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川
一、背景呈現
本案例選擇的是二年級跳躍單元的第一課時立定跳遠,根據本課內容枯燥的特點,又結合二年級學生生理、心理特點,我采用了跟青蛙媽媽去郊游的情景教學法和情緒激勵法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有趣的情境中積極主動地學習,使學生樂學、愿學、想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空間,有了這樣的情感基礎,學生理解、學習起來才會產生共鳴,產生震撼。
二、過程描述
(一)情景導入
師:“現在春天快來啦,萬物都在復蘇,青蛙媽媽要帶領你們這些小青蛙去郊游啦。
生:哇!太好了學生蹦蹦跳跳的出發了。小朋友們有的雙腳連續向前跳,有的單腳向前跳,有的更可愛了邊跳還邊學青蛙叫,有的相互手拉手并排跳,此刻課堂變成了歡快的野外郊游的場景。
師:小朋友們,你們跳得開心嗎?看大家這么開心,老師要考考大家啦,怎樣才能跳得遠啊?邊跳邊思考,也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探討。
(二)立定跳遠教學
首先,圍繞這情景,在青蛙媽媽帶領下跑或跳,借以起到熱身運動的效果,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由于這節課是下肢運動為主,所以著重對大小腿、膝關節、腳踝這些部位活動。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模仿接觸了所要學習的內容,為主教材的練習做好鋪墊。
其次, “在郊游的過程中,我們被一條小水溝困住了,過不去,那我們的小青蛙們該怎么辦呢?”由這一情景引入本節課的主教材——小青蛙學本領,小青蛙要靠自己的能力跳過去,“小青蛙們你們有沒有信心跳過這條小水溝”“青蛙們信心十足地說有”。為了解決本節課的重點我安排了以下內容:
1.帶領小青蛙們在安全的范圍內練習雙腳向前跳,散點練習三分鐘,強調要雙腳起跳雙腳落地;小青蛙們個個興致勃勃地在學著本領,紅撲撲的小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2.我通過語言讓小青蛙們思考在遇到大水溝時怎么辦?青蛙們都七嘴八舌、爭先恐后地回答著問題,以這樣層層深入的方法來引出這節課的難點:先讓小青蛙們做一、二、三“三拍法”的擺臂練習,然后做上下肢蹬擺配合,讓小青蛙們原地做多次蹬擺配合往上跳,使學生在練習中體會上下肢蹬擺配合;為了使孩子們融入情景,讓他們配上青蛙叫,邊叫邊跳,孩子們完全進入了學習本領的狀態。
3.青蛙媽媽做完整的上下肢蹬擺配合向前跳動作,即完整的立定跳遠動作,并要求小青蛙們和幾個同伴一組一起學習完整的立定跳遠動作。
4.小青蛙分組練習上下肢蹬擺配合向前跳一次動作,相互觀察學習,青蛙媽媽巡視指導,表揚動作協調的學生,對不太協調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5.青蛙媽媽用語言鼓勵學生挑戰寬水渠,做一個勇敢的會學習的小青蛙。
在小青蛙掌握本領的基礎上,我設計了“挑戰青蛙媽媽”的游戲,小青蛙學會本領長大了,和媽媽比一比。運用所學立定跳遠技能參加“石頭、剪刀、布”游戲,次數2~3次,先挑戰青蛙媽媽也就是老師,然后互相挑戰,在孩子們投身到游戲的快樂中時,我也要不斷提醒學生動作一定要規范完整,同時培養學生正確對待勝負的觀念,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體會成功的快樂。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表揚落在后面的孩子。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再次鞏固提高本節課的技術動作。
課的最后,孩子們跟隨我在舒緩的音樂聲中翩翩起舞,充分放松身心。之后,再引導孩子們共同交流學習體會。
三、聚焦分析
這節立定跳遠課是運用情景教學來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練習,體育課堂教學不再是傳統、單調、枯燥的學習氛圍,于是在課中我分別安排了跟青蛙媽媽去郊游,途中遇到困難跟青蛙媽媽學本領來解決困難,最后挑戰青蛙媽媽,圍繞這一系列的故事發展設置一系列的教學游戲,達到教學目的,讓學生在樂中學、樂中練、在學練中使技能得以提高、使情感得以升華。同時,學生在快樂游戲的氛圍中掌握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貼合小學生的學情現狀,讓孩子們能真正愛上體育,愛上體育課堂,真正做到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
四、策略建議
1.體育課中運用情景教學使教師和學生轉變角色,以此來拉近距離更加親近,不再是教師與學生單一的角色、不再局限于枯燥、機械地掌握技能,而是把情景游戲融入課堂活動,盡量淡化技術要求,讓孩子在快樂和“不經意”中學會技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又凸顯了活動交往,體現了情感價值。
2.語言運用。如果教師的語言、教態以及所選擇的玩法、甚至腔調、姿勢都做到了兒童化,就能徹底消除年齡的界限及隔閡。
3.合作學習。合作學習與獨立學習相對,它指在教學中運用小組,使學生共同開展學習活動,以最大限度地促進他們自己以及他人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孩子在合作中激發練習的興趣,更好地掌握動作技能。
在體育課中把活潑好動的天性還給孩子,讓他們體驗運動和游戲帶來的快樂,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空間,激發他們的學習激情和求知欲望,這是體育教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我為這堂課孩子們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和進取心而高興,也為真切感受體育課堂能充滿活力而驚喜。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