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信息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3月5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強調2017年的重點工作任務是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發展生產,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擴大優質水稻、小麥生產,適度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糧改飼試點面積擴大到1000萬畝以上。鼓勵多渠道消化玉米庫存。支持主產區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拓展產業鏈價值鏈,打造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加強現代農業建設。加快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創建,打造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土地整治,大力改造中低產田,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0萬畝。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是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離不開農業保險有力保障。今年在13個糧食主產省選擇部分縣市,對適度規模經營農戶實施大災保險,調整部分財政救災資金予以支持,提高保險理賠標準,完善農業再保險體系,以持續穩健的農業保險助力現代農業發展。
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是中央部署的一項重大改革任務,我國去年開始開展輪作休耕試點。據悉,輪作試點的重點在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主要是玉米與大豆、薯類、飼草作物、雜糧雜豆及油料作物輪作。休耕的重點地區是河北黑龍港地下水漏斗區、湖南長株潭重金屬超標的重度污染區,以及西南石漠化區、西北生態嚴重退化地區。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合理設定補助標準。農業部將以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為平臺,推動農業理念創新、技術模式創新、投入產出效益模式創新、補貼機制創新,并推進以遙感技術為基礎的農業經營管理機制創新,充分發揮遙感技術優勢,加強耕地質量變化、作物結構變化和土地確權邊界的動態監測,逐步構建“天空地”數字農業監測管理系統,探索農業經營管理機制創新的新路子。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消息,我國從人感染病例中發現H7N9病毒的變異株,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認為被發現的H7N9病毒變異株是對“達菲”出現耐藥的表現,“發現有兩例病人,血液中、上下呼吸道中都有變異病毒。”鐘南山表示,這種耐藥的變異株對病人的影響有輕有重,變異株是否會令病人出現更高的致病性和致死率,目前還沒有結論,但大部分患者采用“達菲”治療還是有效的,現在沒有非常明確的人傳人的表現,“一旦出現發熱,馬上就要用藥,因為‘達菲’前五天非常有效,之后效果不好,需要加大藥量。”
乳品消費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小康社會不能沒有牛奶,十幾億中國人不能沒有自己的民族奶業。經過這些年的不懈努力,國產乳業的生產基礎趕上來了,產品安全保障體系建立起來了,從養殖到加工都具備了生產高品質乳品的基本條件,但我國人均乳品消費水平仍較低。
為了全面振興中國奶業,農業部將扎實開展“五大行動”:一是圍繞“種好草”,開展優質牧草保障行動,擴大高產優質苜蓿種植和糧改飼規模。二是圍繞“養好牛”,開展健康養殖行動,整縣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推動養殖提質增效綠色發展。三是圍繞“產好奶”,開展質量安全行動,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和專項整治。四是圍繞“創品牌”,開展奶業品牌創建行動,辦好奶業20強峰會,樹立國產乳品品牌形象。五是圍繞“講好奶業故事”,開展中國小康牛奶行動,提振消費信心,促進國產乳制品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