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延雙
我從畢業到現在一直在農村教書,屈指算來已經二十年有余了,二十多年之前,城鄉差別很大,但是農村孩子進城里讀書的畢竟是少數。現如今,城鄉差距給農村教育帶來了巨大沖擊,滾滾的進城讀書潮,驅走了瑯瑯書聲,裹挾走了快樂笑靨,留下幾許冷寂和深深的思索。
我所在的中學是一所鄉鎮中學,學生數量減少,我們鄉鎮由原來的5所初中合并成3所,去年又合并成2所。城里教育對鄉下農村的教學產生的沖擊可見一斑,但是,我們身在鄉下的老師,不能后退,只能越戰越勇,努力打造自己,以適應留下的這些孩子,也為了留住更多孩子,這幾年的語文教學,我們不斷努力,探索研究,爭取找到一條適合農村孩子學習語文的路。相對來說,農村中學的學生一般語文基礎比較薄弱,文化積淀與城市學生的差距較大,而且農村初中生往往不重視語文學習,原因是語文難學,學習語文效率不高。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有效性,這是困擾多年的教學問題。要提高學生學習語文有效性的方法有很多,最讓學生終身受用的應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因此,很多時候教師要做非常瑣碎、非常細致的準備工作,并且由于學生基礎較差,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耐心引導與由淺入深的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結合農村教育現狀,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為在農村初中這樣一個資源匱乏、基礎薄弱的現實中,要讓學生學好語文需注意以下方面。
一、力爭使學生對語文科目的興趣有所提高
一直以來,我們教師就是一個往容器里灌滿知識的工具,每天不厭其煩在孩子面前絮絮叨叨,其實真正能讓孩子留住的東西實在是九牛一毛。現在,我們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滿倉庫,而是要點燃火炬,要讓學生主體精神的發揮、主體人格的完善、主動學習習慣的養成,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創造性地掌握新的學習方式。我們在吸取他人的經驗及自己理解的基礎上,努力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來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有了興趣才能主動學習。所以,讓學生處于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在輕松的氛圍中理解和接受知識,來培養他們對學習語文的信心、興趣。如果能夠變“牛不喝水強按頭”為“馬不揚鞭自奮蹄”,那時我們就成功了!
二、努力使學生的基礎水平有所提高
自畢業教學以來,我深感農村學生的一大不足——基礎知識薄弱,練習及作文中的錯別字普遍存在,甚至出現小學階段所學的字詞都不會寫。班內有將近一半的人不能熟練掌握拼音,甚至很多學生不會給字注音。對此應加強他們對基礎知識的鞏固練習,邊學新知識邊鞏固舊知識。多動手、勤動手查工具書,以便提高基礎知識。即使在八九年級,學習每一課的時候,經常復習以前學過的字詞,和孩子們一起復習拼音、多音字等,雖然浪費了很多不該浪費的時間,但是對孩子點滴的收獲,我們也能感到欣慰,畢竟“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們這些孩子,很多就像開晚了的花,拔苗助長是沒有用的,只能等待他們慢慢成長,誰知道,會不會有的長成參天大樹給我們驚喜!
三、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由于學生平時閱讀書籍、雜志很少,有些甚至沒有自己的課外讀物,學生的知識面相對狹窄。教師缺乏對學生讀的指導,學生缺乏有效的閱讀時間,因此,他們對文本的閱讀只能依據自己的領悟能力,當然其效率是極其低下的。這就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較差,針對此情況,應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這個有限資源,有選擇地向他們推薦一些書籍,盡力擴大他們的知識面,以提高他們閱讀理解的能力。另外,在課堂上注意設計問題和引導學生,以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四、盡力使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以提高
農村學生普遍存在課堂上不愛發言這一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差,羞于開口,也有部分孩子的父母本身說話較少,給孩子帶來這種內向、孤寂的性格,這就要求教師要對學生多觀察理解、引導,通過引導、肯定、鼓勵、表揚等手段,逐漸幫學生樹立自信心,從而使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有所提高。我們在課堂上也經常讓孩子先在大腦里打個草稿,再寫到紙上,先拿著紙讀,然后脫稿來說,逐漸擺脫紙筆,慢慢培養孩子說話的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往往有很好的效果。
五、逐步使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所提高
作文是學生非常頭疼的一項作業。目前,農村學校優質生源大量流失且日趨低齡化,農村家庭文化環境貧瘠,無書刊報紙無閱讀習慣,家長對學生的要求只是讀好課內書,由于學生平時讀書少、積累少,這些使學生知識面狹窄,到寫作時就有了一定的困難,作文無米下炊或廚藝欠佳。所以,我們應想方設法去改變學生詞匯量的不足、素材少的問題。學校的圖書館、閱覽室就成為我們孩子獲取課外知識的主要陣地,平時,讓學生在讀書時注意摘錄名言警句、成語諺語、歇后語等,寫讀書筆記、寫日記等,同時要求孩子們經常互相交流好的素材,收到花紅紅一片的效果。同時,培養他們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以此改變他們在寫作文時無話可說的現狀,逐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我們都知道,由于農村中學條件的限制,教師要付出的努力更多。當然,農村教師還要注意,打鐵還須自身硬,有學習交流的時候,千萬不要放棄機會,讓我們共同努力,爭取使農村教育邁上一個新臺階,讓農村孩子不用再勞心費力背井離鄉到城里求學,讓更多的孩子留在農村上學,上好學!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