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晨
優質巖茶小產區和茶青的稀有,每年都是眾多企業與茶商追棒的對象,而當地資深制茶技師更是眾所渴求的名角。
2016年12月18日晚,第五屆馬連道全國斗茶文化節頒獎典禮暨北京茶業企業商會年會在京舉行,北京嶺秀紅茶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嶺秀紅”)選送的第18號參賽肉桂榮獲銀獎。作為獲獎企業代表,“嶺秀紅”創始人趙露登臺領獎。

“嶺秀紅”是第三次參加斗茶文化節,在第三屆、第四屆馬連道全國斗茶大賽中,該公司的參賽茶樣分別獲得“金獎”和“茶王”桂冠。“嶺秀紅”自創立以來,一直立足京城,面向全國小眾茶友銷售和推廣高端巖茶,能連續三次在專家與大眾評委的嚴格審評中勝出,趙露認為,這是“嶺秀紅”堅持的“工匠精神”得到了行業與市場的肯定。
“如果我的‘金交椅參賽應該會有更好的表現,但是量太小,都不夠組委會需要的12斤茶樣!”宴會結束后,趙露特意邀請大賽專家評委之一——陳金水老師和茶友們移步茶緣茶城,品鑒“嶺秀紅”僅用來小范圍交流的“金交椅”。
重工制巖茶
對“金交椅”的品鑒茶會,后來演變為對巖茶傳統與未來的小范圍研討。陳金水老師認為,巖茶要吸取其他茶葉主產區的教訓,在市場擴張與適度規模化之間,形成理性的可持續發展的長期戰略。所以,巖茶品牌與市場的競爭,不只是產地與原料的競爭,更表現在制茶工藝上的精益求精。

陳金水老師是趙露素所敬仰的“國寶級茶界專家”,對于陳老師的看法,她是深有共鳴的。結合李克強總理倡導的“工匠精神”,她也介紹了“嶺秀紅”的品牌打造模式:
組建明星團隊,奉行“重工制巖茶”。優質巖茶小產區和茶青的稀有,每年都是眾多企業與茶商追棒的對象,而當地資深制茶技師更是眾所渴求的名角。趙露介紹說,“嶺秀紅”多年來堅持高端巖茶發展路線,并形成了與公司深入合作的技師團隊。其中,擔綱監制“嶺秀紅”系列頂級巖茶的首推她在武夷山茶學院的師兄陳孝文和劉安興師傅。陳孝文偏好突出巖茶中霸氣的一面。他做的茶,茶湯呈現橙黃色,滋味豐富而飽滿。劉安興師傅亦是趙露敬重的敦厚長者,生活簡單,溫文而雅。他做的茶一如本人的風格,茶里有柔中帶剛的個性,茶湯柔柔軟軟綿綿滑滑,就像太極茶,頗堪回味。

大力投入,各得其所推好茶。為保護巖茶技藝傳承,趙露創立了個性化小品牌“百年茶鋪-嶺秀紅”,該品牌巖茶產品亦將面向高端市場。在武夷山茶人,以及京城等地的茶友圈,“趙扣扣”這個雅號比“趙露”知名度更高,因為她家的巖茶標價是一步到位的,通常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她寧愿送給忠實的客戶一泡,也做不到以低價換取銷量。
“巖茶茶青的收購價格逐年走高,工人的工價也是水漲船高,我做的是高端巖茶,內外的包裝既要有利于茶葉的儲存和保護,也要讓客戶感覺上檔次、有創意,看起來很舒心。”趙露說,一款好的巖茶,這些環節的投入是必不可少,而且在行業里是必須有競爭力,才能凝聚更多伙伴加入“嶺秀紅”品牌戰略的合作中來。

泡沫是暫時的現象
談到茶商和企業當前的困難和未來的打算,趙露認為茶行業和其它行業一樣,定期擠泡沫是短期調整,也給予了真正做茶人一個好機會,有助于大家練好內功,對未來的消費群體需求有一個更清晰的定位。她的追求仍然是讓更多人喝上好的巖茶,以研究的態度,以“工匠精神”制作出更多有特點、好喝的巖茶來。

趙露所體驗的工匠精神,是一種產業鏈上下游的專業協作,以及企業對每個環節的把控能力。在這種高標準的管控下,每個環節的人都可以術業有專攻地做好分內之事。通過這樣的協作與整合,才可以制作出品質穩定的好茶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