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風
摘 要:數學在小學各門科目中的地位極其重要。要想讓小學生學好數學,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極其重要。教師應創設適合小學生年齡和心理的教學情景;結合生活實踐學習數學;師生換位進行課堂教學;喚起求知欲望,營造時機進行,以求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學習興趣;小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2-00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025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學習任何科目,只要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去做,就會想方設法把它做好。學習的樂趣是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數學學習中,我們經??吹揭恍W生為了弄清一個數學概念長時間埋頭閱讀和思考,或為了解答一道數學習題而廢寢忘食。這是因為他們對數學學習和研究感興趣,只有感興趣,才會為之癡迷。很難想象,對數學毫無興趣,見了數學題就頭痛的人能夠學好數學,所以,作為數學老師,我們必須重視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一、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當代社會,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多,接觸信息的能力強,這給廣大教師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克服這一困難,需要教師用心去了解學生,弄清楚學生知道什么,想要了解什么,最大程度上了解和掌握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發展規律,然后因材施教,因生制宜,在教學時創設出符合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對數學課學習產生興趣,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在教學數學《噸的認識》這一節課,導入新課時,我先向班里的同學展示了一則數學日記,讓學生通過閱讀日記找出日記中存在的問題。學生的興趣非常濃厚。日記的內容是這樣的:今天早晨起床后,我吃了一個60千克的雞蛋,喝了一杯大約10千克的牛奶,就背起3克重的書包急匆匆地去上學了。走到學校門口時,看到不遠處駛來一輛載重6千克的大貨車,我止住腳步,讓大貨車先行……看完這則日記,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紛紛糾正日記的錯誤,氣氛非?;钴S,學生也很快便掌握了如何正確應用質量單位這方面的知識。
活躍的課堂氣氛,能給學生上課學習帶來輕松、愉悅的感覺,能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其重要。
二、結合生活實踐,培養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新課程理念要求數學回歸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學、發現數學、應用數學、學習數學。如: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時,教師讓學生走出課堂,去尋找和發現圓形的物體,結果大家興趣盎然,三個一群,五個一伙,找得不亦樂乎,探討得興致勃勃,他們發現硬幣、鐘表、車輪、乒乓球、籃球、足球、臺球、方向盤、救生圈、碗底、圓形鏡子、鍋蓋、溜溜球、珠子、月餅、西瓜、戒指、鐲子等都是圓形的物體。在后面教學圓的半徑、直徑、對稱性等問題時,學生經歷了發現探究圓的過程,很快便得出了結論。結合實際生活學習數學,使枯燥、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起來,學生通過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體驗數學,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便會認識到學習數學的益處,從而增加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出教室、校園,到生活中去,結合生活學習體驗數學,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感悟到抽象復雜的數學原來有如此神奇的魅力,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師生換位,形成興趣
“一言堂”的課堂教學,往往是授課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在下面機械性地聽、寫、記,老師儼然就是課堂教學的表演者,學生很像是一群觀眾,表演者很少和觀眾溝通交流。這種教學模式,教出來的小學生求異思維能力差,對老師的答案很“迷信”,學習態度上多屬于被動接受型,普遍學習興趣不高。當今的新課程理念提倡和強調教師活用教材,要求教師改變過去“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將過去的“滿堂灌”,轉變成充滿張力、趣味無限、充滿生命活力的活課堂,讓學生做課堂學習的小主人。教師應擺正自己的位置——自己是置身于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和引導者,適時地鼓勵學生,實實在在地營造出平等、寬容、尊重、理解、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課堂上想說、敢說、愛說,積極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來,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通俗地說,就是將傳統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換一下位,教師把過去屬于自己的課堂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集思廣益,多方交流,教師主要是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遇到不易解決的問題,教師及時點撥。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互換,師生之間頻繁而活躍的對話、交流、合作,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同時也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
四、喚起求知欲望,產生興趣
學習興趣是一個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的積極意向活動,只有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才能產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才能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在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講一些其他學科的知識,還可以介紹一些與數學知識有關的背景史料。如教學《圓的圖案設計》一課時,我先給學生講了一個“不要動我畫的圓圈”的數學故事:在著名的數學家阿基米德晚年時,羅馬車隊入侵敘拉古,阿基米德讓敘拉古的人民使用大圓木做輪子搬運大型軍備,使用巨型圓形凸透鏡將陽光聚集在羅馬人的戰船上將其燒毀……羅馬軍隊被阻入城達三年之久,最后羅馬人終于攻破敘拉古古城,城破時,羅馬人恨透了阿基米德,前來殺他。他正在解一道數學題,安靜地對士兵說,等我畫完這個圓再說。殘暴無知的士兵舉刀一揮,一位偉大的科學巨星就此離開了人世。聽完這個數學故事后,同學們在憤恨羅馬士兵的同時,內心對科學巨星阿基米德產生了深深的敬慕之情,對阿基米德用大圓木搬運軍備、用巨型圓形凸透鏡燒毀敵人戰船的做法產生了濃厚的探究興趣,求知欲望極其強烈,因此樂于積極主動地學習和圓有關的知識。
總之,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引下,我們數學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自由、活潑有趣的學習氛圍,讓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學好數學,愛上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