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
張洪
小學階段為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對小學生性格與學習習慣的形成有著較大的影響。對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針對性地提出應對策略,為加強班主任的工作監督提供幫助。
班主任工作 關愛 引導 疏導
在小學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各種事務是非?,嵥榈模捎谒芾淼膶ο笫切W生,更使得班主任的工作除了管理之外,還多了更多的教育功能。如果是缺乏經驗的班主任,更要在從事這項工作之前多向同事求教,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對于一些日常的事務都要提前進行科學的規劃,形成常規,這樣就避免正常工作被打亂的弊端。下文筆者先談談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難點,再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1.給學生分層的問題。小學班主任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主要是學習成績和平時在學校的表現,評價方式單一,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成績排名靠前,上課表現好的就是好學生,而那些學習成績差,上課調皮搗蛋的學生就是差學生,這樣評價學生是不全面的。那些學習差的學生身上也可能會有樂于助人、勇敢、動手能力強的優點,老師忽略這些東西的挖掘。易出現在安排活動時優先考慮學習好的學生的現象,給學習不好的學生增加心理壓力,得不到老師的重視,進而出現自暴自棄的心理,不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2.重知識輕能力的問題。很多班主任多將精力和時間放在提高學生的成績上,認為小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對于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完全不重視,使小學生的個性受到限制。在管理小學生方面,有的班主任沒有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盲目的對小學生提出高要求,雖然學生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任務,但是知識不一定全部理解和掌握,也使他們的個性得不到充分發揮。長此以往,小學生就可能產生逆反心理,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問題。
3.班級管理的問題。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精神支柱,尤其是小學生。一個學風和紀律嚴格的環境,學生會對自己的要求更加高,有些班主任對待班級工作不認真,班級就會像一盤散沙,學生就不會有學習的動力。有些班主任班級管理觀念落后,并沒有充分認識到時代變化給小學教育與管理工作帶來的變化,認為自己是整個班級的“老大”,自己說的做的就是對的,不聽小學生的意見,要求學生按照自己說的執行,不允許有質疑。還有的班主任認為學生之間不會有大問題產生,不及時的解決學生之間矛盾,導致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關系日漸疏遠甚至最后釀成悲劇。任課教師與學生之間容易產生矛盾。由于任課老師的一些教學方法不適合所教班級的學生,學生對任課教師不信服,存在偏見,這時就會出現矛盾,有些班主任不重視這個問題,導致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下降。
1.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必須認識到自己在班級中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結合時代的發展轉變傳統的等級教育理念,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領路人。作為小學班主任不但關注學生的學習和成績,更應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有責任心、不斷創新,以認真的態度投入到教育工作中。班主任還要善于運用情感溝通的方式去激勵小學生,用他們易于接受的方式去正確的引導,能夠站在小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給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們充分的施展自己的才華,使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綜合能力得到鍛煉,為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提高班主任老師的管理水平。小學班主任老師主要打交道的是尚未成年的小學生,這就要求班主任老師在教育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方面都要具備一定的水平。否則,如果在沒有這些實際素養的情況下就去開展小學班級的管理工作,往往容易出現錯誤,當難題來的時候,也容易亂了陣腳。
3.班級管理多元化。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向多元化發展,老師與學生共同管理班級。班主任根據學生的特點,培養部分班干部組成班級管理委員會,并把班級管理的工作進行細化,不同的班委分配不同的任務,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管理能力,又增強管理力度,優化班級秩序和紀律,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小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
4.班級管理工作要兼顧德育和智育。這是素質教育給班主任老師提出來的要求。表面看起來,班主任老師只是簡單地讓學生在校遵守正常的秩序,可是這其中卻飽含著重要的教育任務。如今,我們已經重視到道德品質對一個人的重要影響,過分偏重智育的教育會讓那些成績好的學生更容易滋生出一些不良品質,所以,班主任老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品性狀態,及時進行教育,并從學生所承擔的班級事務中加以調節。教師要鼓勵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真正讓三好學生的評比體現出三好本身的重要價值。
總之,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就必須以情感人;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以精湛的教學能力折服人;重視班級文化建設;注意細節工作;做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橋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作者單位: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實驗小學)