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榆鈞
摘 要: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使用原有數學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則教學效果達不到要求,數學教師要對傳統教學方法和模式進行適當的改進和創新。目前一些高中學校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提高數學學習效率的措施。
關鍵詞: 高中基礎數學課程 數學學習 教學對策
數學是高中必修課之一,學生數學成績直接影響整體成績。數學教師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適當的教學模式可以明顯增強教學效果,為此教師對傳統教學方法和模式的改革已經刻不容緩。
一、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數學教材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新課改背景下,教育部門對數學教材中的內容進行了刪減或者增添,增加了一些數學基礎知識和探究性內容,各個知識點的排列順序出現了問題,知識點之間出現了脫節,使學生不能對知識深入了解,進而使數學教學效果大大降低。
第二,數學教學模式比較陳舊、落后。目前多數高中學校仍然使用傳統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作為課堂中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中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比較少,長此以往學生會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從而無法實現數學教學目標。
第三,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高中數學課程難度相對初中數學難度明顯增加,多數學生會面臨比較大的學習壓力,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會感到非常疲憊,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積極性逐漸削減,在數學課堂中無法集中精力聽教師講課,學生數學成績明顯下滑。
第四,使用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教學方法對數學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興趣,進而增強教學效果。但是目前多數高中學校使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教師在講述一些比較抽象的內容時只是依靠口述或者板書等方法向學生講解,不能使用先進的教學工具和設備進行講解,導致學生不能理解相應的知識。
二、增強數學學習效果的措施
第一,對高中數學教材知識點的順序重排。數學知識點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性,學生在掌握好基礎知識后可以將其應用到相對應的試題中,進而更快、更好地學習。針對數學教材中存在的問題教育部門需要安排專業人員對所有知識內容進行疏通,掌握知識點的前后順序對現有數學教材進行重新排序,從而避免知識點出現脫節現象,增強數學學習效果。
第二,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和創新。新課改要求將學生作為課程中的主體,為此教師要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在數學課堂上多多地和學生互動,對不同學生存在的疑問進行了解,并且及時做出正確的回答,讓學生對知識更深入地理解。與此同時,教師可以使用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教學,例如:在講述概率相關知識時,將學生分為四五人一組,為每組學生準備一個骰子,每個小組內安排一名學生投擲,其他學生對骰子出現點數的概率進行計算。使用合作學習模式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數學學習逐漸產生更濃厚的興趣,進而增強數學課程教學效果。
第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使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方法缺乏多樣性特點,教師在講述不同數學知識時使用同樣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逐漸消失。為了改善上述情況,教師要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和創新,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數學教師在講述拋物線相關知識時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教師根據講述內容在網上找一些相關圖片或者繪制一些圖片或者視頻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給學生觀看,對學生造成一定的視覺沖擊,讓學生通過動態方法對拋物線的相關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第四,數學教師做好備課工作。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難度相對較大,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學習壓力,為了解決此問題,教師需要做好備課工作,將每一節課所要講述的內容明確,將抽象化、復雜化的教學內容變得簡單化、直觀化,明確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例如:數學教師在講述函數和集合時,讓學生掌握集合的含義和表示方法是教學內容的重點,如何選擇正確的表示方法是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黑板上列舉不同函數和集合的例題,讓學生解題,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出,對解答正確的學生做出表揚,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本文對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針對增強數學學習效果提出了對高中數學教材知識點的順序進行重排、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進和創新、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使用了多樣化教學方法及數學教師做好備課工作等措施,希望對高中數學教學過程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邢曉月.高中數困生數學學習興趣低下的成因與對策[J].科技展望,2016,26(1):201.
[2]曲維巖.影響高中數學學習的相關因素分析與對策[J].赤子,2014(11):128-128.
[3]陸金香.對高中文科生數學學習疑問的思考與對策[J].廣西教育B(中教版),2015(1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