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璐
摘要:國有控股企業是國有企業的重要形式,新形勢下加強國有控股企業資金管理非常重要。本文從探討國有控股企業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當前國有控股企業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加強國有控股企業資金管理的參考性策略。
關鍵詞:國有控股企業;資金管理;策略
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國有企業在我國的重要部門和關鍵領域占據著支配地位。國有控股企業,是國有企業的重要形式和重要組成部分。資金是企業正常運轉的重要“血液”,科學有效的資金管理是保障企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基礎。加強國有控股企業資金管理是提高國有控股企業資金使用效率、保障國有控股資金安全、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市場風險防范能力的重要方法。當前,我國國有控股企業正處于深化改革和轉型發展中,由于歷史淵源、體制機制、階段特征等原因,國有控股企業在資金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加強研究并結合實際尋找科學有效的解決策略。
一、國有控股企業的概念
國有控股企業,是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產物,大多是在原有國有企業基礎上通過改制、重組等方式形成的。國有控股企業,是指國家資本股本在企業全部資本中所占比例比較高,并且由國家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手段進行實際控制的企業,它也屬于廣義國有企業的范疇。國有控股企業一般分為國有相對控股企業和國有絕對控股企業。國有相對控股企業,是指國家資本(股本)在企業全部資本中所占比例雖未超過一半,但比企業內其他經濟成分所占比例大,或者根據相關協議規定,雖然國有股本所占比例不大,但企業由國家實際擁有和控制權的企業。國有絕對控股企業,則是指國家資本(股本)在企業全部資本中所占比例超過50%的企業。
二、當前國有控股企業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較大的歷史欠賬
國有控股企業是國有企業改革的產物,其產生和發展歷程必然要經歷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完善的過程。在計劃經濟時代下,經歷幾十年的積累,一些原有的國有企業存在比較嚴重的負債率高、冗員量重、社會負擔大、員工缺乏積極性與創造性等問題,反映在資金管理上存在著生產經營資金不足、低質產能過剩、基礎設備和安全設施老化嚴重、職工福利不足等方面的歷史欠賬,使得改制成立之初的國有控股企業面臨著較大的還貸還息負擔,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
(二)資金使用效率比較低
由于受計劃經濟體制等影響,一些國有控股企業剛開始時的資金管理比較分散,存在調劑額度不足、沉淀資金量大、資金整體優勢難以發展等現象,造成國有控股企業資金使用效率整體上比較低。具體來講,一些集團性的國有控股企業由于下屬的分公司、子公司等比較多,存在多個銀行賬號,加之各分公司資金使用信息報送滯后,報送的資金信息不真實、不準確、不及時等,使得總部難以及時掌握資金的整體狀況,難以實現有效的集中管理,從而造成資金管理不均衡,有時出現“存款高、貸款高”的異常現象,嚴重影響國有控股企業資金使用效率的整體提升。
(三)資金管理不太規范
由于許多國有控股企業是新改制或重組的現代企業,相關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不完善,加之一些國有控企業管理人員對資金管理和使用控制重視不夠,認識不足,造成企業資金管理的不規范、不完善。此外,由于對國有控股企業資金使用監督不嚴,導致一些國有控股企業一方面積極向上“哭窮”,申請大量資金調撥;另一方面對存量資金使用不科學,存在盲目投資現象,有的甚至出現大量閑置或體外循環等現象,滋生了一些貪污腐敗問題。
(四)存在資金管理與資金使用脫節現象
資金管理與資金使用是辯證統一的,管理好是為了更好地使用,使用好也是一種科學的管理。在一些國有控股企業中,由于官本位思想較嚴重,資金使用往往按照主要領導的意志進行,企業設置的內部審計等監督部門不敢監管、不會監管,給一些企業領導私自挪用、轉移國有資金提供了機會。此外,一些國有控股企業對資金管理崗位和會計核算崗位設置不重視,造成資金管理部門的獨立性和協作性差,造成資金監管責任落實乏力,財務會計信息失真,從而導致資金管理與資金使用的嚴重脫節。
三、加強國有控股企業資金管理的策略
(一)增強資金管理風險意識
加強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安全,首先要增強風險意識,在資金管理上要有如臨深淵的敬畏感,在做決策、簽字時要想到是否符合制度、是否存在風險、是否留下隱患,是否經得起審計和檢查,是否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其次,要根據國有控股公司實際,建立完善一套財務核算、內部審計、人員管理、報銷制度、應收帳管理制度、財產管理制度、成本分析制等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明確組織機構和崗位職責;再次,要增強財務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建立完善財務風險責任機制,切實將公司企業財務風險落實到部門和人員;最后,要認真執行好制度。財務人員要不折不扣地執行各項財務管理制度,不能留半點余地,不清楚的地方要請示,明確答復不行的決不能強制執行。
(二)加強對預算資金的績效管理
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國有控股企業資金“重分配、輕管理;重使用、輕績效”的現象,要研究如何建立完善資金預算體系和加強預算資金績效管理,強化預算資金使用的主體責任,形成“誰干事誰花錢,誰花錢誰擔責”的機制。要做到既講節約又講效果,一要靠思想覺悟,二要靠制度管理。所以,要加強對預算資金的績效管理。與此相應,要重點強化財務分析,比如現在預算執行進度很重要,對全年可支配資金做到心中有數,有計劃、有目的地花錢。絕不能稀里糊涂地花錢。
(三)加強企業資金內部控制
國有控股企業應根據會計法、會計制度、會計準則和相關法律法規,立足本組織、本企業的會計工作實際,認真落實會計財務政策和財務處理程序,不斷制定和出臺內部稽核制度、崗位責任制等相關的財務會計制度,建立完善國有控股企業資金管理的內部控制體系,使得國有控股企業內部的會計處理能夠與經濟業務進行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從而不斷提升國有控股企業內控水平。要完善國有控股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尤其是要規范國有控股企業內部運行管理制度,提升對資金使用和管理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水平。要嚴格執行國有控股企業的會計和財務制度,加強財務監督,實行資金信息的動態管理。要實現國有控股企業所有資金的審計全覆蓋,加強對重大項目專項資金的專項審計。要建立科學有效的分析評價機制,定期開展國有控股企業資金管理能力動態分析評價,增強國有控股企業的資金風險防控能力。
(四)加強對國有企業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
要認真貫徹全面依法治國的方針,在尊重國有控股企業經營管理和投資決策自主權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國有控股企業的監督管理,推動和促進國有控股企業各類資金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推動和幫助國有控股企業強化法紀意識和風險意識。要積極推動建立完善和有效落實國有控股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經營異常名錄制度、對外投資信息報告制度、社會信用體系、企業信息共享制度、投資追償保障機制等制度機制建設,加強國有控股企業綜合執法工作力度,鼓勵社會民眾和新聞媒體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國有控股企業監督,搭建國有控股企業投資信息公示平臺,為國有控股企業生產投資營造良好的體制機制和平臺環境。
四、結束語
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加強國有控股企業資金管理,是實現國有控股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經濟手段,也是適應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更是科學有效地解決國有控股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重要舉措。從近年查處和曝光的一批批違紀違法案件來看,國有控股企業資金管理更加需要堅持全面從嚴的高度進一步加強。立足市場競爭不斷加大和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的具體實際,對于我國國有控股企業的資金管理問題,必須堅持一個基本點,那就是對國有控股企業資金管理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而且要全面從嚴。當然,針對當前我國國有控股企業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在不斷的探索中逐步加以完善和解決,既不可盲目樂觀,也不可操之過急。
參考文獻:
[1]劉瑩.國有企業資金集中管理的利弊分析及解決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2:104.
[2]石麗華.國有企業資金管理與使用控制的創新策略[J].建材與裝飾,2016,12:201-202.
[3]張莉.關于國有企業資金管理與使用控制創新策略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6,22:154-155.
[4]韓華珍.國有企業資金管理與使用控制的創新策略[J].會計之友,2013,15:54-56.
[5]李伯樂.加強當前國有企業資金管理探析[J].中國農業會計,2010,01:53-55.
(作者單位:國藥控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