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把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本刊編輯部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是今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的主題。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這是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思路的一個重大轉變,是我們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優化農業農村政策的重要指針,為做好今后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2月23日上海召開農村工作會議,提出了上海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的各項措施。下階段,關鍵是各級要進一步抓好貫徹落實。
落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圍繞實現推進農業現代化總目標,加快農產品由數量增長向質量安全轉變,把過去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加快農業由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由政府直接干預價格向市場決定價格轉變,由單純糧食安全戰略向多重戰略目標轉變,兼顧生態保護、環境調節、能源優化、觀光休閑、文化傳承、國際競爭等多重功能。
落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以實現農業結構優化為核心內容,首先把農業結構調好調順調優,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要以提高農業市場競爭力為著力點,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向“高品質、高附加值、高盈利”和質量效率型跨越。要加快農業體制機制創新,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立起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為目標、以適度規模經營為抓手的體制機制,全面激活市場、激活要素,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落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加快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創建,加快現代農業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休閑觀光農業區、綠色農產品加工區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實施區域地標品牌戰略,推進農業的生產、加工、服務一體化,提升農業價值鏈、延伸農業產業鏈、打造農業供應鏈、形成農業全產業鏈。
在這次農村工作會議上,市委、市政府領導對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中的一些具體政策落實提出了要求。如:關于進一步促進農業科技創新,鼓勵農村科技人員到農業第一線兼職問題,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發了《關于實行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的文件,要加快落實;關于農業旅游和加快發展民宿經濟的問題,國務院和國土資源部、國家旅游局都已下發了支持鼓勵發展的操作性文件,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政策加快審批;關于郊區養殖業特別是養豬業的調整,要按照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要求,處理好市民對菜籃子的關切和對提高養豬業的綠色生態水平的關系,上海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對有機肥料需求和農村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之間的關系,精準把握養豬業轉型升級和調整的尺度。我們一定要按照中央精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上海的農業和農村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