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大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本刊編輯部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綠色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加快走出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綠色發展道路,是上海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大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準確把握農業綠色發展的內涵。更加注重資源節約,依靠科技創新和勞動者素質提升,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更加注重環境友好,大力推廣綠色生產技術,加快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更加注重生態保育,加快推進生態農業建設,培育可持續、可循環的發展模式,將農業建設成為美麗中國的生態支撐;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增加優質、安全、特色農產品供給,促進農產品供給由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質”的需求轉變。
二是著力解決農業綠色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著力解決農業資源趨緊問題,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統籌推進工程節水、品種節水、農藝節水、管理節水和治污節水;著力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問題,堅持投入減量、綠色替代、種養循環、綜合治理;著力解決農業生態系統退化問題,逐步修復農業生態系統,逐步建立起農業生產力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生態農業新格局;著力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要大力推進質量興農,加快標準化、品牌化農業建設,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實現“從田頭到餐桌”可追溯。
三是切實抓好農業綠色發展重大行動。開展畜禽糞污治理行動,堅持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方針,加快解決規模養殖場廢棄物強制性資源化處理制度,嚴格環境準入,加強過程監管,落實地方責任;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大力推進秸稈還田;開展農膜等農用廢棄物回收行動,建立完善的回收利用體系,實現農膜基本資源化利用;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四是強化農業綠色發展的保障措施。健全農業綠色發展的支持政策,落實好《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耕地保護補償、生態補償制度,建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補貼政策體系;強化農業綠色發展的科技支撐,優化農業科技資源布局,推動科技創新、成果、人才等要素向農業綠色發展領域傾斜;培育農業綠色發展的經營主體,支持規模種養企業、專業化公司、農民合作社等建設運營農業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設施,推動農業廢棄物第三方治理;建立農業綠色發展的監測評價體系,建立農業資源臺賬制度,開展調查監測,搞好分析評價;探索建立農業綠色發展指標體系,推動將監測評價結果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內容,建立財政資金分配與農業綠色發展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