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華誼兄弟公司創立以來已過20年,20年來中國電影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次次的變革使得民營電影公司成為電影市場新的領軍人物,而華誼兄弟也從當年的小廣告公司發展為影視行業不可小覷的企業代表。2009年,華誼作為民營電影企業中第一個上市公司,正式宣布了華誼全面拓展市場的時代到來,隨后幾年,中國電影市場進入了新的時代,市場開放程度越來越大,競爭對手越來越多,華誼在新形勢下做出了自己新的戰略布局。
關鍵詞:民營企業;上市融資;管理創新
在2015年里中國票房總量已達到440.69億元,在全球票房中僅次于北美地區的693億元(111.26億美元),保持全球第二的水平,其中票房同比2014年增長幅度達48.69%,展示出強勁的增長能力和追趕速度,并預計于2017年超越北美地區成為全球最大的票房產出區域。同樣,在2015年,隨著互聯網巨頭BAT的強勢加入民營電影陣營,各大網絡平臺的紛紛崛起,iP孵化作為內容創作的主要渠道以及影視產業的國際化布局,2015年成為了中國民營電影企業的新浪潮之年,對于中國電影產業而言代表了一個新的紀元。在新浪潮的沖擊和未來市場的不可預估性面前,作為國內資歷最老,經驗最豐富的華誼兄弟仍然穩居民營電影企業前五把交椅,并逐年在擴展版圖,這個在2000年初期,在沒有經驗可取,完全依靠摸索走完市場化的老牌影視公司,已經在恢復當年的輝煌!
一、2015年華誼兄弟主營業務
目前,華誼兄弟公司經過幾次重要轉型之后,主要業務板塊內容有新的變化,形成現在的三大主營業務板塊:影視娛樂板塊、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板塊、互聯網娛樂板塊。
影視娛樂板塊是華誼主要業務也是收入最多的業務,主要包括電影的制作、發行及衍生業務;電視劇的制作、發行及衍生業務;藝人經紀服及相關服務業務;影院投資管理運營業務以及電影院配套設施放映設備銷售與在線票務等。
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板塊是華誼在近幾年內提出“去電影化”后新型的業務,主要依托“華誼兄弟”品牌價值,投身于實景娛樂項目,華誼在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業務上投入了重金,是幫助華誼順利轉型成功的關鍵。
互聯網娛樂板塊主要包含華誼投資參股的新媒體、游戲及其他互聯網相關產品,華誼最初的創立是阿里集團就有參與,如今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對華誼來說是機會也使挑戰。
二、華誼兄弟公司戰略發展布局
(一)順應明星IP化,開發明星資源
明星作為電影生產中重要一環,華誼在很早的時候就認識到這點,“明星參股”對于華誼兄弟也不是個陌生的詞語。2009年,華誼兄弟在創業板成功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民營電影企業,公司旗下明星助力推動紛紛以股東的身份加盟華誼,其身價也隨著股票的增值而大漲,當時華誼一直流傳著“無兄弟,不華誼”這個耳熟能詳的口號,而到至今,華誼仍保持著高程度的明星參股,將明星與公司利益牢牢捆綁,更加穩定。
(二)拓展市場版圖,主張“國際化”戰略
2014年是華誼兄弟“國際化”元年,華誼兄弟正式將目光聚焦到海外市場??傮w而言,華誼的國際化布局呈現出三大特點——從項目到企業層面合作;由投資制作延伸到發行等環節;資本運作上包括參股、主投和參投等方式。華誼兄弟的海外業務布局與好萊塢“六大”類似,通過資本力量撬動海外市場。首先,展開項目和企業層面合作。項目上以引進好萊塢制作團隊和參投好萊塢大片為主,向海外傳播華誼兄弟的品牌形象。企業層面以參股的形式聯合國外公司,提高華誼兄弟的國際影響力;其次,完善華誼兄弟的海外業務產業鏈條。入股Studio 8成為許多美國大片的出品方之一,并借此包攬Studio 8出品影片大中華地區的發行業務;再次,優化配置資本,混合參股、主投和參投等多種方式,做到資本的靈活運用和海外市場效益的最大化。
(三)聯姻互聯網公司打造互娛時代的虛擬媒介共贏
2010年12月,華誼兄弟通過收購巨人網絡公司51%的股權,正式進軍網游。這宣告華誼兄弟新一輪的產業布局正在緊鑼密布的進行。
在游戲領域,網游屬于盈利能力最強、潛力最大的游戲形式。豐富多元的操作感和游戲功能,令它的經濟效益遠遠超于單機游戲。華誼兄弟看中其網絡游戲在未來文化創意中的重要地位,繼而搶占網游市場資源。同時,產業化進入了互娛時代,電影與網游的合作共贏不難實現。游戲中的虛擬人物與角色扮演,與同為媒介的電影頗為相似,兩者相鋪相成。相當于互相植入廣告。
(四)旅游文化產業
華誼兄弟已經利用自身品牌優勢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實景影視文化城。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的1942街開街是華誼在中國建立的首個實景影視文化城,超大規模的復古的建筑,真實不二的現實場景,華誼在電影中的世界搬到了現實,也昭示著華誼對品牌授權的實景影視文化成的重視。2015年也進入了華誼建設發展實景娛樂的元年,也是去電影化戰略布局的第一年。2015年12月1日,華誼兄弟在昆明繼續建立電影小鎮項目。2015年12月10日,南京也與華誼兄弟簽約電影小鎮項目;2015年12月22日,第二個影視文化城南洋街也正式對外開放。同年底深圳市坪山新區馬巒山坪山河一帶正式開工建設華誼電影世界;除此之外,華誼兄弟將在蘇州陽澄湖半島旅游度假區打造電影世界園,目前暫計劃2017年建成營業。
三、結語
中國電影產業即將進入一個洗牌期,迅速提升電影創造能力,擁有更強的聲音是需求之重。盡管中國電影最好的發展模式不是如“玻璃”一樣的東西,毫無瑕疵,但解決矛盾之道還是在于民營電影企業出演主角的基本電影的中國模式給書出合理而清晰的定義,從而踏上當代最具有共識性的創作之路。民營電影企業與社會現實有什么關系,對世界、社會、時代又怎么樣的影響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民營電影企業家將自己毫無保留的交付于市場,為某個公司、某些利益服務完全丟掉了社會責任感與創作初心,這是一個很大誤區。隨著市場的越來越開放,民營企業在獨享市場份額這一福利的同時不得不面對開放市場這一雙刃劍—好萊塢的沖擊。由于民營企業在中國是沒有進口分賬片引進配額的,所以國產片市場是民營企業最看重的市場,在目前分賬大片數量增加,國產片市場占有率下滑的情況下,依賴于國產片市場的民營電影企業將會面對更大挑戰。因此,民營電影現在的重要責任便是扛起民族大旗,提高國產片的整體質量,塑造民族品牌,前期我們已看出民營企業的國際化市場布局,但僅僅是資本投入是遠遠不夠的,內容創作到達世界一流水平才是國際化布局的目的和宗旨,若只想國際合作和全球市場的回收成本確保自己的生存,而忽視了為國內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儲備人才力量,這樣的民營企業是走不長遠的,只有走向世界,建立普遍的價值和規范,積極創新。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與世界影響力,拓展國產電影的新空間,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深深地扎根于全球區域化和全球本土化的辯證關系中去,將創作趨于完美,市場趨于完善,民族的就是世界,中國電影在世界電影格局的地位才能提高。在未來,以華誼為代表的民營電影企業一定能翻過好萊塢這座大山,站在世界之端。
作者簡介:劉太瑋,男,碩士,四川大學。研究方向:電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