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玉權
摘 要:初中歷史的教學目標在于向學生傳授歷史知識,引導他們建立事物存在、發展、消失、更迭的辯證思維,為建立價值觀取向和情感態度夯實基礎。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愛國主義
充分挖掘初中歷史課本中蘊含的愛國主義思想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健全人格,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深知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啟發式教學,使愛國主義情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他們價值觀的形成。本人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
在當前信息化社會,一些歪曲歷史、博人眼球的視頻、文字資料通過網絡、電視媒體大肆傳播,這嚴重影響到涉世未深的初中學生的判斷力。所以作為歷史教師,要確保學生接受信息真實性和有效性,聯系實際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這就需要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充分挖掘歷史素材,將真實、客觀的史料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借助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建立起系統性的歷史知識架構,啟發學生建立歷史辯證思維,形成愛國主義的自我意識,進而去主動探究愛國主義思想行為的意義。
教師要對歷史知識蘊含的感情因素進行深度挖掘,對學生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做到歷史知識和思想教育同步進行。比如,在《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一課的教學中,要梳理出歷史發展的主線,通過一些音像、圖片資料讓學生真切了解中華民族所遭受過的壓迫和恥辱,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所做出的犧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豐富歷史課外活動
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主旋律,借助歷史教材這個可靠載體能夠向學生灌輸文化知識,培養他們的人文氣質,提升整體素質。除了發揮課堂的主陣地作用之外,也要利用好課外活動這一輔助形式。教師組織符合教育規律的課外活動,創立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如設置歷史專題講座、實地參觀學習、開展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日活動等。
比如,在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前,可以先讓學生預習教材內容,然后組織學生到北京參觀升國旗儀式、游覽天安門,讓學生在莊嚴肅穆中感受國家的威嚴,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堅韌不屈。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形式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建立,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沒有條件的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相關的影像資料達到這一效果)。
三、增加課外讀物
中華民族是一個智慧、勤勞的民族,無論是在經濟、政治、文化哪個領域都獨具創造力,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燦爛的文明書寫著中華兒女的驕傲與自豪。歷史課外讀物種類非常多,歷史教師要善于整理歸類,找出順應初中學生理解能力的讀物介紹給學生,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總結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師要善于尋找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的切入點,結合實際重新組合愛國主義情感因素,使教學的知識性、思想性與情感性形成完整統一的整體。
比如,在教學《古代科技與文化》一課中,可以結合文字演變、青銅鑄造、諸子百家、文化藝術、科學技術的教學內容來向學生推薦《中國古代文明與科技》系列叢書,讓學生在這些趣味讀物叢書中了解我國古代先進的科技和文化,讓他們心中升騰起對中華民族偉大成就的崇拜感,建立起民族自信心。通過教材和課外讀物相結合的方式,能夠互相彌補彼此不足,使知識更加全面化、系統化,有利于全方位增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教育。
四、建立探究式學習方式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根本途徑,所以,讓學生建立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十分必要的。歷史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契機,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培養他們關注社會、關愛生命的人文主義精神。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鄉土歷史為學生建立歷史學科的探究式學習提供了豐厚的土壤,是愛國主義教育最生動、具體的材料。學生可以通過最為熟悉的鄉土歷史去探究它與民族史、世界史之間的關聯,深度挖掘自己家鄉的歷史文化傳統,增強自身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比如,在學習《我走“絲綢之路”——探究活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網絡或者電視觀看央視一套“一帶一路”的專題節目,了解其思想起源和啟動背景,探究當前中國崛起之際的現實意義,直觀感受中國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再平衡及開創地區新型合作中起到的巨大作用,有利于增強青年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組織學生結合自己家鄉情況進行實地走訪,探究家鄉在古代“絲綢之路”及現代“一帶一路”政策指引下的位置,重塑歷史情境,通過解構過去的輝煌歷史來重新架構現實情景,讓學生去學著理解民族的集體認同與開放的世界意識。
歷史學科教育對于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學習歷史,可以讓學生掌握中華民族的歷史淵源,身臨其境感受中華民族所遭受過的榮耀和恥辱,夯實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基礎。中華民族歷經滄桑,經歷過很多不同的歷史時期,使得愛國主義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作為年青一代的初中學生,思維和眼界都更開闊,歷史教師要牢牢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緊貼時代發展脈搏,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教學始終。
參考文獻:
[1]傅強.初中歷史課愛國主義教育的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5):9-10.
[2]王者恒.讓歷史引導未來: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思路[J].中學時代,2014(5):122.
[3]陳文軼.初中歷史教育教學與愛國主義情感培養[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5(18).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