與地區戰略需求為導向的校企合作育人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是高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高校尋求新的突破和發展的最佳選擇,這就要求在校企合作育人的過程中,要圍繞國家戰略,結合區域經濟需求。以服務國家與地區戰略需求為導向,我校與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在南寧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外交部設立在我校的國家級培訓中心——中國—東盟金融財稅人才培訓中心為平臺,在信息技術、企業決策咨詢服務、教育資源、人才培養、產學研等方面展開合作,共同投身“一帶一路”建設。與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在我校成立航天信息創新學院。“航信學院”通過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領域深入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著力培養高水平的財稅信息化應用型、創新型、復合型、國際化人才,建立起校企一體化創新創業生態系統。航天信息創新學院的建立是我校貫徹執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轉型發展和創新發展的重要實踐,對探索建立聯合培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高校企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二)以創新創業為主導的校企合作育人
以創新創業為主導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為教師+學生+社會企業“三位一體”的公司制形式,讓教師、學生直接參與企業經營活動,培養教師、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各項目負責人把自己當作公司負責人,以公司負責人的角度來思考公司的運作,思考如何在現實的公司運作中鍛煉、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使學生真正成為受社會企業歡迎的畢業生。同時,也將創業過程作為提升自己,實現教師自我發展的重要途徑。
(三)以科研項目驅動的校企合作育人
以科研項目驅動的校企合作育人主要是以項目為主體,通過組織學生參加項目,完全在項目試驗過程中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以本校二級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為例,我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與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所屬的“中測新圖遙感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廣西無人機低空測量工程技術中心”,共同開發在城市規劃、工程造價與審計、農村土地確權等領域的應用,為“一帶一路”建設做貢獻。
(四)以訂單式培養的校企合作育人
訂單式校企合作培養模式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將學生畢業走進企業后的崗前培訓時間提前至在校期間完成。我?,F已開辦校企合作班有“北部灣銀行班”和“桂林銀行班”。“桂林銀行班”人才培養模式為“課堂+實習+就業”,學校與桂林銀行共同制定“桂林銀行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圍繞行業特點,為班級學生新增了相關課程,緊貼就業需求提供學生崗位所需的知識。
三、做好校企合作育人的幾點建議
(一)明確校企合作的內容
“工學結合、校企結合 、頂崗實習”可以說是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在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內容中,必須以校企合作為條件,在此基礎上,通過頂崗實習這種形式,達到工學結合的校企合作育人的目標。沒有校企合作,就無法達到工學結合的育人目標,而如果工學結合這個育人目標不能實現,校企合作就不能實現它的意義和價值。頂崗實習作為實現目標的一種形式或者說是載體,它必須全面體現工學結合的要求,滿足服務企業的同時必須具有作為教育環節的意義。
(二)加強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雙師型”教師不僅具有廣博的專業基礎知識,而且熟練專業實踐技能,它對提高高校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校企合作育人的實施,需要“雙師型”教師隊伍作為主力軍來有效地實現學校和企業在育人方式上的溝通,將學校的理論教學和企業實踐教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利于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提高高校教育水平。
(三)創新校企合作機制
校企合作必須創新機制,使得學校和企業的利益得到平衡。在校企合作中,企業在幫助高校育人的同時,高校也應該積極地為企業進行他所需的服務。只有當校企雙方都能夠獲得自己的利益,共同成長,校企合作育人才能變成企業和學校都自覺的行為,否則,在校企合作中,高校將漸漸處于被動狀態。
參考文獻:
[1] 劉正安,郭凌華,李體仁.實施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相關問題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6):36-37.
[2] 蔡玉華,胥振國,范高富,宮斌.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意義、模式、問題及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8):140-1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