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莉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一直是學校改革與發展過程中長期存在并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嚴重問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成為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的重要任務之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頻頻出臺關于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的相關政策法規。這就要求中學教師要優化教學設計,在課時、學時一定的條件下既能保證教學質量又能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本文將以初中數學為例,從課前備課、課堂教學、課后作業三方面對教學進行優化設計,提高課堂質量、效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一、備課是基礎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高質量、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是建立在備好課的基礎上的。備課要做到心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學生),手中有“法”(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符合新課程理念的高質量的教學方案。
1.學無止境,注重聯系
初中數學知識比較枯燥,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如果教師能夠讓枯燥的數學知識活靈活現起來,學生就能很愉悅地聽課,從而有效掌握所學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雄厚、寬廣的文化知識和科學知識,具備堅實的數學專業素養和從師任教的基本功,具備開放的心態和主動獲知的本領。因此,數學教師在備課時,要查閱與所授內容相關聯的社會、生活、歷史資料,將枯燥繁瑣、抽象難懂的數學概念及相關內容通過形象的生活化、社會化例子以及歷史人物故事呈現出來。
2.因材施教,注重梯度
陶行知說過: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初中數學教師備課過程中應結合班級學生的具體學習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因材施教。教師在為學生布置任務時,根據學生能力的差異分配不同的題目,體現梯度化,這樣教學才能使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在自身能力范圍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課堂講授,注重方法
我國中小學常用的初中數學教學方法從宏觀上講主要有:
(1)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教學方法,這類教學方法是指通過教師和學生口頭語言活動及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教學方法。它主要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
(2)以直觀形式獲得直接經驗的教學方法,這類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組織學生直接接觸實際事物并通過感知覺獲得感性認識,領會所學的知識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參觀法。
(3)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這類教學方法是以形成學生的技能、行為習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為主要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主要包括練習、實驗和實習作業等方法。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所授內容,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二、課堂是關鍵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教師傳遞知識、學生學習知識的活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發揮自主性,多給予他們自主學習的空間,主動產生學習愿望,積極主動并創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數學教師在前期備好的基礎上,通過以下三個步驟來安排課堂教學。
1.小組討論,提出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在開始講課之前,先讓學生預習所教內容,然后小組討論提出問題。讓每個小組選出代表陳述所提問題,教師在黑板上列出不同的問題。根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教師要查缺補漏,引導學生思考,發現新的問題。通過問題的提出可以讓學生的精神更好地集中到課堂的學習中來,從而調整好心態,做好學習新知識的心理準備,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培養自身的團隊精神和團隊意識。
2.釋疑解難,突出重點
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根據本節課程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逐一解決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學習掌握概念和定理中的關鍵詞,更深地理解概念定理,更好地展開對知識的記憶。
3.歸納總結,形成體系
初中數學知識前后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不是孤立的。教師講解完后,引導學生對本堂課所學知識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梳理出整個課程的知識點和框架,找出與前面所學內容的聯系,形成自身的知識體系。這樣,學生對所學內容就會有更清晰的認識,更深刻的印象,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也更利于學習后面的知識。
三、作業是保障
課后作業是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教師了解課堂教學效果、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情況的主要方式。有效的課后作業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享受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快樂,從而提高自己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的數學教學,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因此,數學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時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優化數學作業,提高數學作業的有效性。
完成課堂教學后,數學教師優化設計數學作業時,首先要從學生主體地位考慮,數學教師要考慮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學習能力強弱,對作業進行分層設計。分層設計作業主要是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來鞏固所學知識。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使作業完成較慢的學困生作業量減少、難度降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在學生掌握基本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設置知識探究題、解決應用題以及開放性題目的比例,提高學生對創造性問題的解決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總之,高效率、高質量的教學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有效手段,課前備課、課上教學和課后作業是相輔相成、相互聯系的整體,初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課前研究,課后思考,及時歸納總結,查缺補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基金項目:德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No.2015DZYB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