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禮
【關鍵詞】 語文教學;高效課堂;信息技術;教師;意義;整合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9—0054—01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了高科技迅猛發展的信息時代,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計算機為中心的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語文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學科,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逐步實現教學的網絡化,不僅是21世紀教育現代化必須完成的任務之一,也是語文學科克服自身弊端,進一步實現科學化的有效途徑。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正確認識信息技術的應用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必須更新教學理念,不能一直停留在一支粉筆、一本書的陳舊的教學模式中。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特別是語文課中,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在有限的課堂四十分鐘內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能有效地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在教學中,教師要有運用信息技術的意識,要認識到課本只是學習的范本。語文學習只停留在課本上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課本的學習掌握學習方法,然后自己到知識的海洋中去攝取知識,獲得能力。而有效應用信息技術,就能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提高教學質量。
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意義
1. 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渲染氣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豐富情感。語文教材中的許多課文,大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經典著作,是用來指導學生鑒賞、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的極好材料。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語文教學,可以為學生創設情境,渲染氣氛,激發學生豐富的情感,提高學生表情達意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文學修養。
2. 運用信息技術,節省時間,拓展空間,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使教學內容不受時空的限制,這樣不但能加快知識傳播的速度,而且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協調活動,從而提高學習的質量。現代學生的學習天地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他們在課外利用廣播、電影、電視、計算機等多種媒體,憑借教育軟件、校園網、資源庫等,可以隨時隨地、有選擇地學習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各種知識。而在傳統教學中,學生想廣泛閱讀、多方涉獵是較難實現的。現代信息技術在這方面有極大優勢,它可以拓展學生閱讀選擇的空間,讓學生獲得較大的選擇自由。多種媒體的綜合效應,還可以使學生更有效地完成語言信息的加工、汲取,可更好地啟迪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吸納和輸出語文信息的質量,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
3. 運用信息技術,自主合作,資源共享,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環節大都由教師主宰,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學習過程。而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徹底打破了這一局面。在多媒體計算機這樣交互式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平等地共享人類的學習資源,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方法、策略和發展目標,學生在這種開放式的學習空間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有了自主學習、探究的天地,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合作探究精神。
三、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
1. 導入階段的整合。在語文教學中,一個好的導入,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恰當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使課堂的導入更加精彩。
2. 課堂學習過程中的整合。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彌補學生生活經驗的不足,印證學生的想象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有許多知識要展示,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
3. 總結時的整合。課堂總結不是對這節課的回顧,而是要突出重點,把這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在這個教學環節中,若能合理地應用信息技術,既可以節省時間,又能讓學生明白這節課的學習要點和相關鏈接。
4. 拓展教學時的整合。語文課堂中拓展教學環節,一定要有啟發性和關聯性,讓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使課堂教學變得輕松、高效。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推薦的閱讀作品;可以演繹課堂學習要點,啟發學生由課內拓展到課外;可以向學生展示更多的學習資源等。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